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这里的龙指的是啥(今日二月二关于)

二月二龙抬头这里的龙指的是啥(今日二月二关于)(1)

二月二,即农历的二月初二日,俗称“龙抬头日”,又称“龙头节”、“青龙节”、“春龙节”、“挑菜节”,相传这一天神龙开始抬起头来,“二月二,龙抬头,青龙降来使金牛”,所以中华先民才祭祀青龙,并相沿成俗。

关于二月二的由来与习俗和与龙之间的“渊源”,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吉林省政府文史馆员施立学对此进行了解读。

01 “龙抬头”的由来

“二月二,正是春龙惊醒时分,此时,阳气回升,地气渐开,春雷滚动,江河解冻,大地回春,各种冬眠动物及昆虫开始伸展腰肢。”施立学老师谈到,而二月二日前后又是二十八宿的“苍龙”抬头之日。

原来,中华先民把黄道(太阳和月亮所经过天区)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座,俗称二十八宿,即二十八个星座的宿舍之意。二十八宿,以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分成四组,即每组七个星座,简称七宿。根据每组星座的形象,称为东(左)青龙、西(右)白虎,南(前)朱雀、北(后)玄武,即古天文学上的“四象”(或四神)。

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构成的苍龙形象中,角宿为龙角,亢宿为龙颈,氐宿为龙胸,房宿为龙腹,心宿为龙心,尾宿和箕宿为龙尾。

每当二月二日前后,黄昏时候,天上的角宿(龙角)就从地平线上出现,大约一个钟头后,亢宿即龙的咽喉,升至地平线以上;接近子夜时分,氐宿,即龙爪也出现了,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故称“龙抬头日”。

至于“龙抬头日”形成的风习,则是中华先民围绕关于神龙的观念所进行的有趣活动。

02 二月二与龙俗

相传,"龙为百虫之长",能"兴风雨,利万物",被列为四灵(即麟、凤、龟、龙)之一,东汉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记载:"龙,麟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关于龙的形象则是众说纷纭。

《广雅释鱼》称:"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鳌龙,无角曰螭龙";《本草纲目》则把龙具体化:"龙,其形有九,头似麟,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也。"龙能布云播雨,滋养万物,且是阴中之阳,水中之精,龙在人们心中是至高无上的形象,是吉祥的象征,围绕这个形象,产生了二月二习俗种种。

领龙、洒龙道

这是东北古老而隆重的祭祀活动。

二月二这天,男人们老早就起来,洗漱干净,穿戴整齐,乘日出前,用小簸箕装满刚刚从灶坑扒出的草木灰,从水缸底下一直洒到仓房,洒到井台,绕井一周,口中默祷:"青龙去,黄龙来。"

洒到泡子沿、洒到大河边,洒到一切有水的地方,灰线越细越好,在当院要洒多个大小一致的圆圈,并在圆圈内画上十字,以示粮囤,之后,将谷子、高粱、小麦、苞米等五谷杂粮洒在每个粮囤内,将鸡鸭等放出,看家禽先吃掉哪种杂粮,就预示哪种谷物丰收;洒到居室炕沿下,说是能防鼠打洞。

有的人家还要在粮囤与自家房屋的门口画些梯子状的灰线,以求"飞龙上天"。俗为此礼为领龙,谓可佑年内风调雨顺。洒罢龙道,恰值红日东升,再打桶水,不回头不说话,倒在水缸里,谓之"领龙入室"。日头不出,谁家也不打水,怕伤龙头,要给龙留一个抬头升天的时间。有些地方流行着不愿意第一个去井里打水的心理民俗,俗认为谁先去打水,就会撞着龙头,家里做饭就会干锅。

穿龙尾

把秫秸剪成一段段,每段中间缠上各色花布,颜色越鲜艳越好,顶部缀以铜钱底,下拴有布条穗,视为龙尾。将所做龙尾头上尾下悬挂屋门院门以及羊圈、牛棚的房梁上,以示青龙正待升天腾云。又盘龙尾于柜箱或炕席下,据说能招祥纳福,财物满盈,不遭虫蛀。

