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玉泉山的故事(故事铁岭青山虽无字)
撰文:李树范
青山虽无字,常读便是书。龙首山,一部悠远醇厚的长卷。
天下大山万万千,为何称之龙首山?
龙首山,自东南奔腾而来,东枕柴河,西窥城廓,横贯银州南北,临柴河之岸突然昂起巨龙般的头。因其形似苍龙而得名。
龙首山头枕大溪,尾蟠荒陬,冈峦蜿蜒,势若苍虬,别具风致,实以形名也(民国刘伟华《龙首山志》)。
龙首,铁岭之名山也,自西南蜿蜒而来,纡回屈曲至县城东而结一奇峰,昂然东向,壁立千仞,其下则岩穴幽深,冈峦起伏,俯瞰鳞河,峥嵘独秀,而一塔高踞其巅,为一山之鼻祖也;地居县城之东,东为震,震为苍龙,象形取势,如龙之行至此而止;层峦为额,双泉为目,坨为鼻,林观为须鬐 ;左顾城垣,右饮柴水,背控驻跸,尾抚桑园,故其首在此,他名不得而名之,遂名之为龙首焉(民国铁岭名儒陈德懿序《龙首片鳞》)。
既称龙首山,你必然要继续追问,龙首山之名,最早始于何年?
最早文字记载见于《辽东志》中:龙首山,城东二里许,上有龙王堂。
不甘心!不服气!《辽东志》是明朝编的,怎么龙首山最早记载仅仅见于明朝?
历史错了吧!
然而,情感归情感,史料是史料,目前关于龙首山的文字史料只能追溯到明朝。
请你稍安勿躁,相信现代考古发现能带来情感上的慰藉。
先普及一个小常识
中国历史上,传说中的三皇对应石器时代,五帝对应玉器时代,夏商周对应青铜时代,春秋战国对应铁器时代。知道这个对应关系,免得一提青铜时代你就懵。
目前在龙首山发现最早的人类活动遗物,是位于四望阁附近的一方石磨、一把石刀。
先民集群,择地而居,你看看,三皇五帝时期,咱们龙首山上就有人类活动,你不必再纠结于龙首山最早文字记载仅仅始于明朝。
接着往下看,龙首山及其周边共发现5处青铜时代古文化遗址,龙首山北端最高峰慈清寺遗址采集到夹砂红褐陶的口沿、鼎足、鬲足、红烧土等。距离慈清寺山路也就500米的祖越寺(龙首北坡,已毁),发现的陶器以夹砂灰褐陶为主,考古采集有绳纹、弦纹的壶、罐、豆等残部。
慈清寺遗址与祖越寺遗址,两者主要区别是标本里有没有鼎、鬲等三足器。考考大家,那个遗址的历史更久远?
告诉你吧,祖越寺遗址大概在战国中期,那么慈清寺遗址呢?慈清寺遗址大概在西周时期。这些遗址共同构成了龙首山的古代文化框架,是龙首山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实物资源。
历史是传承的。慈清寺作为龙首山上的名胜古迹,相传建于唐代。大门口石刻有“唐曰秀峰,明曰水潮,清曰慈清”之语。但是目前还没有唐代遗物的发现,从考古证据上来说,慈清寺最晚应建于辽代。
龙首山南部有座塔,大家都知道那是“驻跸塔”。为什么叫“驻跸塔”,你肯定会说康熙来过这里,下面还有“驻跸园”呢!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塔的建筑年代不会太早。2000年秋季大修,由塔中发现的重修碑记中得知,此塔早在明代景泰二年(1451)就曾经修葺。据专家分析,此塔应当始于辽,应当是“灵应寺塔”,因为当时附近有一座灵应寺。
龙笛远吹胡地月,柴水萦绕故山情。无论是古迹,还是古物,龙首山承载着铁岭地方诸多文化信息。读到这里,相信你会自豪地说,咱们龙首山的历史真悠久!点赞!
也许有人会接着问,那个“石磨”之前的龙首山是什么样?考考你知道不?
