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的消费感受(双11来了线上线下哪里更划算)
今天零点开始,一年一度的线上"双 11 "购物狂欢来袭,活动价格——定金立减——店铺活动——平台活动,七七八八的优惠加起来比平日里便宜了不少线下也不甘示弱,都提前打出了"不用熬夜"、"直接打折"、 "保价‘双 11 ’"等诱人口号,直接针对线上活动,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双11的消费感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双11的消费感受
今天零点开始,一年一度的线上"双 11 "购物狂欢来袭,活动价格——定金立减——店铺活动——平台活动,七七八八的优惠加起来比平日里便宜了不少。线下也不甘示弱,都提前打出了"不用熬夜"、"直接打折"、 "保价‘双 11 ’"等诱人口号,直接针对线上活动。
线上线下到底谁划算?线上商品是与线下同款还是电商专供,到底有没有差别?
店铺导购:有顾客反映线上商品面料不如店铺
在北京西单商场附近的波司登旗舰店,门店内"购物 399 元减 50 元"的"双 11 "活动标识格外显眼。记者选了门口处悬挂的一件长款羽绒服询问店内导购,发现其售价要高于线上官方旗舰店。当记者表示,如果价格高会在线上选购时,导购表示:"我不能保证线上店铺质量。"
记者追问,官方旗舰店是否是官方直营正品时,导购说:"这我也不知道,但就算是线下门店也有直营店和加盟店的区别,线上的渠道也有差别。有顾客反映线上商品面料不如店铺。"
导购进一步解释说:"波司登共有 6 个生产基地,线下直营店是由江苏常熟总部统一配货。门店即使价格略高于线上,还会有很多顾客专门在门店选购。仅西单店周末单日销售额达到 70 万元,年销售额达 1000 万元。"
记者又专门询问了线上官方旗舰店,店内客服表示:"波司登官方旗舰店由波司登直属运营,所出售的商品都是从波司登集团总仓配货,总仓缺货时会从门店调货,供货渠道与专柜相同,并且每件羽绒服都有二维码,顾客可通过扫描二维码验证真伪。顾客可以选择任意购买方式,质量完全相同。"
记者在官方旗舰店下单了一件羽绒服,确实是从江苏省常熟市波司登物流园内发出。但至于是否真如线下门店导购所言,还需要更多顾客的实际感受。
消费者:即使是同款,线上线下质量也不同
北京一市民月月也向记者反映自己的亲身经历,她说:"很多服装品牌,即使是同款,线上线下的质量也是有差异的。"前不久,月月在 Hipanda 店铺购买了一件衬衫,明显感到手感不同,甚至连扣子的质量都不同。她质疑,品牌是否有专门的线上工厂店,遂导致线上官方旗舰店与实体店无法同质同量。线上多是为了吸引消费者,降低售价提高销量而工料有些不同。"如果真的是那样,就是误导消费者。"月月说。
还有一位顾客说:"线下同款的质量相同,但是电商专供款质量要差一些,有时与实体店购买的衣服相比,都怀疑自己买到了假货。"
也有一些顾客对此表示理解,某位女士经常购买一些运动品牌,"我确实发现商场买的质量好,但是我也会在线上选购,一是图便宜,二是确实方便。"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不少服装的线上旗舰店与实体店商品却有差异,很多款式只有线上提供,而一些门店的款式在线上找不到。
买电器:型号颜色不同,功能相同,但不价保
有顾客反映,在购买电器时,被线上各平台和线下店铺的型号搞得晕头转向。本已在网上做足功课,拿着型号和图片去实体店购买时,得到回复:"我们没有这个型号,但有一款相同功能的产品。"仔细一看,似乎除了型号和颜色略有差异,其他功能一模一样。店铺导购还表示,可以保价"双 11 ",买贵退差价。
当顾客回家研究"双 11 "价格后发现,自己果然在实体店买贵了。与实体店交涉时,实体店表示,线上商品与购买商品即使功能相同,但型号不同,无法价保。顾客只得安慰自己——线下质量好一些。
记者采访了一位苏宁电器的店长,他表示,在 2013 年左右,线上和线下的同型号家电机型会达到 95% 以上。但各平台价格的拼杀不利于整体行业的发展,各家电公司不约而同地选择各平台差异化型号。今年,线上线下差异化型号电器占比基本达到 70% 以上。也就是说,顾客如今难以在各平台和线下店铺找到一模一样的产品了。
中消协:提防促销套路,做精明消费者
针对消费者不断反映的线上线下商品不同质的问题,大家应理性看待。目前,大部分消费者表示,中低端商品会直接在线上购买,高端商品会选择线下购买。线下购买虽耗时耗力,有时价格略高,但可以直观看到商品,在体验后决定是否购买。而线上购物,虽然不能及时感知商品质量,但较低的售价和良好的退换货售后服务,也能打动广大消费者。
中国消费者协会特别提醒顾客,"双 11 "来临,提防商家促销套路,做精明的消费者。中消协在官网表示,商品质量问题一直是网络购物的消费痛点问题,由于消费者在购买前无法直接看到商品,只能通过广告或者其他消费者评价来了解商品的质量和性能,一些不法商家就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通过虚假宣传或者虚假好评、"刷单"等方式,诱导消费者选购。尤其是在"双 11 "等大促活动期间,部分平台、商家还会以促销活动的名义进行推广,表面上是让利消费者,实则清库存,甚至借助低价来推销其劣质商品,消费者一旦禁不住诱惑就很容易上当受骗,引发消费纠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上观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