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老奶奶(85岁奶奶每日看40个病人)
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常能看到一位扶着手推车行走的老人。她不是来看病的患者,而是为患者看病的医生。她叫盛锦云,中国儿科哮喘界的知名专家,治疗的儿童哮喘病人累积大约有3万人。
85岁高龄的她,如今依然坚持在门诊一线接诊,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最美医生奶奶”。
昨天(24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面对面》栏目对话盛锦云,解密她的感人事迹。
“我就是要看 能看好一个是一个”
盛锦云今年85岁,从事儿科正好60年。1979年,盛锦云调动工作到苏州市儿童医院,随后开始对小儿哮喘流行病学进行研究,参与完成了全国零至十四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研。
作为全国哮喘界的翘楚,她对哮喘有精辟的见解,素有“北陈南盛”的美誉。如今,作为中国儿科哮喘界的知名专家,盛锦云是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唯一以个人名字设有挂号窗口的医生,每天都有患者冲着她来医院看病。
当盛锦云成为业界十大名医时,医院便规定她每天只有15个号,但这根本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
让盛锦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是有一天她一共看了146位病人,从早上7点45分一直看到了晚上9点45分。
“家长抱着孩子坐在边上,你硬说没有号不能看了,你能这么做吗?我不行,我走不动。”那时已经五十多岁的她,为了看病,一整天都没吃饭,仅仅靠喝一些牛奶来补充能量。
65岁的时候,盛锦云从主任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但她却一直没有离开门诊一线,期间两次骨折也没能阻止她给病人看病。
尽管很多人认为,85岁应该是含饴弄孙、尽享天伦的年纪,但盛锦云觉得:“我只要脑子清楚,我不会看错病、不会开错处方,我就是要看,我能看好一个就是一个。”
八十多岁的她,在保证不出错的情况下,仍坚持一天看40个病人。
“病人如果能好 我可以把肉割下来”
1959年,盛锦云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作为优秀的毕业生,她被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后又响应国家号召调到甘肃工作。
艰苦的环境中,像盛锦云这样治病救人的医生是最宝贵的资源。有一次,一位瓜农大吐血,盛锦云和同事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他成功实施了开腹手术。手术期间,盛锦云为这位患者献了200毫升的鲜血。那时候,当地老百姓都觉得这种行为不可思议,到处说他们是“毛主席派来的好医生”。
受家庭环境影响,盛锦云一直对医生这份职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我爸爸说医生要有‘割股之心’,如果这个病人吃了你的肉以后他能好,那就把肉割下来。我觉得一定要这样子做。”
这份付出也得到了意外的回报。这之后的每年夏天,这位瓜农都会给盛锦云他们送来标着特殊记号的大西瓜,“他的西瓜上有一个十字号。西瓜在苗苗的时候,他就做了记号,把最好的留给我们。”
在甘肃,盛锦云还曾用嘴巴帮食管堵塞的孩子吸出异物,也曾经徒手从孩子肛门里抠出堵塞大肠的瓜子。她还曾七天七夜抢救一位重度脑膜炎患者,而这位获救的脑膜炎患者长大后,还专门到苏州看望盛锦云。
虽然医者仁心,但患者的正向反馈,也是对这个职业最好的褒奖。
为了科普宣传 她开直播成了行业“网红”
2019年10月24日,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开幕式上,盛锦云获得“第七届中国儿科终身成就医师”的荣誉称号,本年度全国仅12人获此殊荣,这是儿科医师领域的最高奖项。
对于“中国儿科终身成就医师”这一荣誉,盛锦云觉得对自己没什么用。她认为得这个奖“心里挺痛苦的”,“要是爸爸在的时候得多好,让他看一看,他一辈子的愿望,女儿给他实现了。 ”
现在,盛锦云还把工作热情放在科普宣传上,甚至开起了儿童哮喘科普的网络直播,成了行业“网红”。说到利用网络普及医学知识,盛锦云显得兴致勃勃:“网络直播是个很好的途径,我在门诊一天最多也就看一百多个人,也不可能每个人都讲得特别细。但是直播科普,一场好几万人看,还可以在线解答问题,效率高很多。”
“这是一个好老师,她挺笨的,不会生活”
如今,盛锦云的学生中已有多人成为赫赫有名的专家,呼吸科的主任不少都是她亲手带出来的研究生。她退休后还被医院返聘回来坐诊,一直在一线忙碌。
今年,盛锦云因为骨折做了髋关节的手术,之后行动一直很不方便,来医院的次数变少了。但是对于医学,她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
当被问及接下来最想做什么时,盛锦云表示,最紧迫的事情是把好东西传递下去。她计划写一本书,把这几十年来的病例写出来。
当被问到希望后人怎么评价自己时,盛锦云说:“这是一个好老师,她挺笨的,不会生活。”
“勤勤恳恳做人,踏踏实实干事,一定要做一个好医生。”这就是盛锦云对职业最简单、也最真挚的坚守。
(来源:央视新闻 苏州新闻 编辑/俞思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