呵呵,我还真知道。
沧海桑田,龙吟虎啸。20亿年前,地壳发生强烈的升降运动。铁岭东部的大甸子、鸡冠山一带下陷,洪水由西向东滚滚而来,形成一片汪洋。龙首山成为汪洋中的小岛。大约在距今2亿年的时候,地壳又一次经历了激烈的造山运动,沿着铁岭至开原方向,出现了一条又长又深的断裂带。西部许多山陷落到了很深的地下,许多山又被巨大的力量托起。而支撑龙首山的骨骼,则为混合岩或混合花岗岩,这些岩石由粉红色的斜长石、灰白色的石英和黑绿色的云母所组成。山石表面因为风化作用,使矿物中的铁质析出,给龙首山镀上了一层红色的光彩。
一百多万年前,距离咱们很近很近的帽山又火山喷发,炽热的岩浆,伴随着地震,从百公里的地下喷射而出,映红了天际。龙首山经历造山的锻压、地火的洗礼,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也经历战火的考验。
龙蛇争天下,烽火故乡山。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七月,努尔哈赤率兵六七万人,兵临铁岭城。努尔哈赤坐镇龙首山,设大帐指挥攻城,战斗异常激烈。后金军攻破垛口,越过城墙,而铁岭兵民则“一城皆忠义”,全部死于刀箭之下。
硝烟还未远逝,清圣祖康熙便因为东巡而两次经过铁岭。第一次登上龙首山时,天降大雨,康熙皇帝在马文通果园避雨并用了膳,赏给房主御银十两,山上的塔因此改名驻跸塔。
康熙第二次经过铁岭,是平定三藩之后回东北告祖,当年康熙皇帝满情豪情地写下《铁岭》一诗:雨余塞草自绿,日出山花更红。辙迹神州近远,骥鸣广陌西东。这首诗不仅写出龙首山之美,而且表达了他立志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
战火连三月,龙首遭摧残。当大清帝国日渐式微,1905年3月中旬,日俄战争也逼近龙首山。俄军依托龙首山“为最后防御阵地”,伐木筑垒,掘地为壕,构筑了庞大的炮兵阵地和步兵堑壕。俄军凭借龙首有利地形,对集结于八里庄的日军炮火拦击,“战至日暮”,难解难分。
后来日军从城东迂回到龙首山。俄军炮兵阵地指向城南,无法抵抗从北路而来的日军,一时间硝烟弥漫,尸横遍野,至今还能依稀可见昔日的战壕遗迹和散弃白骨。战后,日军为纪念战亡官兵,在龙首山星桥东南200米左右建立一座牌楼式存放骨灰的地方,宫式门楣上有“安乐宫”三字,北面有焚烧炉。
翼然台下柏油路东面,中日友好树的两侧,还残留着日俄战争的炮台遗址。炮台是俄国人修建的,也就是上面介绍的那个俄军炮兵阵地。现在,当你再次看到两个水泥浇铸的遗址,便不会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啦!
两座俄国人水泥浇铸的炮台,中间立个“中日友好”石碑,相比这个,不能不说,现代人“肃清余毒”意识是非常强的。其实,留着也未尝不可,说不准还能成为廉政教育基地呢?
1933年9月20日,日本“满铁”铁岭地方事务所成立龙首山胜景维持会,企图通过旅游来制造“共荣”的假象。于是,日本工兵整修了上山的路面,架设连接龙首与龙尾的木制星桥。那么多日本兵在上面,还挺结实哈!
1937年,日本人在大连办的报纸《大连新闻》上开展东北最佳风景“满洲八景五胜”评选。“八景”得票最多的是安东(丹东)的锦江山,铁岭龙首山位列第三。为此,铁岭还制作发行了“铁岭名胜”名信片16枚。
1948年国共交战,再次血染龙首山。但是,经过这一次战火的洗涤,龙首山真正回到祖国爸爸的怀抱。
漫步龙首山,每一景,每一物,里面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比如位于龙首山最高峰的魁星楼,它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原来在古城的东南角,后因塌毁于1922年移至龙首山改建。
该楼过去曾供有魁星神像,故此得名。魁星楼为四角形砖木结构,分上下两层,楼体造型别致。四面有四块雇工匾额,东面是岳琰所题“光照龙山”,南面和西面是阎晖所题“文焕离明”和“笔参造化”,北面是刘玉林所题“星辉斗极”,均为1870年所书。
青山无字,常读为书。行走在山间小径,穿越飘逝的烟云、浏览斑驳的碑刻,抚摩温存的瓦釜砖石、叩问久违的儒家释道,一座龙首山,可以让你追寻沧桑岁月后面的动人故事。
名山自古多才子,翰墨风流写鸿篇。从李成梁及夫人补修龙首山古寺塔,到陈循大学士为龙首山景点命名题诗,从函可和尚结庐龙首山弘佛法,到周总理登临龙首山抒壮志,龙首山与诸多历史名人结下不解之缘,他们从不同角度书写着龙首山的历史。当然,这是下次跟你聊龙首山文化的微信内容。
石蕴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龙首山,一部铁岭悠久的画卷。
而龙在这里,则是一个符号,一则意绪,一种图腾。
稿件来源:非非视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