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英雄传3剧情(隋唐英雄传3)
公元581年,阳历3月4日。
北周丞相隋王杨坚,接受小皇帝的禅让,成立隋朝。
改年号为「开皇」。
中国史上有许多所谓的「治世」。开皇也是其中一个。
在儿童历史启蒙书籍上,对于开皇之治一定会提到的,就是「科举制度」开始。
其实分科举士是汉朝就已经展开的。汉武帝更是第一个「亲自出题」考试的皇帝。
开皇之治到底是什么?建立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简单从杨坚的帝王本纪来展开吧。
魏晋南北朝并不是一个特别糟糕的时代,但不能否认的是,开头跟结尾很乱。哪个时代不是以乱世开始,以乱世终结呢?
杨坚生于南北三国时代,那是一个南北朝统治崩坏,互相侵攻的年代。
北周,无疑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吞下南朝荆益,消灭北方并立的北齐。眼看距离统一只剩一步,是吗?
你吃饭,是要消化的。
一下子吃太多,是会消化不良的。
北周就出现了消化不良的症头:不是打下首都杀死皇帝,对方的国家就会变成你的。
当时叛乱四起,北周内部也分为主战主和派内斗不休。杨坚,则做为主和派领袖,在内战中胜出,继而称帝。
嗯?不就是个内乱搞什么主战主和?
因为当时北方的突厥,南方的陈朝,都来趁你病要你命,所以才有这样的现象。
杨坚立隋之后的第一件事,你猜猜是什么?也许现在老师会教,不过我们以前是不会教的。
叫做:重新分配地方首长。
皇帝不是大魔法师,哪有人可以马上操控广大的领土,正确的分配调整资源。杨坚首先就得把自己的弟弟啦儿子啦赶快派下去,安抚老百姓。
变化很大,我们说两个地方就好。
第一是他的弟弟杨爽,为雍州牧称卫王。在北周境内,雍州是唯一的州牧。就算只懂三国也会知道,不同凡响。
是的,过去的雍州,就是隋初最大世族聚集地:关陇集团的大本营。为了跟这些有钱人保持良好关系,地方官需要绝对的自主权。
背后自然是绝对的信任。
这个州牧,一开始其实是北周摄政王宇文护自己设立来担任的。
杨爽可能不是人人认识,第二个就是通人知了。
晋王,杨广。
后来的隋炀帝,这时候占了一个无敌大屎缺。
晋就是山西,是先前北齐皇室最重要的根据地,放在北周就是叛乱中心的意思。加上刚提了,突厥也是哗啦啦的要冲进来。
这一年,杨广不过十三岁。但在鲜卑文化为主轴的北朝,已经可以是一个合格的战士了。
把宗室分封下去之后,杨坚立刻下达命令:娱乐奢侈品,一律不准作为贡品缴纳朝廷。
魏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时间,中国地区对外部贸易的依赖相当严重。万里迢迢的买卖,第一主要就是这些奢侈品,进而让通路上的关陇世族一天比一天有钱。
但杨坚知道,国家混乱多战争,通货都膨胀了要这些鬼东西无用。
粮食资源,才是硬通货。
虽然杨坚是主和派领袖,但突厥跟陈朝都打到门口了。加上他主导的内战胜出,此时大家也是乖乖接受他的战争准备安排。
杨坚先派边疆胡人去修筑长城,抵御突厥入侵。
你说没有吃饭才在烧碗的?可事实就是两个月后修整结束,突厥也决定跟隋朝达成暂时和平协议。
好吧,其实这是大中华式谎言。
真正的情况是,隋朝有一个过去多次出使突厥的「长孙晟」同学,献上了「离间计」。
也就是出现A可汗想要打隋朝,B可汗却跟隋朝交朋友。A怕被B偷袭,只好罢战。
紧接着,杨坚派兵打通丝路。
你看突厥坐那么大就知道,丝路很大程度被他们封锁了。不过杨坚不是要跟突厥抢道,而是去打南路的吐谷浑,来保持贸易畅通。
要不然奢侈品不能送给皇帝也卖不掉,下一个反隋的就是关陇集团了。
半年时间,杨坚让经济逐渐恢复平稳,重新发行官方货币。并且推行新律法。这就是「开皇律」的第一版本,内涵是什么建议还是去问老师。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时来了运就转。
正当北边逐渐稳定下来,陈朝明君,宣帝陈顼就病逝了。
开皇二年,真正的治世,就要展开了。
跟突厥的亦战亦和,那还是免不了的,不过我们就睁只眼闭只眼,省得没完没了。大概需要知道的,就是隋初的大臣,仍是大量的取得战功,并不是安稳治世下的二世祖。
这一年最重要的事情,则是建隋都大兴。
