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推荐史记这本书:挑战史记的神书是怎样的存在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本神书:它像齐天大圣一样横空出世,记录的史料过于劲爆,直接颠覆了正史的记载,轰塌了儒家学子们心中圣贤明君的价值观,成为敢于挑战《史记》的神书。
好多人看完这本书,都不知道它和《史记》到底孰真孰假。
先从一个盗墓的故事讲起。
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一名叫“不准”的盗墓人发现了一座古墓,天色渐晚,洞口很深,不准抓起地上的一片竹简点燃,当成火把向洞内走去。
他的运气不太好,等走到里面的时候,发现陪葬品已经被前人洗劫一空,只剩下散落一地的竹简。
不准悻悻地离开了,估计他当时一定很郁闷。但如果他知道后来的事情,会让他更郁闷:因为多少年之后,散落一地的竹简,每一片的价值都远超黄金。
天亮之后,当地的村民发现了这个盗洞,于是报给了官府。官府派出衙役,整理出来十大车竹简。
不过竹简上面的大部分文字,没有人认识。因为竹简书写的年代,秦始皇还没有扫平六国,还没有统一度量衡和各国文字,自然好多无法识别。
于是,竹简被一层层上报,一直到皇帝司马炎的手里。此时的司马炎刚平定东吴,春风得意,认为这竹简正是天上的吉兆,于是组织人手进行破译。
很快,初步破译的结果出来了,竹简的主人是战国时期魏国第四任君主魏襄王,竹简的内容有《易经》、《国语》、《大历》、《纪年》等等,其中颠覆后世的,便是其中的十三篇《纪年》。
因为写在竹简上,被后世称为《竹书纪年》,这十三篇记录的跨度有1800多年,从炎黄二帝到战国时期,共89位君主帝王。
这段历史对于西晋当局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司马迁的《史记》也是从远古写到汉朝,比《竹书纪年》还全,而且已经地位超然。
但让西晋当局震惊的,却是同样的历史事件,《竹书纪年》却记录出来完全不同于《史记》的版本。
在《史记》中,尧、舜、禹可是儒学体系中的明君,他们的禅让,成为传承后世的佳话:
“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
但《竹书纪年》中的记载却是: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竹书纪年》翻译过来就是:尧年老之后,威望下降,舜借机会囚禁了尧,尧的儿子丹朱起兵,但被舜击败,舜自立为帝。
舜在儒家经典中的形象,瞬间就变成了王位之争。
同样,治水的大禹在《竹书纪年》中,也没有那么理所应当,民心所向。舜继承大统之后,开始大肆捕杀尧的势力,其中禹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禹隐忍多年,治水提高威望,击败舜后夺其位置,并将其流放到苍梧,最终舜死在了苍梧。
尽管这些与我们熟知的正史相比,显得很是荒谬,但《竹书纪年》并不是孤证,《韩非子·说疑》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竹书纪年》中这样的颠覆性记载非常多,启建立夏朝可不是水到渠成,一步一个带血的脚印。
“益代禹立,拘启禁之,启反起杀益,以承禹祀。”
烽火戏诸侯只是一场闹剧?《竹书纪年》记载的是引发了弑父夺权的戏码;
后羿只有射日,以及和嫦娥悲剧的爱情,《竹书纪年》记载的却是摄政王位,后来又被政敌杀掉的残酷……
为什么记载如此颠覆,史学家们推测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时,《竹书纪年》埋在墓中躲过了一劫。
也正是因为《竹书纪年》写得过于真实血腥,历史当权者都对其进行了“封禁”。而等到唐末战乱时,这本书竟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直到明朝时,这本书又重新出世,但却不是当年的味道,经考证是明朝人改编,被后世称为《今本竹书纪年》。
故事还没完,等到清朝时,又出了一位大牛朱右曾,他是一位历史学家,他想既然《竹书纪年》从西晋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从西晋到唐末一定有很多史书引用过。
于是朱右曾、王国维、范祥雍等多位史学家,从浩如烟海的史书注释引用里,恢复了相当部分,合编成书,被称为《古本竹书纪年》,史学价值极高。
历史是政治,至于《竹书纪年》是真是假,也许无从知晓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