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林徽因故事(民国才女林徽因)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金岳霖

1904年,林徽因出生了。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她的名字是祖父林孝恂为她取得,出自《诗.大雅.思齐》中的“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来,因为最后一字“音”和当时的作家“林徽音”同名,她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林徽因”了。

纵观林徽因的一生,很多人都会觉得她不虚此生。

民国时期的林徽因故事(民国才女林徽因)(1)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是金岳霖对林徽因的评价,而冰心对于林徽因的评价更高“她很美丽,很有才气”,而大诗人徐志摩也一度以为林徽因是他的灵魂伴侣,甚至为了能和林徽因在一起要和原配离婚……

而林徽因本人也远比人们口中的她还要优秀,她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建筑家、作家、诗人,她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学,还参与设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

民国时期的林徽因故事(民国才女林徽因)(2)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林徽因的感情,她的丈夫是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初恋是大诗人徐志摩,还和挚友金岳霖有一段佳话,斯人已逝,关于她的美貌、才情以及爱情都是人们好奇与热议的话题,那么,真实的林徽因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在林徽因惊才绝艳的形象背后,在她身上还有她治学不辍、不畏艰险、心系国家等许多优秀的品质同样值得我们赞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的传奇一生吧!

坚持初心、不畏艰难投身建筑事业的传奇女子林徽因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林徽因先是梁思成的妻子,后是徐志摩、金岳霖曾爱过的女人,接着才是文学家、诗人、建筑家,但我们更应该知道林徽因这一生对我们造成最大的影响的应该是她本来的身份————一位致力于建筑学的有志学者,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家。

民国时期的林徽因故事(民国才女林徽因)(3)

1920年,16岁的林徽因跟随父亲远走英国,临行前父亲林长民告诫女儿林徽因:“第一要汝多观察诸国事物增长见识……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和能力。”

父亲林长民的话果真在林徽因的身上应验了,林徽因在英国感受了大千世界的各种建筑奇观,在旅行的过程中,林徽因萌生了投身祖国建筑事业的梦想。她曾说过“在旅途中我第一次产生了学习建筑的梦想。现代西方的古典建筑启发了我,使我充满了要带一些回国的欲望。我们需要一种能够使建筑数百年不朽的良好建筑理论。”

林徽因在父亲林长民的教诲和在西方建筑的启发下,她第一次萌发了成为中国建筑师的梦想,梦想来到的时候,林徽因什么都没有想就投身梦想了。

民国时期的林徽因故事(民国才女林徽因)(4)

然而,林徽因作为一名东方女性,她要学习建筑的这一梦想,在西方的现代建筑学中没法实现,因为他们不招收女学生。她这一新潮想法在别说是在中国,就连她后来就读的美国宾校建筑系都不招收女学生。

求学如此艰难,但林徽因并因为他们不招收女学生就放弃自己的梦想。回国后的林徽因依旧初心不改,她怀着对建筑的满怀热忱投身建筑事业。就连丈夫梁思成决定学建筑学都是受到她的影响。

民国时期的林徽因故事(民国才女林徽因)(5)

后来,林徽因和梁思成一同去美国留学,当时建筑系和美术系同属一个学院,再加上梁思成的帮助,林徽因旁听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课程,还如期取得了美术学士学位,后又进入耶鲁大学的戏剧学院,林徽因成为我国第一个在国外学习现代舞台美术的女学生。

民国时期的林徽因故事(民国才女林徽因)(6)

回国后,林徽因梁思成夫妻成了我国当时建筑学的领头人物。林徽因不仅跟随丈夫进行野外考察,而且还在患有肺结核的情况下在野外露营,作为一名现代女性,林徽因追随丈夫野外考察,不仅要面对风餐露宿,还要忍受蚊虫叮咬、甚至还会遭遇生命危险……然而,这些摆在眼前的困难都没有难倒这位新中国的女建筑师,林徽因的行为告诉我们,为了梦想可以付出一切,甚至是生命。那些你热爱的,你不去争取、不去努力,一点意义都没有。

1937年,林徽因和丈夫在五台山发现了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五台山佛光寺。据说,林徽因为了确认五台山佛光寺的建造年份,还曾爬到高高的大殿脊梁上确认题字呢!最后确认是五台山佛光寺建于公元859年。

由此可见,林徽因是把建筑学当作了自己毕生的事业来对待的。所以,有时候我们不能抱怨自己的梦想太远大,而是你的热情半途溜走了,梦想又怎么会实现呢?

民国时期的林徽因故事(民国才女林徽因)(7)

林徽因对于传统建筑的热爱,让她即使在病床上依然参入到创办清华建筑系、国徽设计、革新景泰蓝工艺等工作中。就连林妈妈都抱怨女儿为了建筑可以不要命了,“讲起课来就像没生病一样。”

可以说,林徽因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建筑事业,我们今天看得见的国徽有她的汗水,清华大学能有建筑系也有她的一份功劳。这样的林徽因又岂能用那些小情小爱来讲述她的故事呢!

文坛佳人,一身诗意的传奇—————林徽因

如果说,林徽因在建筑事业上奉献了她的热忱,那么文学对她而言就是小阵地。但林徽因在文坛也是特殊的存在,她独创的“太太客厅”汇集了众多文化界名人,不仅鼓励了文学界的后起之秀,还各抒己见的发表个人见解。当时在京的美国学者费正清夫妇也是林徽因“太太客厅”的座上宾。

1924年,泰戈尔访华的时候,林徽因是泰戈尔的陪同、翻译成员之一,她出演了泰戈尔的诗剧《齐特拉》中的公主,流利的英语和绝美的脸庞惊艳一时。

民国时期的林徽因故事(民国才女林徽因)(8)

泰戈尔在离开中国的时候还特地为林徽因留下一首短诗“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这是泰戈尔为没能替徐志摩追求到林徽因而发出的遗憾,但这遗憾发生在林徽因身上,却成了一段佳话。

很多人都拿林徽因和徐志摩当年的那段往事说话,但却忽略了最有发言权的林徽因,她对于徐志摩的爱慕仅仅是年少时的欢喜,而梁思成才是她要陪伴一生的灵魂伴侣。

民国时期的林徽因故事(民国才女林徽因)(9)

即便后来,林徽因和梁思成之间又出现了金岳霖,但他们三人之间的坦坦荡荡,如佳友、似家人的情谊,令世人都为之感动。

林徽因的一生短暂而白璧无瑕,她不仅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寂寞,更受得住生活的艰辛和贫困;在“太太客厅”她是众星捧月似的人物,而追随梁思成去野外考察,风餐露宿、穷乡僻壤她也甘之如饴;早年出身名门世家,受人称羡心如止水,战争期间困居小村落,也能提瓶子上街头打油买醋;青年时旅英留美、深得东西方艺术真谛,英文更是好得厉害,但她也能洗尽铅华回归祖国怀抱,中年时一贫如洗、疾病缠身,仍然热爱建筑事业。

民国时期的林徽因故事(民国才女林徽因)(10)

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曾经写过的诗句,但如果把她比作人间四月天的话,也非常恰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