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毛丹有哪些特点(红毛丹曾经争相尝鲜的稀罕物)
人之常情,我们总会对稀奇的事物有着更大的兴趣
红毛丹是一种近现代才传入我国,原产于马来群岛,二三十年前在国内才得以规模化种植发展的水果。
从被少数人认识到推广普及,要说红毛丹吸引消费者的地方,那一定是它稀奇的样貌。
这个产自南洋的水果,果皮颜色或红或黄,与众不同的是果皮外覆棘刺,外观上看上去像极了一个“长了毛”的荔枝,还就是这么巧,红毛丹果肉的外观更是像极了荔枝,甚至吃起来的味道都有七成相似。
因此惯以简单直观的方式为水果命名的中国人,在初次见它时,便给了红毛丹一个直观但不官方的名字——毛荔枝。
红毛丹本就稀奇可爱,消费者本来就对稀奇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再加之红毛丹与那文化底蕴浓厚的“一骑红尘妃子笑”相似又不似,于是乎很多朋友晓得但未吃之前,尝它一口的兴致十分强烈。
至少在初知有红毛丹这种水果时,依农是尤其地想要尝上一口。
说实话依农与红毛丹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并不愉快,就我个人而言,就彼时的那颗红毛丹而言,虽没有“好奇害死猫”的悔恨,但我是真的不喜欢,味道真不如它的样貌惊艳。
而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再没吃过红毛丹,甚至有机会时,还会阻止身边朋友的好奇心,贬上一句:这玩意真不如荔枝。
哈哈,图片没有讽刺杨桃的意思
我想定有不少朋友对红毛丹的感情转变,也都和彼时的依农一样从兴趣满满到不怎么待见。
这从一些网评最难吃水果的文章、视频中红毛丹的频繁“出镜”率就可以看出。
文章写到这里标题的答案似乎就呼之欲出了。
红毛丹这个消费者曾经争相尝鲜的稀罕物,是因为徒有其表的“难吃”而成了一种“不受待见”的水果。
不不不
我是一个客观的农业人,怎么能给一个商品果下“难吃”的定论。
包袱还没抖,大家别先散,接着往下看。
红毛丹的“不受待见”真的是因为它“难吃”吗?
客观的说,讲一个有消费市场的水果难吃,这句话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因为好吃与难吃是相对的,你之毒药我之蜜糖,既然红毛丹能成为商品果,那么在那些重复购买红毛丹的消费者心中它就好吃。
另外即便在吃过红毛丹但吃后不待见它的消费者心中,红毛丹也不似榴莲那样两极分化那么严重,只是“不待见”、“不喜欢”而不是绝对的拒绝。
此外以我个人为例,还有一个点,好在又一次尝试了红毛丹,当下对它的态度虽不能说有了180°的转变,不过现阶段我是真的觉得味道还不错,“难吃”的只是初尝时的那一颗罢了。
所以红毛丹的“不受待见”并不是因为它“难吃”。
那红毛丹的“不受待见”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答案还是因为它“难吃”!
看了依农的自问自答别着急,放下手中的刀,容我给你解释解释,这里的“难吃”和上文的“难吃”说的不是一回事。
“难吃鲜”
作为水果红毛丹有一个先天劣势,那就是红毛丹极其的不耐储存,并且不只以前哪怕直至当下我们没有找到妥善解决红毛丹不耐储运的办法。
不耐存储是由于红毛丹果皮的特殊结构,若不做任何处理,采收后3天内果皮就会发生褐变,常温状态下3——4天果肉就会失水甚至是出现酸酒味,一周的时间就可能腐坏变质。
不耐运输的症结出现在红毛丹果皮外的棘刺上,红毛丹果皮外的棘刺容易折断,而棘刺中含有单宁,单宁会加速果实的褐变,并加速果肉的变质时间。
而红毛丹是典型的热带水果,集中种植于东南亚等国,国内虽有种植但主要产地局限在海南省的部分地区。
也就说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吃红毛丹的地点越往北,果子经历的储运时间就越长,依农的“初尝一口”就是吃了新鲜度不高的红毛丹,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不待见。
“难吃美”
红毛丹的果肉与荔枝果肉的外观、口感极为相似,不过荔枝的核与果肉之间极易脱离,另外无核荔枝品种,吃荔枝时我是特别享受那“囫囵一口”的甜腻,用地道的陕西话就是:“美的很”!
而绝大多数品种的红毛丹,果肉和果核之间都有一层难以剥离的膜,别说“囫囵一口”了,就算是小心翼翼,也要么吃不全果肉,要么连膜一起吃下。
吃不全果肉心里定是不美,要是吃下膜则更惨些,因为红毛丹果肉与果核之间的膜有苦味,连同果肉一起吃下非常影响口感。
这个问题是喜爱红毛丹的消费者都诟病的事情,甚至已经有吃货达人开始科普如何细致地吃全果肉且不吃膜了。
试想一下,若是一个初尝红毛丹的消费者囫囵一口尝到苦味后又怎会待见红毛丹。
“难吃值”
红毛丹和荔枝很像,这句话在这篇文章里出现了不知道多少次了,但是确实像,还是要说。
它俩外观、口感虽像但定有细微的差异,不过很难评论谁优谁劣,敷衍一点就是各有千秋差不多吧。
“差不多”,问题就来了
一般品种的荔枝几块一斤,而一般品种的红毛丹十几、几十一斤,价钱上可差得远。
既然外观、口感“差不多”,定有不少的消费者会觉得吃红毛丹不值。
因此也就加重了红毛丹的“不受待见”。
写到这一点,依农首先要声明一个问题,爱吃红毛丹的朋友们要觉得红毛丹值,那它就是“值”!没什么好杠的。
“难吃第二次”
有心理学家表示我们仅需两秒的时间就能决定喜欢还是讨厌一个人。
我觉得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我们对于水果的情感,第一次吃一种水果的感受很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还有没有下一次。
而红毛丹是个外貌诱人兴致、不耐储运、不能“囫囵一口”、价格比荔枝高的水果,若是第一次吃因外貌和价格会有很高的期待,但要是吃了一口不新鲜、吞下发苦的薄膜,失望之后便可能像依农第一次吃红毛丹萌生“这玩意不好吃”的固有印象。
一旦这固有印象形成,便很难再尝试第二次。
吐槽得有点多了,我没有贬低红毛丹的意思,也不希望没吃过红毛丹或对其形成固有印象止步于第一次的消费者读出贬低的意思。
所以最后要强调一下我想说的是啥?
我对红毛丹的固有印象已经转变,契机是什么呢,我去了产区吃了新鲜且价格合适脱核品种的红毛丹,红毛丹的“难吃”,我的“不待见”就消失了。
喜欢有关三农,农业、种植、农村生活、植物科普等类型的文章,那请关注、点赞@依农看天下会把我了解的、学到的、看到的持续分享给大家。
原创不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赘述不详,欢迎探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