战略定力什么意思啊(究竟什么是战略定力)

刘建军 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保持战略定力,锲而不舍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前提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要在战略上保持定力,并就此作过许多重要论述那么,究竟什么是“战略定力”?如何从学理上去把握这个重要概念呢?笔者认为,“战略定力”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包含着不同层次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战略定力什么意思啊?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战略定力什么意思啊(究竟什么是战略定力)

战略定力什么意思啊

刘建军

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保持战略定力,锲而不舍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前提。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要在战略上保持定力,并就此作过许多重要论述。那么,究竟什么是“战略定力”?如何从学理上去把握这个重要概念呢?笔者认为,“战略定力”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包含着不同层次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战略定力与战略信念的关系

所谓“定力”,就是一种坚定、稳重、执着的力量,主要用以指称一定主体的状态、性格、气质等。这里所说的“战略定力”,是指一定组织及其领导者的定力。

战略定力中最高层次的内容,就是坚定的战略信念。这是理想信念层面的战略定力。以前,我们经常讲要“坚定理想信念”,但大家通常都没有把“坚定理想信念”与“保持战略定力”联系起来,没有把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作为战略定力的重要内容。其实,“坚定性”不只是一种信仰伦理上的美德,它本身就是一种“定力”,是“战略定力”的根本性内容。当然,当我们把“坚定的理想信念”纳入“战略定力”的体系中来时,就应该在具体表述上有所调整,改称为“坚定的战略信念”。

所谓“战略信念”,指战略设计和实施的思想与价值前提,是世界观、社会政治观方面的理想信念,具体体现为战略目的。战略是理想信念的体现,是为了实现理想信念而进行的顶层设计和所采取的行动纲领。战略目的来自既定的理想目标,而战略实施的动力则来自信念的力量。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战略定力的基础,它渗透进战略定力之中,并成为战略定力的核心性内容。没有理想信念基础的战略是不坚实的,也是缺乏方向的。

我们党和国家的战略定力,有着明确的理想信念基础。这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与此理想结合在一起的坚定信念。十八大以来,极为重视党的理想信念建设,一再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这是形成和保持自身战略定力的思想基础。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这个战略信念中包含着战略自信。自信也是一种信念,而且是一种根本性的信念。它是关于自身战略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的信念,也是关于自身能够实现自己战略目的的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实际上就是一种战略自信,是我们党和国家战略信念的一部分。因此,保持战略定力,也必须坚定战略自信。

战略定力与战略心态的关系

战略心态也是战略定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层面。成熟稳定的心态,是作出正确而始终一贯的战略决断的心理基础。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或战略信念,就为形成稳定的战略心态奠定了基础。理想信念与人的心态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它本身就表现为一定的信仰心态,并对人们的决策心态产生重要影响。但这并不是说,只要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一定能够有平稳的战略心态,或在复杂动荡的环境中就一定能始终保持平衡的战略心态。因为心态不仅受理想信念的影响,而且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多方面影响。

在环境极度险恶复杂的情况下,战略决策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强烈干扰和冲击。此时如果不能保持一种稳定、平稳的心态,就可能对战略决策产生灾难性影响。我们的祖先讲究在愤怒的时候不作重大决定,就是担心强烈的情绪干扰会使人失去全面的判断力。古人还说,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也是强调战略决策者在心态上的稳定和成熟。能干大事的人,不仅要有活力,而且要有“静气”。

战略心态不只是决策者一个人的心态,更是一定组织和团体中大家共同的心态。这些成员不仅可能在某种程度或范围内参加某些方面的决策,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战略上的态度和心理会形成一种氛围,从而对最终决策产生影响。特别是在民主决策过程中,如果大家都受同一种急躁心态支配,就很容易形成某种匆忙性的决策。

战略定力与战略思维的关系

要想保持战略定力,必须始终保持头脑清醒。这里的“始终”二字特别重要,自始至终都要保持高度警觉和头脑清醒。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更不能一会清醒,一会糊涂。

头脑清醒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上的清醒,另一方面是在观察外部现实和把握局势上的清醒。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说的只是后者,其实前者也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总是涉及人我两个方面、主客两个领域,应该把二者结合在一起。首先要做到自我认识的清醒,准确地定位自我,了解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既不夸大也不缩小。特别是在遇到情形变化的时候,应该能够清醒地对待自我,这是最为重要的。从历史上看,人们头脑不清醒的情况往往不是发生在逆境的情况下,而是发生在顺境中。特别是当事情进展一帆风顺、胜利一个连着一个的时候,人们最容易忘乎所以,被胜利冲昏头脑。因此,越是在事业进展顺利的时候,越要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克服骄傲心理,防止自我膨胀,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在这里,头脑的清醒与心态的平和又联系在一起了。

