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防部长现在去哪里了(俄罗斯国防部长再次提议将首都迁往西伯利亚)

俄罗斯国防部长现在去哪里了(俄罗斯国防部长再次提议将首都迁往西伯利亚)(1)

日前,一名儿童在莫斯科一处喷泉旁。(新华社发)

迁都问题近期再次成为俄罗斯社会热议的话题。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再次提议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往西伯利亚,并就西伯利亚开发提出建议。

防长再提迁都有玄机

近年来,俄罗斯国内不断有官员和学者建议迁都,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绍伊古。早在2012年,绍伊古就向俄总统普京建议迁都西伯利亚。今年8月,他在会见国家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专家时再次提出国家应当迁都西伯利亚,并在该地区建造3-5座人口30万至100万的城市,重点发展机械制造、木材加工以及化工业。

绍伊古被视为普京的“左膀右臂”。这位重量级人物此时重提迁都,并为西伯利亚发展摇旗呐喊,其动机与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统俄党)的选情有很大关系。

9月17日-19日,俄罗斯将举行新一届国家杜马选举投票。作为统俄党的领衔候选人之一,又是土生土长的西伯利亚人,绍伊古建议迁都西伯利亚,目标之一就是扩大统俄党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和支持率,进一步巩固统俄党在此次杜马选举中的优势。

普京对绍伊古的迁都建议一直未置可否,但杜马选举在即,普京的态度也有微妙转变。8月24日,他要求统俄党就绍伊古提出的有关西伯利亚发展的建议着手制定相关计划。普京的表态无疑会给统俄党在该地区选情带来积极影响。

迁都话题背后的严峻现实

迁都问题近年来屡被提及,反映出俄罗斯社会对扭转区域发展失衡的呼声。独立30年来,俄罗斯经济除了经历“黄金八年”(2000-2008年)的高增长外,总体并无突破性发展。俄罗斯经济发展困境有多重因素,与区域发展失衡有着直接联系。

无论是从经济竞争力,还是工业化、城市化程度方面考量,西伯利亚联邦区与中央联邦区都存在巨大差距。与此同时,该地区的人口下降问题凸显。西伯利亚面积130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俄领土的70%,人口仅占全俄25%左右。2011年至2019年,西伯利亚平均每年有3.7万人流出,甚至出现成片荒无人烟的“鬼城”。

绍伊古曾表示,迁都最主要的目的是在缓解莫斯科人口压力的同时,为西伯利亚增加人口和就业岗位,促进西伯利亚经济发展,从而为俄经济提速创造条件。

乌克兰危机以来,美西方不断加码对俄制裁,俄与西方关系跌至低谷。在此背景下,俄罗斯加速实施“向东转”战略。“向东转”战略承载了俄发展能源经济、扩大地缘政治影响力、缩小东西部差距以及维持亚太国家身份的四重战略目标。但该战略自提出以来,始终未达成预期效果。如果俄迁都到西伯利亚,进一步加强与东方的联系,无疑有利于上述四个战略目标的实现。

迁都不易

最新民调显示,30%的俄罗斯民众反对迁都,20%赞成,而后者多为西伯利亚居民。

普京实际上更偏向进一步开发西伯利亚,而不是迁都。今年6月30日,普京在年度“总统直播连线”中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普京指出,“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往西伯利亚不能解决俄罗斯面临的根本问题,但可以将一些联邦部门和大型企业迁移到那里”。

无论从自然环境,还是从经济实力、文化认同等角度看,迁都西伯利亚都不现实。

首先,迁都成本太高,俄经济难以承受。“黄金八年”后,从2012年至今,俄经济发展持续低迷。在西方制裁和疫情冲击下,俄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俄罗斯政府要在应对西方战略压力、改善国内民生的同时拿出巨额资金迁都,并进行新都建设,即便是以10年为一轮的中长期规划都是不现实的。

其次,西伯利亚自然环境恶劣。西伯利亚是苦寒之地,全年平均气温低于零摄氏度,四分之三的地区为永久冻土地带和沼泽。尽管该地区各类资源丰富,但恶劣的自然环境不适宜农业种植与工程建设,不能满足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三,文化认同问题。俄罗斯文明起源于欧洲。从历史文化角度考量,大部分俄罗斯人还是倾向于将首都放在欧洲地区。

普京在今年的国情咨文讲话中表示,1712年彼得大帝将首都从莫斯科西迁到圣彼得堡,是俄罗斯走向世界性强国的开端,是俄罗斯民族崛起的起点。这也说明,任何人都不会轻易放弃俄罗斯在欧洲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传承。

在俄政府看来,加强西伯利亚开发是务实之举。从去年8月至今,俄总理米舒斯京对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进行了两次工作考察。9月6日,绍伊古就西伯利亚建设问题再提新建议,他支持在西伯利亚建设连接欧洲和中国的运输通道“雪松大道”以及发展铝业的“铝谷”,并在附近建立一些新的城市和产业中心。(新华社发)

来源: 长春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