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广州鞋历史(广州闹市挖出大批)

穿行在广州解放中路和惠福西路交接的人行天桥上,有心的市民会发现,底下一个如足球场般大的工地似乎不同寻常。

这片800平方米的区域原本是广州解放中路安置房项目工地。去年8月起,一场抢救性考古发掘将一段晚唐以来的广州记忆意外带入公众视野。

视频来源:金羊网记者 梁喻

7月10日,金羊网记者探访广州市解放中路安置房项目考古工地现场了解到,该工地考古发现唐、五代、宋、明、清时期文化遗存,清理出建筑基址、灰坑、水井、路面等遗迹,出土了丰富的晚唐、五代南汉及宋代遗物。

民国广州鞋历史(广州闹市挖出大批)(1)

据统计,该遗址出土的较为重要的文物超过2000件,其中属于晚唐的遗物数量在广州城市考古工作中仅次于南越国宫署遗址。

民国广州鞋历史(广州闹市挖出大批)(2)

民国广州鞋历史(广州闹市挖出大批)(3)

从出土的遗物来看我们可以得知——晚唐的“老广”吃穿之讲究!当时的广州城西之“热闹”!

遗址文化层堆积跨越千年

该工地位于广州市解放中路以东、惠福西路以南。记者在现场看到,工地数米深的大坑底部有灰黑色的堆积;中间层有建筑基址、方砖、木桩等遗存;靠近北面有数眼圆口的水井,旁边是一层白色的贝壳和螺壳。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 易西兵

“站在这里,我们可以一眼跨越千年,看到从唐代到近现代的文化遗存。”

民国广州鞋历史(广州闹市挖出大批)(4)

该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易西兵告诉记者,该工地所在地处于唐代广州城西南、宋代广州城西城东部,再往西是唐宋时期的蕃坊。2018年8月起,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此项目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考古发掘面积为800平方米,是2014年以来广州城市考古发掘面积最大的项目。

民国广州鞋历史(广州闹市挖出大批)(5)

莲花纹插座

“本次考古有两大意料之外的收获。”易西兵介绍:

其一,发掘的文化层堆积超过6米,比前段时间在广州大佛寺考古工地发掘的文化层堆积还要深厚。其中,遗址最下部为灰黑色河相淤积堆积,平均厚度近2米。淤积堆积下部是五花土原生堆积,表明遗址所在区域历史上长期为河涌或湖泊,很可能是珠江水道范围。

其二,本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唐代遗物,包括生活用器,以及并非普通生活用品的精美用器。这证实了晚唐以来,这一带是密集的居民生活区和商业比较发达的聚居地。

遗址发现十多只唐代木屐

在遗址的河相淤积堆积之上,考古人员发现了晚唐五代时期的人类活动面和木构建筑基址,出土了大量晚唐时期陶瓷器、木屐等生活用器,鹿角和牛、猴等动物骨骸,以及大量贝螺残骸。

活动面和建筑基址的发现表明,至迟到晚唐时期,遗址所在区域已经逐渐成陆,形成人类居住或商业区。

本次出土的晚唐遗物数量,在广州城市考古工作中仅次于南越国宫署遗址,器类有陶或青釉罐、执壶、碗、烛台、杯、器盖、算珠,木屐、盘,以及石器、铜器等。通过这些遗物,现在的人们能感受到唐代时期,广州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和商业城市的繁华。

民国广州鞋历史(广州闹市挖出大批)(6)

莲花瓦当

“考古发掘出土了明确为唐代的木屐,这是广州考古上的首次。”

易西兵介绍,该遗址出土了十多只唐代木屐,其数量为历年广州考古之最,其中多件保存基本完好,相当难得。现场展示的一只晚唐木屐,前部有装饰的花纹,底部有木齿防滑。

民国广州鞋历史(广州闹市挖出大批)(7)

木屐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 易西兵

“因为其木齿有磨损,我们推测该木屐是被使用过的,甚至根据木齿靠里的一边磨损厉害,还可猜测该木屐的主人走路是‘内八字’。”

易西兵说,这些木屐将被脱水保护、研究,再向公众展示。

此外,该遗址出土的10多件烛台,也令现场考古人员赞叹。这些烛台有中空和盘口,在之前的广州考古中少见。现场考古人员介绍,从烛台的个子、体量、造型来看,这些烛台不像是寻常人家使用,从中能感受到唐代先民们的审美和先进的技术。

水井反映人类居住活动频繁

在遗址范围内,考古人员还发现了近40眼晚唐五代至民国时期的水井。易西兵介绍:“这些水井密密麻麻,包括不同时期的水井,尤以宋明清时期密集。其中有些晚期的水井打破了早期的水井,反映了这一区域自晚唐以来人类居住活动频繁。”

民国广州鞋历史(广州闹市挖出大批)(8)

牛角(右下)等物品

除了陶瓷器,出土遗物中还有鹿角和牛、猴等动物骨骸。这会是当时这片区域“老广”的盘中餐吗?

据判断,鹿角锋利或是作为工具,牛骨则可能是从其他地方搬运过来、丢弃在当时的珠江滩涂上的。

易西兵笑言:“这些都还只是推测,需要进一步的考古研究来证实,有兴趣的市民朋友也可以一起考证为我们提供线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