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反诈微博(特稿中山反诈战)

11月14日,周日。早上8时整,吴颖亮准时来到单位,在接下来的24小时里,他需要拨打数十个反诈预警电话,和同事们合作分发数千条反诈预警信息,协助镇街民警完成各类突发诈骗案件劝阻……

“96110”反诈热线上的24小时,是吴颖亮和同事们的一个普通值班日。在电话线上与诈骗分子斗智斗勇,为保护群众“钱袋子”争分夺秒,是中山反诈民警工作中的寻常场景,也是中山反诈战线上的普通一幕。

深圳反诈微博(特稿中山反诈战)(1)

中山市反诈中心民警在工作中。

穿警服的“话务员”

周末的值班日,中山市反诈中心通常安排3名民警、辅警共同在岗值守。吴颖亮首先与前一天值班的同事完成工作交接,“哪一些反诈预警信息需要继续跟进,哪一些群众的涉电诈咨询需要补充回复,等等”,都将是他新一天工作的重点。

吴颖亮是个标准的“90后”,却已经是一名资深的反诈“老民警”。2011年入警后,他先后在两个派出所当过5年的办案民警;2016年—2018年,他又被抽调到省公安厅工作,参与广东省反诈中心的筹建;2019年,他正式调入中山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市反诈中心)工作。

从交班到接班,反诈中心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声,没有停过。要当好一名反诈民警,首先要当好一名“话务员”。这是吴颖亮在这里工作的第一感受。

由市反诈中心分发到各镇街公安机关的反诈预警信息日均达到5000条,高峰期甚至过万条。首先分批将这些信息及时下发到基层民警手上,才能做到对信息进行高效处置。市反诈中心并非只是中转站,还需要对全市范围内的重点涉电诈警情进行重点跟进处置。

深圳反诈微博(特稿中山反诈战)(2)

吴颖亮(右一)在拨打反诈预警电话,与同事协作处置涉电诈警情。

吴颖亮和同事们需要做的,就是发现重点突发警情,并及时进行电话核实。

“如果一个潜在受骗对象,他的手机一直在呼叫转移,联系不到本人,那就一定有警情,并且情况很危急。”吴颖亮介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首先会第一时间将警情下达到镇街公安分局,并安排反诈民警立即上门劝阻;同时,组织三大运营商、银行等反诈中心联席成员单位进行技术反制,及时封堵群众受骗的渠道。

“一个不成文的标准是,超过90秒的反诈劝阻电话,才算是高质量劝阻的‘门槛’。”吴颖亮介绍,市反诈中心的民警、辅警,年龄最大的已经55岁,最年轻的民警刚满24岁,他们日均接打高质量劝阻电话的数量可达70个,一些劝阻电话常常超过30分钟。

吴颖亮打趣说,做这份工作之后,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喝水变多了。但是他依然落下了慢性咽炎的毛病。

挨骂的欣慰

“你是骗子!”

电话听筒里,除了大声呵斥还紧跟着一连串的咒骂。这是吴颖亮和同事们经常遇到的情形。被劝阻对象骂,让反诈民警心中常常滋生一种复杂的情绪,其中既有做好事却不被理解的委屈,又为劝阻对象未上当受骗而由衷感到欣慰。

“在这24小时里,要接打好这几十个高质量的劝阻电话,必须要有充足的‘精气神’,才能保证劝阻工作的高质量。”相比以前在基层工作,吴颖亮有种直观的感受:要做好一名反诈民警,不仅需要充沛的体力,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深圳反诈微博(特稿中山反诈战)(3)

吴颖亮(左一)与值班同事交接工作。

不久前,市反诈中心接到了上级部门下发的一条反诈预警信息,小榄镇一名男子可能已经被骗子盯上。吴颖亮立即拨出了劝阻电话,结果对方手机已经关机。吴颖亮和同事迅速将预警信息下发到小榄镇公安分局,分局立即派出民警前往男子住处上门劝阻。但是30分钟过去,民警仍未找到男子的行踪。市反诈中心最终成功联系到住在另一镇区的男子的家属。

在市反诈中心整个团队以及镇街民警的通力合作下,一个小时后,民警最终找到了该男子,所幸他尚未向诈骗分子转账,民警成功对其进行了劝阻。

“这个时候,会觉得一切都值得!”吴颖亮说,反诈工作常常就是在网线上、电话线上与诈骗分子抢时间、斗智力、拼毅力,正与邪的较量常常在分秒之间。在这样的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下,反诈民警也常常经历情绪的起起落落。在难得的工作间隙,同事之间也会相互开导安慰,纾解压力,为处置下一宗警情积攒饱满激情。

晚上12时,反诈预警信息处置的高峰期已经过去,在没有紧急警情的情况下,值班民警迎来难得的休息时段。

在办公室的走道里打开折叠床,这是一个很难安睡到天亮的夜晚。

深圳反诈微博(特稿中山反诈战)(4)

中山市反诈中心民警在工作中。 受访者供图

最大的技巧:专业、走心!

骗子的套路,日益翻新花样;市民群众的反诈神经,也变得异常敏感。这也给民警的反诈劝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吴颖亮表示,毋庸置疑,打电话去劝阻一名潜在的受骗对象,是需要技巧的。民警需要在研判对方心理活动的基础上,把握时机和节奏,以最高效的沟通方式获取对方的信任,这才是最终成功阻断对方与诈骗分子交流的关键。

“但是,归根结底,劝阻工作的最大技巧,还是专业、走心!”吴颖亮表示,当前,社会上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量仍然在高位运行,但是随着更多科技力量投入反诈工作领域,以及反诈工作机制的不断健全完善,公安机关和诈骗团队之间的力量博弈形势已经开始呈现出新的变化。

截至今年10月底,中山市共处置61.13万余条反诈预警线索,开展电话劝阻34.5万条、上门劝阻6692起,止付涉案金额超15亿元,其中冻结金额达3亿元。全市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64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12名,同比分别上升8.7%和27.66%;发生电诈刑事警情7682起,诈骗立案9443起,同比分别下降18.22%和14%。

吴颖亮认为,反诈警情背后的数字变化,说明了一个问题:只有更加专业的科技手段,具备专业素质的反诈团队,以及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忠心,才能胜任这项工作。

深圳反诈微博(特稿中山反诈战)(5)

中山市反诈中心民警在工作中。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中山市公安局大力推动“全民反诈”工程建设,全面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共治的“全域防网骗”工作格局;因地制宜,组建公安反诈专业工作组、预警反制组等专业队伍,建设“全时空预防”机制,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实施“全链条打击”;紧紧围绕科技引领、数据赋能开展打击效能升级,搭建具有中山本地特色的“天穹”反诈平台,建设反诈联勤作战中心,推动“全时空劝阻”;发动群众组建反诈平安志愿者团队,积极推动反诈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等系列活动,开通96110反诈专线,落实“7×24小时”值守制度,推动“全社会防诈”;加大电信领域、互联网领域以及重点群体的管控,深入开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源头治理行动,推动“全领域治理”。

今年上半年,中山市公安局又先后建立了反诈联勤作战中心工作机制、“全警反诈”预警劝阻联动工作机制,中山市反诈中心已经升级为“7×24小时”实体化运行的反诈联勤作战中心,通过整合各警种、通信运营商、商业银行等资源,全覆盖、全时段、全方位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工作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何伟楠

【作者】 何伟楠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