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熟不食生(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

光明论坛·温故

作者:吕捷(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党委书记、中国人民大学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2022年第7期《求是》杂志刊发了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文中引用“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强调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出自《管子·八观》。原文为:“彼民非穀不食,穀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毋以致财”,指人民没有谷物就没有吃的东西,谷物没有土地就无处生长。这体现了“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强调了土地对农业生产的不可替代性。东汉班固编纂的《白虎通义》中说:“人非土不立,非穀不食”,同样强调了粮食与土地对人民和国家的重要意义,这也是最早见于典籍的、对《管子》上述思想的继承。王符《潜夫论·实边》亦言:“夫土地者,民之本也,诚不可久荒。”更体现了土地作为农业之本、农民之根的重要地位。可见,土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最宝贵的资源,是生产力发展、社会繁荣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石。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农业生产,成就了璀璨的农耕文明;土地作为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其认识与保护也成为古人关照的重中之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民众对土地性质的探索就已经很先进了。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禹贡》,就记录了九州的土地特点与产出。而《管子·地员》则按肥力高低把九州土壤详细分为三等18类,共90种。《说文解字》里有很多专有名词:如“壤”指柔软的土,“垆”指刚土,“垟”指红刚土,“塙”“垍”指硬土,“塏”指土地高而干燥,“埴”“堇”指黏土,这都显示了上古时期劳动人民对土地的认识到达了何等细致的程度。历代农书也将爱护土壤、保育地力作为重要讨论内容。东汉王充《论衡·率性》中的“夫肥沃硗埆,土地之本性也。肥而沃者性美,树稼丰茂;硗而埆者性恶,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功,以助地力,其树稼与彼肥沃者相似类也”,可见,古人在两千年前就已经认识到如何去增加土地肥力以及保养“地力”的重要意义。

万物土中生,而耕地是土地资源中的精华。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需求消费量大,耕地资源的节约保护与合理配置至关重要。此外,耕地还具有极强的生态保障功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耕地的价值绝不能用普通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价格来衡量,必须充分认识到其基础性、稀缺性、战略性价值。指出:“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障了粮食产量连续7年超过1.3万亿斤,让中国人手中的饭碗端得更牢、底气更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只有保护好耕地,才能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底线,成为我国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压舱石。因此,未来在城乡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必须做到合理规划布局,继续严守耕地红线、严控用地结构“非农化”和“非粮化”,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保证耕地总数量的稳定性、不同类型耕地面积比例的合理性,做到分情况、分阶段、分次序开展耕地利用保护,加强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确保做到“占优补优”。

保护耕地,数量是前提,质量是关键。提高耕地质量,首先要保护好耕地的耕作层,严禁利用永久基本农田从事种植苗木、草皮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避免造成土壤养分流失,破坏耕地的耕作层,导致土地不能再种植粮食作物;其次,应当加强制度规范,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用“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再次,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力量,加快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非化学肥料的研发应用,根据不同土壤结构,针对性配方施肥,优化土壤结构;最后,在充分吸收借鉴土地保护领域的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创新构建立足中国国情的耕地保护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须从根本上树立耕地保护“量质并重”和“用养结合”理念,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继续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理念,实施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将耕地保护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框架,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整体保护。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千百年来,肥沃的耕地如母亲般哺育滋养着我们,赋予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强大生命力。保护耕地,既是满足中国人民现实之需,更是对华夏子孙万代负责。让我们共同珍惜脚下这片生育哺育我们的土地,不断夯实中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最坚实的农业基础。

食熟不食生(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1)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