在观察和把握外部局势、谋划自己行动的时候,要始终做到胸怀大局。让这个大局十分清晰地呈现在心中。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放在这个大局中去观察和评价。只要不是发生改变大局的事变,就要始终保持战略的稳定。但是如果发生了某些影响大局的情况,就一定要对其作出准确的评估和把握,并及时地在战略上作出调整和回应。影响大局的不仅是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变,这类事件很容易为人们所注意,而往往是一些表面看来似乎不太重要的“小事变”,却能对大局产生重要影响。战略上的观察者,一定要明察秋毫,见微知著。

头脑清醒,是从战略思维的层面上讲的。战略思维必须有高度,能够总揽全局,做到大局在胸。要有很高的站位,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如果站位不是很高,那么有时候人的思维会从战略层面下降到战术层面,而自己没有觉察,因而遇事可能会以战术思维去应对。从战术思维上看属于非常清醒和理智的决策,从战略上看则未必理智。

战略定力与战略目标的关系

战略定力首先是体现在战略目标的设定上面,体现为明确的战略目标。任何战略都有自己的总目标,一切战略上的部署都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因此,可以说战略目标在战略体系中具有决定性意义。战略目标首先必须明确,只有这样才能起引导的作用,如果战略目标含糊不清、游移不定,或者长时期内不能形成明确的战略目标,那就不能形成自觉清晰的战略。

战略目标的明确性,有性质上或整体上的明确,也有数量上的明确。首先要做到性质上和总体上明确,能够告诉人们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对于这个目标,应该有一个明确而鲜明的说法,使人们一听就懂,而且简明易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或“中国梦”,就是如此。同时,对于战略目标,还应该进一步从规模和数量上加以明确,使人们对这个目标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这就需要对战略目标和总任务作出一些指标性的规定。比如党的十九大,对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了更具体明确的规定。这就进一步明确了我们追求的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不仅要明确,更要正确。这是更为重要的。历史上不乏因战略目标错误而导致重大失败的先例,也有因战略目标设定正确合理而取得最终成功的经验。在当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是明确的而且是正确的,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国情,反映全体中国人民的意愿和意志而确立起来,并得到全体人民一致认同和共同追求的伟大目标。它是经过我们的努力而一定能够实现的。

战略定力与战略谋划的关系

战略谋划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进行的谋划,是关于怎样实现战略目标的战略思路和规划。在目标确定之后,就要确定追求和实现目标的总体思路,实际上是战略性步骤的设计。需要把总任务进行分解,分步骤分阶段地实现战略目标。这样的设计属于顶层设计,也是大的战略思路。它必须是清晰明确的,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思路是否清晰,规划是否合理,关系到战略实施的效果。战略的谋划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因此,只有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才是真正的清晰。

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战略设计和谋划。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后来我们党又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并形成了新的“三步走”战略。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发展的战略安排,这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体现了极为清晰的战略谋划。

基本的战略步骤的确定要慎重,要经过认真测算和反复论证,然后加以确认。而在经过这样的确认后,就要保持稳定,不能随便地轻易改动。所谓战略定力,在此就体现为对战略步骤的确认和持守。必须通过战略谋划来避免大的战略风险,特别是那些颠覆性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讲的战略定力,也包括“底线思维”的要求在内。

战略定力与战略实施的关系

战略的设计和谋划完成之后就是战略实施。只有将制定的战略付诸实施,才能实现最后的战略意图。因此,关键在于实施,而实施的关键又在于执着。这是战略定力的落脚点和归宿。

战略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说制定正确的战略并不容易,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考量和反复研讨,那么战略的实施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战略实施过程的长期性,本身就是一种重大的考验。而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坚定而执着的意志,不屈不挠地把战略设计变成现实。要能经受住这样长过程的考验,而不因为时间长、工作单调和一时看不出效果而松懈,要始终坚持不懈地工作,以求实现最终目标。

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某些特殊的现象,它们似乎与原有战略的设想不一致,甚至相反,因而在短视的人们看来,似乎以往的战略错了,或者过时了。这样就可能在自己队伍中产生对原有战略的质疑或困惑,动摇坚定实施战略目标的意志。而且,事实上也确实会有人利用这些特殊现象来散布不实言论,使人们放弃战略追求。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处理好这些问题,保持正确战略的实施力,也是战略定力的重要方面。

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阻碍。新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本身就是要改变大的利益格局,因而必然会遇到各种抑制甚至破坏。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用坚定的意志来推进必要的举措,不能因为遇到某些阻碍而延误或放弃战略的实施。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还可能会遇到严重而尖锐的斗争,必须坚持革命的斗争精神,赢得斗争胜利,强力保证战略实施的推进。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