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日间护理(日益普及的眼科日间手术)

眼科日间护理(日益普及的眼科日间手术)(1)

张宇 高付林,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眼科

医研部医学科普中心 编辑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支付方式的转变、人口老龄化所致医疗需求的增长,日间手术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推广应用。眼科手术多采用局部麻醉,手术时间较短,术中、术后出血风险小,术后并发症少,适宜开展日间手术。目前,国内眼科日间手术正在逐步全面展开,将来定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什么是“日间手术”?

日间手术作为欧美国家外科手术的主流模式,所占比例已高达60%。我国日间手术开展仅有10余年历史,是为解决“看病难、费用高、等床难、手术难”的问题而引入的。2003 年 国 际 日 间 手 术 协 会推荐的日间手术定义为:患者入院、手术和出院在 1个工作日内完成的手术,不包括在医师诊所或医院开展的门诊手术。在我国,日间手术被定义为:患者在一日内入、出院完成的手术或操作,因其灵活、便利且高效的优势已逐渐被广大医患接受。在此基础上,国内广泛采用 24 h内留院观察的日间手术模式。

开展“眼科日间手术”的优势

对于患者而言:日间手术的开展能使患者院外等待时间明显减少,缓解了“住院难”和“手术难”的问题;患者不用在医院过夜,减轻了家属的陪护压力;还能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

对于医护而言: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服务效率,日间手术病历较住院病历精简,能有效减轻医护人员书写的压力。

对科室而言:日间手术可提升手术量、加快周转率,且符合国家卫生发展方向,公立医院改革和改善医疗服务,推进分级诊疗的重要手段,是医疗质量管理和效率管理新的切入点。

“眼科日间手术”目前的发展状况

欧洲十国的“眼科日间手术”占所有白内障摘除手术的68.5%,在丹麦、荷兰、瑞典和西班牙等国,几乎所有白内障摘除手术均以日间手术模式完成。

眼科日间手术的运行模式

近年来,随着抗VEGF药物在眼科的广泛应用,玻璃体腔注射术也被纳入日间手术。开展日间手术的眼科医疗机构对硬件有一定要求:应具备手术所必需的基本医疗条件及24h应急抢救体系;设立专用的日间手术随诊电话;相关场所内必须配备除颤仪(ADE)等抢救设备。

眼科日间护理(日益普及的眼科日间手术)(2)

眼科日间手术的关键要素

1. 推行规范化的日间手术流程。术者的流程细化到预约、手术、术后以及随诊的各个阶段。护理工作则相对应地开展预约、宣教、术前准备以及术后合理评估与完善出院指导等服务。

2. 推行日间手术工作准入准则

(1) 患者准入准则:根据疾病特点,适宜开展日间手术治疗;患者全身情况较稳定。老年患者应经过必要的全身检查、内科及相应专科会诊,具备安全开展日间手术的必要条件。高危手术仍收入院治疗。

(2) 医生准入准则:经过日间手术流程相关岗前培训,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术。各级医师开展日间手术,应不违反手术权限管理规定,且手术操作技能熟练,可以完成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处理。

眼科日间护理(日益普及的眼科日间手术)(3)

伴随着手术设备、药物科技的进步,治疗理念也不断改变,病房手术日间化已经是世界潮流。“眼科日间手术”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提供了更加开放、安全、高效的平台,充分开展眼科日间手术是实现医患共赢的必经之路。未来的眼科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温暖、高效、协作、安全”为医疗照护特色,竭力解决患者病痛的同时,更能让患者安心、舒心、放心,获得优质的看病体验。期待我国“眼科日间手术”联盟专家共识的出台,引领眼科日间手术规范化开展。

(配图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