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争霸的历史故事(大义灭亲戏说典故之六)

陈国(今河南淮阳一带)都城宛丘城门大开。

城门前的大道两边,整齐地排列着两队约有数百人的甲胄鲜明戈矛森森的卫队。

城门口正中停留着一辆华丽的驷马拉车,一位身着王服、头戴王冠的中年人在几名将军和侍者的陪同下站立在车前,正眺望着远处急速奔驰过来的由十多辆战车组成的车队。

车队在距城门口十多米远的地方戛然而止,从第一辆车上跳下两名穿着华服的男人,他们兴冲冲地快步走向华丽马车。

刚要拱手行礼寒暄,王冠中年人一挥手,大喝一声:拿下!

两旁的卫士快速上前将两人扣倒在地。

后面的车队见势不妙,刚要掉转马头,被两侧的卫队一拥而上包围缴械。

诸侯争霸的历史故事(大义灭亲戏说典故之六)(1)

这是公元前719年深秋的一天。

王冠中年人是陈国国君陈桓公。

被抓捕的两人中,一人是被后世称为"卫前废公"的卫国国君州吁,另一人是卫国前大夫石碏的儿子、州吁的铁杆支持者、现任卫国上大夫,地位比他老子在位时还高的石厚。

卫国,是周王朝的国姓姬姓诸侯国,封地在今河南濮阳一带。后来的历史名人商鞅就出生在这个国家。

历经风雨300多年后,历史来到了春秋初期的卫前庄公时代。

之所以有“卫前庄公”这个称呼,是因为在卫国前后八百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出现过两位卫庄公,为示区别,分别称为前庄公和后庄公。

史书里对这位前庄公的记载较少,但他的夫人,齐国国君齐庄公的女儿庄姜则比他的名气大得多。

据记载,庄姜十分漂亮,«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夷,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的著名词句就是专门描写她的。

不仅人美,她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考的女诗人,«诗经»中的«燕燕»、«柏舟»、«绿衣»、«日月»相传都是她的作品。

能娶到这样一位出生同样高贵而又才貌双全的女子做夫人,估计卫前庄公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虽然抱得美人归,但令卫前庄公遗憾的是,庄姜一直没有给他生孩子,所以就将另一位早逝的妾戴妫所生的庶子公子完过继给了她,庄姜将其视若己出百般疼爱。

卫前庄公没有嫡子,姬妾们所出皆为庶子。在众多子女中,他最喜欢的是另一位宠妾所生的老三公子州吁。

公子州吁自幼性喜习武,爱好军事,且膀阔腰圆力大无穷。仗着父亲的宠爱,骄纵蛮横,经常带着一帮无赖骑马冲撞闹市,欺压良善,朝堂上下和老百姓对其甚为不满但却无可奈何。

有了老子的庇护,在众多兄弟中,州吁生活骄横奢侈,常自大无礼,丝毫不把其他兄弟放在眼里。

由于兄弟们都是庶子,他常摆出一副王位继承人非我莫属的架势。而卫前庄公听之任之,不加干涉,还封他为将军,让他带兵,造就了州吁更加骄横放荡的性格。

旁观者清!大夫石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如果将来国君归天,公子之间争夺君位,军权在手,以州吁的性格,必将搞得朝廷风雨飘摇。

如果州吁上位,卫国危也!

诸侯争霸的历史故事(大义灭亲戏说典故之六)(2)

姜还是老的辣!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证实了石碏的判断。

于是,石碏向卫前庄公进谏:

爱护子女,就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能让他们往邪路上走;

大王应该尽快明确继承人;

如果要立州吁,就赶紧下旨,并要求他检点自己的言行,用太子的标准要求自己。否则就要对其严加管教,彻底打消他的念头。

不如此,则迟早会生祸乱!

忠言逆耳,卫前庄公対石碏的建议置若罔闻。

我的儿子我做主!

公元前735年,在位二十三年的卫前庄公驾崩,州吁的异母哥哥、老大公子完上位,是为卫桓公。

卫前庄公没有嫡子,公子完是其正室夫人姜庄养大的,又是老大,是名副其实的正牌王位继承人。

但是,有人不这样认为。

凭什么不是我?

自以为煮熟的鸭子飞了,州吁大为不服!

事情没完,看谁能笑到最后!

虽然你做了老大,但不要惹我,否则别怪我无情!

视卫桓公为无物,继续骄奢淫逸,欺男霸女。

卫桓公多次批评和斥责无效后,罢免了州吁的将军职位。

失去了兵权的州吁一下变得无权无势。

虽然人在屋檐下,但还是不想低头!

想到那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王座上坐着的那个人心里就堵!

走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要不哪天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于是干脆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坐在那个位置上!

带着这样的执念,这一走就是十一年。

眼不见心不烦!