民间传说秃尾巴老李是条黑龙,黑龙的尾巴被砍下来,黑龙仍在黑龙江中,保佑这里风调雨顺。人们为了给黑龙补上尾巴,才在二月二这天穿龙尾。

龙尾穿好后,挂在窗钩或幔杆上,还有的戴在小孩的衣襟上要带上用五彩布传承的各种类型的龙尾,妇女头上戴用高粱米花、五彩布串成的各种类形的龙尾。认为只有这样,入室之龙才能保证一家平安如意。

忌针线刀斧

是日东北又有"妇女忌针黹恐刺龙目"的习俗,亦忌铡草喂牲口,有民谚说:"冬至不推,夏至不捣,二月二不铡草",怕铡草伤了龙头。

剃龙头

取龙抬头大喜大利之意,民间多于是日为小男孩剃头,俗称"剃龙头";能使小儿头清目爽,聪明伶俐,发丝黑壮。民间流传有"正月剃头妨舅舅",祭灶前开始留头,正月禁忌理发,待二月初二这天才剃。"二月二,剃龙头,将来挣个大金牛"。

熏虫儿

有"二月二,敲过梁,虫子蚰蜒别下房,""二月二,扫炕头,臭虫跳蚤往外流"的谣谚。人家是时在粮囤设香,每囤十二炷。

又用过年上供所剩香头熏烤居室墙壁、石缝、窗台、房梁、檩缝、柱缝及院外墙缝、角落等处,意在防毒虫,一面熏烤,一面唱起歌谣:"正月灯,二月油,龙抬头,鳖抬头,臭虫,葛子(跳蚤)不抬头"。"正月香,二月火,苍蝇、蚊子没处躲"。

有的人家以秫秸一根,上系红布条,敲打房梁、灶台,边打边诵:"打锅台,虫虾不再来;打炕沿,没蚰蜒;打房梁,蛇蝎不下房……"

主妇用彩布缝鸡形,悬挂室内,说是能避蚰蜒,煞虫蚁。

照虫烛

辽阳、海城地区,习于二月二夜晚,在居室各处,遍燃灯烛,照屋角暗处,俗称照虫烛。

本溪地区,二月二夜晚,家家都在院中点烛打灯。让小儿一手提灯笼,一手持镰刀,围绕庭院,以刀遍敲墙壁角落,边敲边念:"接神啦,照贼啦,王母娘娘定神法,上墙磕坏胳膊腿,下墙磕坏哈里巴(大腿骨)"。以驱贼除恶求吉。这里的观念是龙为百虫之长,既已引龙入室,哪有诸虫容身之地。

龙头、龙蛋、龙鳞饼与龙须面

施立学老师表示,在二月二,食面条,曰挑龙须,取诸事吉顺;炒黄豆,谓炒龙蛋,说是可除病恶;烙饼,名烙虫虾;油炸粘糕,呼炸虫儿。

二月二,大地回春,农事即将投入繁忙。"是日佣工齐至,主人必治丰盛酒席以饮众人,谓之吃犒劳酒",仍以龙抬头为核心观念,有些地方用面合糖搓成圆蛋炒熟,谓之"龙蛋",食饼谓之"龙鳞",食面谓之"龙须面",米饭,谓之"龙籽",馄饨,谓之"龙牙",水饺,称"龙耳";最普遍最突出的习俗是"扒猪头"。

农家杀年猪,多在正月里基本食尽,"惟余头蹄,于是日煮食之",人们以猪头祭龙头,把所食猪头视为抬起龙头。

二月二之龙,乃东北是时最为重要的图腾。

迅速反应,及时更新

获取你身边的资讯

来源丨东亚经贸新闻记者 王璐

编辑丨露娜

审核丨李壮 姜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