原本北周皇帝为了要开南征,打算移居洛阳,大兴土木。不过杨坚一执政就下令停工。
而大兴城,是为了取代长安所建的。
开皇三年,高丽来朝。跟朝鲜半岛很有关系的变化,也在这一年展开。
原本三国时代,天下只有十三州。但随着后续战乱分封,州越设越多。北周灭亡时,不含陈朝,隋辖有两百一十一州,五百零八个郡。虽然杨坚设王国管制,但还是太乱了。
于是,隋朝决定废郡,改设「道」为最高行政区划。后续唐朝沿用,影响东亚甚巨,至今只余韩国地区仍在使用。(日本除了北海道之外都废除了。)
道的基本使用方式,就是「去哪里」。
由于隋朝的战争跟平乱需求依然很高,所以就有「去宁州的行军路线」,称为宁州道的产生。
这点在魏晋南北朝时经常提及:以老百姓来说,从A地到B地的走法很多,但行军路线通常只有一条。
能够成为行军路线,道路要宽敞,中间能够驻点警戒,补给。
三国时贾逵就是一个多方开拓行军路线的大师,诸葛亮爱用的斜谷道,主要就是贾逵建立起来的。
杨坚一次性重整地方编制,需要的对应调整也很多,并不是命令发布下去就完成。
不可忽略的,就是科举制度的开始变化。
过去,汉朝以州郡为单位举科,有大家很熟悉的孝廉科,也有直接进太学的明经科。
魏晋之后主流的九品中正制,就是换汤不换药。主要是汉代由地方官举荐,朝廷审核,改成朝廷派员至地方举荐审核。
其差别在于,汉朝地方官举荐的科生,之后在朝廷担任要职。而地方官也会回到朝廷,担任三公九卿。这样会导致科生都是三公九卿的门生,而朝廷有会议需要表决时,门生多的人就会获胜。
也就是袁绍四世三公之家,以及曹操霸府制度诞生的原因。
九品中正的目的,就是要让科举生都是朝廷的门生,不能属于个人。
理想是丰满的。
实际运作下,由于魏晋南北朝,特别是北朝,是由外族与汉人地方世族合作来建立政权。一旦朝廷派出的中正官要在地方举科生,候选人还不全是当地世族的孩子?
进了中央,他们的长辈也是持续在担任三公九卿,事情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霸府依旧霸府,大族依然大族。
所以,杨坚要做的变革,第一步也很简单,就是曹操的「用人唯才」。丞相用这招就是霸府,皇帝用这招就是中央集权。
实际执行的方式,则要用汉武帝那套:御史巡查举荐搭配国家考试。
大家应该都知道,曹操是靠荀彧来举荐审核吧?所以其实一度出现东汉朝廷支持荀彧的人多。
隋朝一直发展了四年,才把每州每年举荐三人的规矩定下来。好棒棒?不,这四年在台面下肯定要发生很多事的。
为什么我们要去解释科举的演进?因为杨坚在做的事情,不是为国取才那么单纯。他在做的,是降低世族影响力。
史书是一种很棒的东西,端看我们能不能解密。
隋初世族变动的秘密,肯定就藏在官位变更底下。
我截一个东汉光武帝刘秀时代的变动,跟这个时期给你参照。
东汉初:「六月庚寅,广汉太守蔡茂为大司徒,太仆朱浮为大司空。壬辰,左中郎将刘隆为骠骑将军,行大司马事。」
隋初:「冬十月壬辰,以上柱国杨素为信州总管,朔州总管吐万绪为徐州总管。」
刘秀在做什么?三公三司,权力核心大风吹,很符合我们对政治的想象。
那杨坚做了什么?核心官员的地方总管调度,地方总管的大风吹。
这些所有的人名地名结合起来,你才有可能挖出「开皇之治」到底在做什么。怎么结合怎么挖?那就是把《隋书》翻来覆去都读懂了才会明白。
我们现在就记着,也许有这么回事,也许未来能够更了解。
也许不会。
稍微转移一下目光,可以注意到,太子杨勇手握兵权,在建大兴的时候做为防备。
开皇六年,洛阳人上书请杨坚退位,让杨勇继任。
杨坚表示,国事繁忙,我怎么可以自己退休去爽呢?你们这么喜欢杨勇,我就派杨勇去驻守洛阳吧。
从这些蛛丝马迹中,大概可以知道,隋朝并没有完全安定下来,即使杨坚很努力。
到最后,国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始终要靠对外战争来解决。
开皇八年,即公元588年,杨坚宣布发动南征。
以晋王杨广,秦王杨俊,与清河公杨素为元帅。战役下集待续,总之三个月后,陈朝被消灭了。
开皇九年是为统一元年,但杨坚不封禅也不改年号,好像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当时的社会风气可不是如此啊。
因为杨坚很清楚,就像灭北齐之后,军派主战势力对他的国家造成很大威胁。如今统一,问题将再次浮现。
杨坚力行中央集权,在备战状态下,国家养着大量的军队。
现在怎么办?