眼中钉不在眼前晃了,自以为稳坐王位的卫桓公很快就把他忘到了脑后,忙自己的国家大事去了。

但州吁没有忘记他,也没有闲着,那个一直在内心深处徘徊的执念时刻激励着他。

所以他在他的封地一直很忙,忙着招兵买马,忙着收买人心。

很快,在他的身边就纠集了一大堆和他臭味相投的人。

好了,主角要出场了!

虽然大夫石碏对州吁非常不看好,甚至厌恶,但他的儿子石厚却自小和州吁过从甚密。

石碏多次管教,不让他们来往,但毫无作用,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凭他们狼狈为奸。

眼不见为净!

也难怪当初卫前庄公不听他的,自己的儿子都没有管教好,哪有资格去教训领导。

大约公元前722年,在自己的自留地里忙碌了十一年的州吁在石厚等人的陪护下回到了都城。

这么多年的精心准备,为了那个既定的目标,先放下身段在朝廷蛰伏下来吧。

只有在那个人的身边才有机会实现目标!

卫桓公见这个异母弟弟这次回来性情大变,再没有过去的骄横跋扈,这个老实的男人异常高兴。

事如反常必为妖!

然而做哥哥的卫桓公没有丝毫怀疑,或许这正是他一直以来内心所期望的,毕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弟弟,虽然是异母的。

回来就好!

恢复了他的将军身份。

公元前720年,大周天子周平王去世,周桓王继位。

按照惯例,新天子即位,各国诸侯都要去朝贺,顺便相互之间拉拉关系。

虽然名义上诸侯们都同在大周这片蓝天下讨生活,但相互之间要见面也不容易,所以这样的机会诸侯们一般都不会放过。

卫桓公当然也不想放过这样的机会!

公元前719年初,按照约定的朝贺会议时间和安排,卫桓公准备出发前往周室。

动身那天,按照事先和哥哥商量好的行程,弟弟州吁亲自驾车将卫桓公接到行馆,安排宴席,为其饯行。

宴席上,除了卫桓公,还有相关大臣相陪。

卫桓公的其他随行人员则被安排在了旁边的别馆。

这是一个由石厚和州吁事先策划好的惊天阴谋!

可怜的国君不知死期将至,毫无防范地欣然入席。

也难怪,一个至亲的人处心积虑要谋害你,又伪装的那么好,再精明的人也很难防备。

酒酣耳热之际,州吁斟满酒杯起身来到哥哥面前敬酒,卫桓公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并斟满酒回敬州吁。

身在高位且弟恭兄友,多么温馨的场面啊!

在座的大臣们准备抬手鼓掌了。

如果放在现在,一定有现场直播,让全国的电视观众们感受这和谐感人的氛围。!

州吁伸手接杯,假装失手,酒杯掉落在地上。

没关系,再来!

卫桓公转身取杯斟酒准备再敬弟弟。

趁哥哥转身斟酒背对着自己,州吁拔出随身携带的匕首,直接插进了哥哥的后背。

诸侯争霸的历史故事(大义灭亲戏说典故之六)(3)

残忍如斯!

做了十六年国君的卫桓公,就这样稀里糊涂死在了多年来处心夺位的弟弟手上。

在座的大臣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傻了,抬起准备鼓掌的手还没有放下来,石厚带着甲士一拥而入。

你们都看到了,王兄刚才在喝酒过程中突发暴病身亡,现在大家听从我的安排,即刻回宫办理后事。

保位要紧,保命更要紧!如果能既保命又保了位,那才是最好的选择。

大臣们齐齐跪下向州吁扣头。

国家是他们兄弟的,谁当国君与我们何干,重要的是自己的荣华富贵!

于是州吁用车载着哥哥卫桓公的尸首,在众臣的簇拥下,一路上谎称国君暴病身亡以掩人耳目回到宫中。

随即,州吁安排举行了盛大的就职典礼,自立为君,封石厚为上大夫。

杀死卫桓公,州吁开创了历史上杀君自立的恶劣先例。

历史将再次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以后的诸侯争霸中,不断有诸侯国因为王位继承问题而父子、兄弟自相残杀。

州吁弑君篡位,他自知不得人心。军事是他的强项,为了笼络国人,在和石厚共谋后,决定联合外部势力进行战争扩张,以夸耀自己的武力,转移国内矛盾,使自己得到国人的支持。

机会来了,简直是瞌睡遇上枕头,刚刚好!

在州吁处心积累准备篡位自立的时候,卫国的邻居郑国发生了内乱,郑庄公的弟弟叔段不服哥哥上位,准备发动军事叛乱自立。

故事怎么那么相似呢?

史书有明确记载,所以绝不是编的!

只不过区别的是,郑国是武装叛乱,弟弟准备公开发兵攻打哥哥,以实力较量夺位;卫国是弟弟阴谋杀害哥哥,篡位自立。

事实证明,公开较量的玩不赢搞阴谋诡计的!

