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配出路(中年以后请过减配)

减配出路(中年以后请过减配)(1)

有人说,岁月从未优待过中年人。

曾经潇洒如风、鲜衣怒马的少年,如今是满腹心事、肩扛重担的家中脊梁:

疲惫的中年人,想要在一地鸡毛中活得更轻松,就得学会删繁就简,做一个低耗的人。

物质低耗

古时有一个员外,为人乐善好施。

有一年,员外帮助一个穷书生渡过了难关,还助其赴京赶考,后来书生当了官,便挑了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送给员外。

员外看着自己老旧的案台,觉得配不上这文房四宝。于是,他便差人换了一张上好的黄梨木案台。

可当员外心满意足地坐下准备作文时,却怎么也写不出来。

他又命人将旧案台搬回来,熟悉的感觉回来了,他又可以踏实作文了。

这样的情况,我们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经常碰到呢?

咬牙买了一条名牌裙子,然后又希望有搭配得宜的包包,谁知后期还需要保养,又给自己平添了几分花销;

当拥有了一套房子,便希望有与之相配的车,不料房贷加油耗,又让自己多背上几笔经济债。

心理学上有个鸟笼效应,通俗说来就是:

人们在偶然获得某样东西后,会继续添置更多与之相关的东西,慢慢地就成了最初那件东西的俘虏。

在这个过程中,人仿佛一直在做物质的提线木偶,不知不觉就沦为了欲望的奴隶。

贪吃蜂蜜的苍蝇会溺死在蜜浆里,而物欲过盛的人则会沉湎在烦恼中。

适度的消费是生活的仪式感,但无度的追求物质,则会让我们迷失方向,从而错过人生最本真的趣味。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

其实,最大的自由是节制,最大的享受也是节制。

通过对物质的节制,卸下欲望给我们戴上的枷锁,内心才能回归低耗状态,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减配出路(中年以后请过减配)(2)

社交低耗

年轻时,总觉得朋友多即是能力强的象征。

到了现在终于明白:朋友不在多,而在真心。知心好友一两个足矣,太多了,反倒会耗费自己的精力。

网友叶子之前在一家大厂工作,几乎每天下班后都要跟各种关系的人聚餐,穿梭在各种社交场合,有同组同事,也有隔壁组的,有时是客户,有时是同事的朋友……她曾无比享受那样的时光。

两年后,她因为个人原因辞职离开。

她的世界突然就安静了,再没有邀约的微信,也没有人来问候她。发出去的朋友圈,连个点赞都没有。

那一瞬间,落寞的感觉扑面而来,让她无所适从。

原来她认为的真朋友只是普通同事,曾经的热络并没有为她换来期待的友谊。而她为此消耗了大部分的时光,到头来什么都没有得到。

后来她找新工作频频碰壁时,她突然有些后悔,如果把那些挥霍的时光用来精进自己,或许如今不会这样屡屡受挫。

她也终于明白了,那些真正优秀的人,不是因为他朋友多圈子大,而是因为他们懂得:

与其穿梭于各种社交场合,在觥筹交错中应付酒肉朋友,不如修炼心性,好好打磨自我,创造自己的吸引力光环。

作家苏芩说:

“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若他们走进不了你的内心,就只会把你的生命搅扰得拥挤不堪。”

过大过杂的社交圈,只会消耗你的时间和心血。

真正活得自在的人,都懂得将自己的社交调到低耗档位,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更有价值的自我更新上。

减配出路(中年以后请过减配)(3)

精神低耗

壹心理发布的《2021年心理健康行业报告》指出:

85.13%的人反映自己有不良情绪问题,42.21%的人反映自己有轻度以上的不良状态反应,其中还有一部分人自感非常严重,需要治疗。

这组数据之大,让人咋舌。

“精神内耗”仿佛成为了当代人最大的难题,有许多网友都分享过自己的内耗经历:

不小心说错一句话,就一直纠结会不会被嘲笑?

会因为别人的一句玩笑话,辗转反侧睡不着觉。

对于想做的事情,因为担心失败迟迟不敢开始,可又不甘放弃。

这些现象,都是精神内耗的体现。精神内耗的人,往往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而忽视自己内心的感受。

有作家曾说过:

如果你不吃别人家的饭,就别太把别人的话放在心上。

话语很粗糙,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

有位叫小桑的网友分享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刚上大学时校方为了拉近新生的距离,举办了一场舞会。

那天小桑精心打扮了一番自己,想在舞会上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和室友一起准备礼服时,室友说:“小桑你还是别选短裙了,你长得高,但是腿有点粗,还是穿长裙比较合适。”

因为这句话小桑大学四年都没再穿过短裙。每次看到漂亮的短裙,即使再喜欢她也不会买。

演员陈道明,对于别人的看法,有过一段很著名的言论:

“对于外界的评论,我向来是有心理准备的,就像天冷了,就加件衣服,天热了,再脱一件一样,这么多年,我早已经适应了。”

人最累的时候,就是活在别人眼里的时候。

太把别人的评价当回事,容易导致自我价值的缺失,甚至严重的心理疾病。

外人的眼光,如同天气一样变化无常,太过纠结无益于自身,反倒是以平常心待之,更能活得轻松。

摆脱精神内耗,生活的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减配出路(中年以后请过减配)(4)

人活到一定年纪,要懂得放下生活施予的重压,给自己松绑:

物质上,摆脱世俗标准的束缚,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进。

社交上,退出无意义的圈子,多关注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精神上,少些内心的纠结不安,多些行动上的决心与魄力。

只有这样,世间事才能化繁为简,生活才能走向低耗的本质,我们才能更接近幸福。


作者简介:微芒,写温暖治愈的文字,过智慧明白的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