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城里上学的前一晚 在省城上学的日子

在物价飞涨的今天(当然参照的不是几年前的物价,而是刚到省城上学或者毕业后的生活对比),自己还随时与身边的人聊起一些当年的生活成本的问题,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去城里上学的前一晚 在省城上学的日子?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去城里上学的前一晚 在省城上学的日子

去城里上学的前一晚 在省城上学的日子

在物价飞涨的今天(当然参照的不是几年前的物价,而是刚到省城上学或者毕业后的生活对比),自己还随时与身边的人聊起一些当年的生活成本的问题。

现在的孩子上学哪怕是上个大学,都是父亲母亲或者别的亲属要送到学校的,可能是自己上初中时就到处跑的经历,自己一个人,在2001年的秋季就带着几千块的报名费,一个人坐车到省城学校报道。

从家到镇上的时候,是母亲陪我到镇上,然后目睹我坐上了去县城的汽车,从家到镇上那个时候是没有公路的,只有小路,一路上母亲好像只说了几句话,大概的意思是你一个人去这么远的地方上学,要照顾好自己,有什么事就给父亲打电话,让自己好好上学,说父亲赚钱不容易,其实当时真的没有听进去太多,也许母亲说了很多,但当时的场景都不记得了,我走在前面,母亲走在后面,心里面很不是滋味的,只想着这次在外上学了,以后也不想回来了,毕竟在那个年代的农村,还是真的很苦,自己亲眼目睹了邻居的生活,也跟母亲一起在交公粮时被管理人员拒绝的一些情形。

在我看来,子女的一切行为,都是有因果的,当时好像是父亲是在家的,但父亲没有送我上车,至于为什么可能就是因为要离开的前一周跟父亲的不愉快导致的吧。

用人小鬼大来形容自己一点也不为过,2001年的省城车站,还是比较复杂的,到了省城汽车站出站后,就会有很多的摩托车等着拉人,面对这些人的拉扯和呼叫,自己是很反感的,当然我对这种也是不会客气的,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折腾,总算到了要上学的学校,面对一群完全陌生的面孔的社友,开始了真正的自己独立的生活。

记得到学校报道后,因为那个时候的电话还是很不方便的,要想让家里面的人接到电话,要提前告诉在镇上的装了电话的老板,让他告诉家里面的人,什么时候我会打电话回去,当然那个时候的电话比起自己在小学五年级时母亲跟父亲打电话的那个场景,直接先进上万倍都不止了,95年左右的时候,打电话是要转机的,就是要让对方接到电话,先要打到某个地方,然后有人会把那个插头拔下来,然后一顿操作后,才能听到对方的声音。

军训开始时,也算是真正的开始上学了,其实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讲,军训并不苦也没有那么的累,用学校发的电话卡,记得那个时候叫201电话卡,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也没有具体的了解过,与母亲打电话时母亲还是跟现在这样,问吃饭了没有,在学校怎么样,那时我记事以来能清楚记得的第一次确切的感受到家人的爱是那么的重要而流泪,哽咽的表达后,你告诉母亲挂了电话,当时在电话那头的母亲应该也是心里很想念自己,也是让自己真正的体会到了儿行千里母担忧。

当然与父亲的不愉快很快就过去了,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在省城上学,父亲每年至少要在省城经过两次,都没有到过我所在的学校,放假期间回家的时候,父亲也会把我的行为当成笑话与邻居讲述,大概意思就是我跟他打电话就只有一句话,让他给我生活费,不过好像也真是这样,那个时候也没有说过关心父亲的话,只是与母亲的电话中,母亲还是那样关心我的生活和学习。现在的母亲其实好像也没有多大的变化,除了年龄大了,关心的事也变成了家里孩子的生活和学校,虽然自己也这么大了,但母亲还会有教育的口吻来告诉我要怎么教育孩子,有时候父亲也会在旁边说上几句,感觉老人总有操不完的心,但可能也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才会让他们这样说吧。

感谢您的阅读,我的回忆还在继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