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独特精神(宋朝士大夫独立精神)

#创作挑战赛#

已故哈佛大学博士,美国学者萨义德认为“知识分子为民喉舌,作为公理正义及弱势者、迫害者的代表,他们是穷人、没有代表的人、无权无势的人代言人”宋朝的士大夫与现代知识分子类似,他们为了维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平民百姓利益,敢于抵制上司的错误命令。他们既不怕丢掉官职,也不怕遭到上司报复。他们“势利不屈其心,去就不违其义”独立精神不逊于现代知识分子。

黄庭坚是苏轼弟子,苏门四学士之一。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任德州德平镇(今属山东德州)监。宋朝如果人口不足一个县的标准,又是人口聚集区,可以收税的行政区划叫“镇”。监镇主要负责财政、治安管理工作。有一天他的上司德州通判(相当于副市长)赵挺之发来公文,要在德平镇实行市易法。

市易法是王安石变法中的一项,其内容是商贩们以自己的财产做抵押,向国家赊购商品拿去卖,半年以后商贩再付货款,国家收取商贩们利息,半年利息10%,一年20%.。看上去不错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就变味了,出现各种套路贷。市易务(推行市易法的机构)垄断了大量生意,连梳子、 瓜果、冰块这种小生意都不放过。市易务收购商贩们的货物价格极低,卖出去的价格却极高。商贩如果不和市易务交易,或者敢和市易务抢生意,就会坐牢。一方面大量商贩破产,一方面抬高了物价,结果弄得市场萧条,民怨四起。

宋朝的独特精神(宋朝士大夫独立精神)(1)

有些官吏为了迎合皇帝,捞取政绩,不顾实际情况强制推行市易法。赵挺之就是这种人,只为了升官发财,管他平民百姓的死活。作为下属的黄庭坚与之相反,他想到一旦实施市易法,平民百姓就会受苦。于是他回复赵挺之说:“德平镇小民贫,没必要推行市易法,一旦执行你的命令,百姓们就会纷纷逃亡。”赵挺之哪管这些,连着几次命令他推行市易法,都遭到黄庭坚拒绝。黄庭坚顶着上司压力,就是不执行市易法,最后闹得朝廷也知道了这件事,赵挺之这才作罢。黄庭坚的坚持起了作用,朝廷下令不允许在不符合条件的地方实施市易法。

宋朝的独特精神(宋朝士大夫独立精神)(2)

周敦颐是《爱莲说》的作者,他在宋仁宗庆历五年(1047年)年担任南安军(今属江西)司理参军(八品)。司理参军负责判案,相当于现在的法官。有个罪犯罪不当死,但他的上司转运使(相当于省长)王逵一定要判此人死罪。王逵在江西主政期间实行严刑峻法,为求政绩对百姓横征暴敛,曾遭到包拯七次弹劾。其他官员虽知道此举不妥,却无人敢劝阻,只有周敦颐站了出来。

他据理力争说此人罪不至死,王逵就是不听。周敦颐见不能说服上司,丢下手中的手版说:“这样枉杀无辜,只是为了取悦上司,我还不如不做官呢!”准备辞官而去。

宋朝的独特精神(宋朝士大夫独立精神)(3)

王逵愣住了,从没见过这样敢违抗自己命令的下属。他想了想这件事要是让皇帝知道了,对自己名声不好,最终没有判这个罪犯死刑。周敦颐为了维护正义,不惜得罪上司,也不怕丢掉官职,这种勇气和独立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南宋宋高宗时期,秦桧的亲戚王鈇和当地的一个平民有过节。一天王家丢了东西,王鈇想栽赃陷害这个平民偷了他家东西。他把这事拜托给了地方官沈昭远。沈昭远不敢得罪秦桧的亲戚,也不管事情真相如何,马上把这个平民抓进监狱。他还发公文给司理参军王正已,要求王正已治这个平民罪。沈昭远以为这事情肯定没问题,哪个下属敢违抗自己的命令,他还想不想做官了。谁知王正已是个正直的法官,他知道法官责任重大,不能平白无故冤枉好人。经过他的一番调查,很快查清了真相,他证明此人无罪,释放了此人。王正已自知得罪了上司沈昭远,称病辞职而去。

王正已为素不相识的平民平凡冤狱,此举要冒很大风险。秦桧的势力连宋高宗也得让他几分,相反如果王正已按照上司的意思办案,讨好了秦桧,等着他的就是升官发财。但王正已毫不畏惧强权,他选择了最难的独立精神,王正已是个有气节的硬骨头。后来宋孝宗即位专门表彰了王正已的英勇行为。

张九成(1092-1159),南宋著名理学家,绍兴二年(1132年)的状元。此时的左丞相吕颐浩正在为国家筹集资金,盐是南宋的重要来源之一,国家实行食盐专卖制度。南宋官卖的盐价格高,质量极差,私盐便宜质量好,有需求就有卖方市场。私盐屡禁不止,影响了国家的收入来源。他因此制定了严苛的盐法:只要贩卖私盐,不论多少一律抓进监狱,严重的要流放到广东。这个法律很不公平,史料记载“自实施此盐法后, 各地州郡每天都有人因触犯法律受到流放的刑罚; 百姓因此倾家荡产的不计其数”

浙西提刑(主管一路的司法)张宗臣为了政绩,取悦宰相吕颐浩,一下子抓了数十名触犯这个私盐禁令的平民进了监狱。有官员反对这么做,张宗臣大怒:“我这是在执行宰相命令,他专门派人要求我这么做!”此时任授镇东军签判的张九成站了出来,他要维护这些无权无势的平民的利益,“皇帝曾经颁布命令慎用刑法,就是怕无辜者给抓进监狱。您身为司法官难道不知道这些吗?”张九成智慧地搬出皇帝的话,来维护这些无辜者的利益,说得张宗臣哑口无言。

宋朝的独特精神(宋朝士大夫独立精神)(4)

张九成奋笔疾书,痛斥张宗臣,他把书信留给张宗臣辞职而去。张宗臣后遭受弹劾,调离了岗位。张九成是状元出身,不出意外将来一定前程似锦。然而张九成不考虑自己的仕途,也不怕得罪上司。

黄庭坚、周敦颐、王正已、张九成为什么敢于维护民众利益、敢于抵制上司害民命令呢?叶梦得说:“大抵人才有四种: 德量为上, 气节次之, 学术又次之, 材能又次之。 ”宋朝士大夫很重视气节,气节近似于现代的独立精神,有气节的士大夫,即使刀架在脖子上也毫无畏惧。朱熹说“天下者,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私有故也。”宋朝士大夫很看重民众利益,他们认为民众是国家的根本。

司马光在《与薛子立秀才书》 中说:“士之读书者, 岂专为禄利而已哉?求得位而行其道, 以利斯民也。 国家所以求士者, 岂徒用印绶、 粟帛富宠其人哉。 亦欲得其道以利民也。”宋朝士大夫做官不是为了高官厚禄,而是为了维护平民百姓的利益。正是以这种民本精神为后盾,黄庭坚、周敦颐、王正已、张九成才有这种不怕死的气节,他们这种精神与现代知识分子维护弱势群体公理正义精神近似。

有人认为中国人有奴性,缺乏独立精神,通过黄庭坚、周敦颐、王正已、张九成的事例,我觉得这种看法有失偏颇,翻检史料此类士大夫不胜枚举。我不否认奴性的存在,但好比一个硬币的两面,中国古代从不缺乏有独立精神的士大夫,作此文纪念这些有独立精神的士大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