按照传统让他们各自回家?明天军阀的势力就起来了。扣着不放?国家要怎么养这些冗兵?
还有第二传统。
我这里讲一件事,如果一个朝代,皇帝,执政算是成功。他所采用的政策,通常不会是史上第一次,而是由过去的各种成功案例来调整的。
杨坚这时出的招,就是始自汉朝的屯田兵,改良至北魏的边镇兵,到西魏北周所使用的府兵制。
「罢山东河南及北方缘边之地新置军府。」
杨坚在边疆与山东河南设置了军府,让士兵们落地生根,成为受过军事训练的农民「国」。不编给地方道州,是独立的府。
你看清朝用的地方制度差不多这里就雏形啦。
山东河南是很妙很棒的地方,如果你有看前面的兰陵王篇,北周灭亡,就更会感受到其特殊性。
这两个地方,过去是支持兰陵王一系,追求统一的世族所在地。
北方仍有对突厥战争的需求与威胁性,而这两个地方,本身有内乱风险,驻兵更可预防陈朝领地的再叛。
而做为大兴长安与山东河南的接点,就是皇太子,杨勇。
这可不是我多心,开皇十年,三吴地区就反隋了。
出动平乱的,则是杨素。
十一年,杨坚决定大规模销毁南陈朝的「朝廷神器」,这是一个真正统一的举动。今后的道统,就以鲜卑拓跋氏所创立的北魏为基准流传下去。
五月,诏百官悉诣朝堂上封事。
因为南征被压下来的内部纷乱,肯定开始复燃。杨坚力行中央集权,但始终不是他说集就能集。
十二年,宣布凡判死罪,地方不可定谳,一定要送中央复审。一个月后,更下令有固定军职者,不能随意离开岗位。
额外提一下的是,杨坚同时在加强「法治社会」的概念。
过去这些都是「诏」、「令」,属于特别行政命令。但杨坚一公布通常都是「制」,直接就给你入法,有事去找法官说,法院我杨家开的。
十三年,查禁民间图谶,撰写国史、人物传的,一律禁止(这个就又诏了)。
十四年,开设官田,禁止省府州县跟民间争利。非中央任命,官员需三年换一次,不得连任。
十五年,收天下兵器,首都关中附近不在其例。
是的,我们在看的是隋文帝杨坚,不是秦始皇嬴政。中央集权有成者,自秦皇汉武后,逐渐地变成明君的象征。
谁在宣传历史的方向?答案一目了然。
即将到来的大唐盛世,透过魏晋南北朝,以至隋代的史书在告诉所有人:皇帝圣明,天下之福。
但我们也明显知道,杨坚的动作如此缓慢,必定有什么还没解决的问题。他肯定需要再一次的敌人,再一次的大型战争。
目标,指向了朝鲜半岛的高丽。
开皇十八年,朝廷没收了江南三丈以上的大船,发起水陆三十万大军,进攻高丽。同时,杨坚下令流放所有仍然信仰猫鬼、蛊毒、厌魅、野道的家庭。
这时候的杨坚,毫不意外的是个佛教徒。
佛教,在这近五百年来,都是与世族对抗的皇帝好朋友。
也许,就是这些蛮夷之户的诅咒吧。征伐高丽的部队,碰到了疫情。元帅病逝,三十万大军十有八九都倒下了。
来到开皇二十年。
皇太子杨勇一家被废为庶人,由杨广接任。但杨坚也下令,东宫官员不可以称臣于皇太子。
脚趾头想也知道,杨勇的罪名肯定是「东宫政变」。
开皇之治,也在皇太子的交替下,画上了句点。
一统天下也不封禅不改元的杨坚,此时的眼光,看向了什么地方呢?
以此为序曲,让我们更深入短暂而神祕的隋朝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