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由谁写的是哪个朝代的(红楼梦到底写的是哪个朝代的事)

《红楼梦》到底写的是哪个朝代的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红楼梦是由谁写的是哪个朝代的?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红楼梦是由谁写的是哪个朝代的(红楼梦到底写的是哪个朝代的事)

红楼梦是由谁写的是哪个朝代的

《红楼梦》到底写的是哪个朝代的事?

再读《红楼梦》有感

《红楼梦》到底写的哪个朝代?自其被世人所知后,至今争议不断。多数认为其写的清朝初期,少数认为其写的是明末清初。我也对其研究不深,见识也浅薄,也不过就是读过四五遍。但读过且认真读过就会产生疑问,有疑问就会有思考,有思考就会有认识。

我思考后认为其主要写的是明朝末年,最起码前八十回写的无关乎清朝事。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矛盾处较多,文笔差别较大,不能作为正本考虑,因此将其后四十回排除在外。当然,我这么认为也是有自己的一些理由的:

一是书中多处明写“末世”。摆明了指明朝末世。

首先,我们来看书中关于“末世”是怎么写的。

第一回:“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者走了出来。这贾雨村原系胡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甲戌本侧批:又写一末世男子。〗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

第五回:贾探春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甲戌本双行夹批:感叹句,自寓。〗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甲戌本双行夹批:〖感叹句,自寓。〗 王熙凤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这是书中明写,当然脂胭斋等批语用“末世”之处更多,但因是批语,不是作者之语,所以未算。但这都表明,整部《红楼梦》作者其实都是在写“末世”。

其次,我们来看各类词典对“末世”一词的解释。

《辞海》:1、指一个朝代衰亡的时期。例如:殷之末世。2、指一个历史阶段终结的时代。例如:封建末世。 《古汉语时间范畴词典》:一个朝代的后期。“昔秦末世,肆暴恣情,虐流天下,毒被生民,下不堪命,故遂土崩。”(《三国志· 魏书》) 《古今词义辨析词典》:指一个历史阶段的末尾时期。《周易·系辞下》:“《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 《当代汉语词典》:1、一个历史阶段的末期:封建末世。2、趋于衰落的时代:时遭末世。 《新华汉语词典 》:一个历史阶段的末尾的时期。

这些都说明“末世”一词在《红楼梦》一书中就是指一个王朝的末世。

第三,既然“末世”是指一个王朝的末世,那这个王朝是指哪个王朝呢?《红楼梦》现存最早手抄本是1754年发现的。1754年,中国农历甲戌年,生肖狗年,属清朝乾隆十九年,此时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康亁盛世时期。因此,此书绝不会写的是清朝初期,那再往前的朝代只有明朝。

二是书中明写太监卖官鬻爵及敲诈勒索。只有明朝的太监才有这么大的权力,清朝太监绝对不敢这么做。

第十三回秦可卿病逝后,掌宫内相戴权“坐了大轿,打伞鸣锣,亲来上祭”,可说是威风十足。一听说贾珍想为儿子捐官,戴权满口答应帮忙,道:“事倒凑巧.正有个美缺。如今三百员龙禁尉短了两员,昨儿襄阳侯的兄弟老三来求我,现拿了一千五百两银子,送到我家里。你知道,咱们都是老相与,不拘怎么样,看着他爷爷分上,胡乱应了。还剩了一个缺,谁知永兴节度使冯胖子来求,要与他孩子捐,我就没功夫应他。既是咱们的孩子要捐,快写个履历来”。接了贾蓉履历,戴权“回手便递与一个贴身小厮收了,说道:‘回来送与户部堂官老赵,说我拜上他,起一张五品龙禁尉的票,再给个执照,就把这履历填上,明儿我来兑银子送去’。小厮答应了。”至于捐官的银子,戴权云:“若到部里,你又吃亏了,不如平准一千二百银子,送到我家就完了”。这是太监卖官最精彩的一幕,以此可见太监权势的一斑:他可随意挥喝大臣,只一小厮传话,就可指令户部堂官;他也可以随意决定捐官银数,同一差缺,捐宫银数相差达三百两。他藐视一品大员,即使贵为节度使,戴权却“没功夫应他”,虽然“胡乱应了”襄阳侯的兄弟,却又是看他“爷爷分上”。

