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这首古诗的意思(王昌龄出塞赏析)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天宝(713-756)数十年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繁荣时期,唐王朝在政治、财政、军事上都非常强盛,国内稳定统一,对外开疆拓土,军威四振。在初唐大破突厥、战胜吐番、回纥归顺的胜利形势下,盛唐时对外战争仍很频繁,征戍仍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种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英雄主义精神弥漫在社会氛围中,当时的文人也习武知兵,出入边塞。初盛唐的不少诗人都有过边塞生活的经历,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优秀的诗人写下了大量的边塞诗。他们描绘了塞外的奇异景色,抒写出战士们乐观豪迈的精神和在征戍生活中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在描写边塞生活的诗人中,王昌龄长于抒情,长于刻划人物的思想活动,揭示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这一首《出塞》表现了边防战士昂扬的爱国抗敌精神和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前两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描写了驻守在边防线上的战士抬头仰望明月和关塞而产生的复杂情绪。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关塞还是秦汉时的关塞,自古以来这里发生了多少战争,有多少英勇卫国的将士牺牲了生命。现在,战士们从万里之外奔赴而来,因为敌人侵扰,战争没有结束而不能返回家园。这两句既是写眼前景物,也是借对历史的回顾抒发心中的感慨。“秦时明月汉时关”,是古诗文中的“互文”现象,意思是“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前半句省了“汉”字,后半句省了“秦”字,理解时要互为补充。旧体诗的语句力求精练,含蓄,又严受格律的限制,它常常省略一些字和词,成为不完全句,但只要省略得当,读者仍能领会到完整的意思。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现了边防战士对古代英雄人物的向往和捍卫边关的决心。他们回顾历史,面对现实,热切地盼望着国家能任用一位象李广那样英勇善战的将军,击退敌人的进犯,保卫边境的和平与安宁。这两句写出了战士们安边定远、保卫祖国的共同愿望,它同前句紧紧衔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更深入了一层。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在我国诗歌史上是前无古人的,它真实地反映了唐代边疆战事的频繁和动荡。但是,即使是表现出征、远戍、艰苦的战斗,也大都写得爽朗明快、壮丽无比。豪壮而不悲痛,慷慨而不凄厉,显示了盛唐诗歌昂扬奋发的色彩。前人在评论唐代七绝中的优秀作品时,推王昌龄的“秦时明月”为“压卷之作”(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这同它的昂扬乐观的基调是分不开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