叔段刚准备好武装叛乱的一切事宜,还没来得及发兵,哥哥的朝廷军队就兵临城下,郑庄公安排在弟弟身边的间谍和内应迅速打开了城门。

先下手为强!郑庄公就比卫桓公精明太多。

叛乱胎死腹中!

众叛亲离的叔段在儿子公孙滑的陪护下仓皇出逃,被郑国军队追着打,最后无路可走,逃到了邻居卫国。

四面八方,邻居很多。之所以选择卫国,是他们听说卫国公子州吁和他们一样是一个有野心的人。

到了卫国,正好遇上州吁杀君篡位自立,双方一拍即合。

州吁当即以帮助公孙滑父子讨回封地为由出兵伐郑。

初次交锋,居然打了个大胜仗!

诸侯争霸的历史故事(大义灭亲戏说典故之六)(4)

看来州吁的军事才能也不是浪得虚名,知子莫若父,他的老爹当初培养他还是有道理的!

初战告捷,州吁信心大增,挟胜利之威策动与邻居宋国、陈国、蔡国结成军事同盟共同伐郑,再次大胜,联军直接攻到了郑国都城新郑城下才撤军。

同一年秋天,正直粮食收割之际,州吁再次策动同盟联军伐郑,这次与郑国有矛盾的鲁国也加入了同盟。

联军攻入郑国境内,将新粮抢劫一空才各自退兵回国。

州吁的这几次军事行动是春秋历史上第一次诸侯联合讨伐其他国家的战争,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时已经势衰力微的周王室无力干预和制止,只能任其妄为。

以至后来诸侯们以此为榜样跟着效仿,动不动就几个打一个。

好了,军功卓著,卫国在大周王朝治下的国际上已经声威大震!

这下国人们应该高看和接纳我了吧。

让州吁始料未及的是,战争的胜利并未让国人改变对他的印象,反而认为他不顾国力穷兵黩武,对他更加厌恶。

这就尴尬了!

虽然精通军事,打仗是把好手,但自己对于内政却一窍不通!

怎样搞好内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取得国人对自己弑君篡位的谅解和今后执政的支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他想到了石厚已经退休的老父亲石碏。这位足智多谋而又影响力大的卫国元老一定能帮助他的事业走上正轨。

于是让石厚回家向他的父亲请教。

原本十分厌恶这个儿子的石碏在得知州吁的想法后,一反常态和颜悦色地与石厚深谈良久。

要想稳定人心,最好的办法是朝见周天子,拿到“任命书”,通过天子的受命来获得王位的正当和合法性;

目前州吁还处在篡位自立状态,周天子不可能接见他,你们可以先去陈国拜见陈桓公,请他在天子面前说说情,为朝见做好铺垫。

记住,陈桓公深得天子信任,你一定要陪着州吁亲自去才能引起他的重视。

在得到老爹的面授机宜后,石厚兴奋得连夜赶到王宫报告好消息。

虽然这么多年不受父亲待见,但毕竟是父子,关键时刻还是靠得住的。

顺便说一句,陈桓公是卫桓公的生母戴妫的弟弟。

杀了别人的亲外甥篡位自立,还敢去求人家帮自己稳固君位,州吁的智商确实不够用!

要么就是因为事急从权而饥不择食,还真是脑子进水了!

儿子刚走,石碏就写了一封信让心腹连夜送往陈国。

务必快马加鞭第一时间亲自交到陈桓公手上!

顾不得天气开始转凉,州吁与石厚也立刻动身前往陈国。

于是,等待他们的就是本文开头见到的那一幕。

得知抓住了州吁和石厚后,石碏联合王室派大夫宰丑赶到陈国,首先处死了州吁。

年初阴谋弑兄篡位,深秋被石碏设计猎杀,州吁在位不到一年,也内外折腾了大半年。

自古以来,阴谋家大多数都没有好下场!

公元前719年,对于卫国来讲,真是多事的一年。

后世把这位在位不到一年,没有得到周天子认可,连正式称号都没有的非法国君称为“卫前废公”,算是对他弑君篡位的纪念。

至于石厚,因为是老大夫的儿子,宰丑准备网开一面从宽处理,就派人向石碏转达了他的意见。

石碏坚决不同意!

州吁做的许多坏事石厚都是主谋,留着他将来一定还会祸害国家。

知子莫如父!

于是派家臣赶到陈国将石厚杀死。

诸侯争霸的历史故事(大义灭亲戏说典故之六)(5)

杀死州吁和石厚后,卫国派人接回了在邢国做人质的卫前庄公的老二公子晋继承君位,是为卫宣公。

对于公子晋来讲,真是天上掉下个大馅饼!

石碏为了国家大义,设计并坚决诛杀孽子,后世由此总结出一句成语----“大义灭亲”,来称颂那些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而使其得到应有惩罚的人。

(文中配图源自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