第七十二回又写了太监的敲诈勒索:小太监对凤姐说:“夏爷爷今儿偶见一所房子,如今竟短二百两银子,打发我来问舅奶奶家里,有现成的银子暂借一二百,过一两日就送过来”。并且还说:“夏爷爷还说了,上两回还有一千二百两银子没送来,等今年年底下,自然一齐都送过来”。所谓“暂借”,所谓过些时送来,当然是饰词。所以贾琏云:“这一起外崇何日是了!”还说:“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贾府当家奶奶凤姐甚至梦中都见到太监勒索一百匹锦,“不肯给他,他就上来夺”。太监的敲诈勒索给王公大臣达官显贵之家多大的经济压力,多大的精神压力可想而知,太监的权势及贪婪狠霸亦可想而知。

然而,以上这两种情况符合清朝的时代吗?显然不符合。清朝自入关以后,吸取明朝的教训对太监管制极其严苛,所以整个清朝的历史都没有大太监敢明目张胆的敲诈或卖官的。而明朝则不同,明末有大太监魏忠贤,有东厂西厂等,可以说明朝的太监基本可以为所欲为,所以《红楼梦》写的必是明朝之事,且前八十回不涉清事。

三是书中明写西洋人和物不下百处百种。乾隆以前实行的是严苛的海禁,不得与外国人做生意。所以至少在乾隆以前一个官员家有这么多西洋物件是不可能的。而明朝是放开海禁的,郑和下西洋更是家喻户晓。稍微富贵一些的人家都会有那么几件洋货是非常现实的。

首先,我们来看第五十二回:宝琴笑道:“……我八岁时节,跟我父亲到西海沿子上买洋货,谁知有个真真国的女孩子,才十五岁,那脸面就和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着黄头发,打着联垂,满头带的都是珊瑚、猫儿眼、祖母绿这些宝石;身上穿着金丝织的锁子甲洋锦袄袖;带着倭刀,也是镶金嵌宝的,实在画儿上的也没他好看。有人说他通中国的诗书,会讲五经,能作诗填词,因此我父亲央烦了一位通事官,烦他写了一张字,就写的是他作的诗。”我国古时常将西方极远的海称西海,西海沿子指西方极远海边那一带。这一段说明三件事,一是薛宝琴随其父已经出国了,二是父女的生意是外贸生意,三是那真真国的女孩子更是指明是外国人。出国与外国人做外贸生意这种事只可能发生在明朝。

其次,洋货就更多了。宝玉怡红院里的大玻璃镜子,宝玉的怀表,各个房间的自鸣钟等。另,第40、59回,凤姐用以包裹银箸、黛玉用以包裹匙箸的洋巾、第105回,抄家时没收的洋灰皮、洋呢、哗叽、姑绒、天鹅绒等呢料,第31回、38回、40回、52回、63回、92回提到有七种宝石——猫儿眼、祖母绿、温都里纳、硬红、绛纹石、冻石、母珠,都是洋货。

只有明朝才会允许贵族官员家中有且使用这些东西,还允许明人与外国进行贸易往来。而清朝自入关以来,实行的便是闭关锁国,不得与西洋人贸易,官员家中也不得使用西洋物品,更不允许西洋人入境。按大清律,一旦发现那是要坐牢甚至掉脑袋的,因为那时海禁是国策,执行得相当严厉。清初的洋货全部是朝贡得来,大臣家里如果有洋货,必然是皇上赏赐给大臣下来的,量肯定很少,绝不会像书所写到处都是洋货。

综上,《红楼梦》写的就是明朝末年的事是可以肯定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