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草莓长这么大是不是打了激素(畸形草莓是激素催出来的)
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中能结浆果的栽培种,还有很多其他名字,包括凤梨莓、洋莓、蛇莓、地莓、蚕莓、士多啤梨、鸡冠果等,产于亚洲、欧洲和美洲。目前我们食用的草莓是野生的智利草莓和弗吉尼亚草莓杂交,经过不断改良,品质优良的凤梨草莓成为世界上的主要栽培品种。
在我国的北魏时期,就有关于草莓的记载。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莓,草实,亦可食”。早在15世纪前,我国已经开始栽培野生草莓,18世纪中叶从英、法等国引进栽培种,20世纪50年代以后,又先后从日本、波兰、比利时以及美国等国引进一些新品种,现在全国各地的草莓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品种也在随着栽培技术的进步逐渐增加如红颜、章姬、女峰、幸香等。
颜值内涵集一身:外观美丽,营养丰富草莓在欧洲享有“水果皇后”、“神奇之果”的美誉,不仅色泽鲜艳、香郁可口,而且富含多种营养成分。
“两把刷子”抗氧化——多酚和维生素C
每100克草莓可食部占97%,含水分91.3克,能量32千卡,蛋白质1.0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7.1克,不溶性纤维1.1克。
草莓属于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糖尿病患者可适量食用。
草莓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以维生素C含量丰富,47毫克/100克,所以吃一定量的草莓能够补充维生素C、发挥维生素C的作用:预防坏血病和牙龈出血;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预防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贫血;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加毛细血管的韧性,预防骨质疏松;促进胆固醇的代谢,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草莓含多种矿物质,每100克含钾131毫克,钠4.2毫克,钙18毫克,磷27毫克,镁12毫克,铁1.8毫克,还含有锌,铜,硒等微量元素。
草莓高钾低钠,适宜高血压和水肿型肾病患者食用。
草莓中的功能性成分不可忽视,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如草霉酚酸类黄酮、草莓鞣花丹宁、草莓原花青素、草莓花青素等,具有抗氧化、防衰老、抗炎症、抗癌、抗突变保护皮肤、改善消化系统的不良症状、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脑系统疾病)等作用,草莓中的维生素C也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草莓抗氧化能力是苹果、桃、梨、西红柿、柑橘和猕猴桃的2-11倍,所以长期处于高辐射环境中工作的人应该多吃草莓,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挑选巧妙,食之有道研究显示,红熟期,草莓中糖含量增加,维生素C保持较高的含量,花青素含量也丰富,酚类物质和类黄酮的含量也较高。此时的草莓,香气浓郁,色泽鲜艳,营养价值高,所以购买时要挑选颜色鲜红、果实饱满、无破损的草莓。
草莓属于浆果,含水量大,果皮薄,组织娇嫩,柔软多汁,受到机械碰撞很容易破损腐烂,难以长时间储藏保鲜所以,最好现吃现买,享受美味的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摄取营养物质,如果买多了也可以放在冰箱里低温冷藏,最好裹上一层保鲜膜避免果香味大量挥发。
市场上流传着“激素草莓”、“畸形草莓”容易导致性早熟的热议,其实不然,草莓的个头大小、果肉畸形、果实空心还是实心,都是品种特性,不要单纯根据这些特点来裁定“激素草莓”,只要选择正规的地点购买,就可以放心的挑选和食用。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马冠生博士
·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
·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
· 九三学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
· 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 2017年科学传播奖获得者
· 2015年十大科学传播人
· 2013年中国健康年度总评榜健康传播风尚人物
· 2012年科学传播年度人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