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像喝水(读书如挠痒痒)

读书渐入佳境,恰如人之挠痒痒、掏耳朵,在恣与不恣之间,欲罢不能,过后又常恋恋于搔到痒处的那种奇妙感觉。

“左边左边,右边右边,上些上些,下些下些,不是不是,正是正是,重些重些,轻些轻些”,耿定向在《天台先生全书》中这样说。

王阳明闻之曰:“状吾致知之旨,莫精切若此!”

读书像喝水(读书如挠痒痒)(1)

大儒朱熹读书之体悟,亦“搔痒”之心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后人有附会至于在武夷山崖壁上刻“活水”二字,认虚为实,胶柱鼓瑟,足可解颐。

“半亩方塘”喻书,“一鉴开”喻读书如开明镜,人之思想如镜之将明。镜里既有“天光”,亦有“云影”,“天光”即日光,喻“明”;“云影”喻明为云所遮;“徘徊”喻思想处于“愤悱”之时也,将明未明,体悟书中的道理,既有碰撞,亦有交流,乐在其中,思在其中,既有淤塞不通之困惑,亦有突然顿悟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之乐。渠常清,因了源头活水,不断读书,不断思考,常读常新,思想不断成熟进步深入,恰如挠到痒处,达于至乐之境。

“徘徊”二字用得尤其妙,“天光”与“云影”之间,真切描述了读书“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愤悱”之境,恰如挠痒痒之痒处将挠到未挠到之时,境况之真切,正“真理的味道有点甜”是也。

壹点号 悠然箭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读书像喝水(读书如挠痒痒)(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