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文人真实生活(唐朝诗人眼中的)

唐朝文人真实生活(唐朝诗人眼中的)(1)

1276年前,在阵阵知了的放声歌唱中,诗人杜甫来到济南。他参加北海太守李邕在历下亭主持的一个“酒场”,对着城南的磅礴云山,在竹林清爽的包围下,即席写了“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名句。

在盛唐,杜甫、李白、高适等多位诗人步履轻盈,“遇见”齐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那么,他们眼里的“山东印象”,又是怎样的呢?研究唐诗多年的济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刘磊,做客齐鲁大讲坛,就此问题进行精彩阐述。

李白登岳,

向政治靠拢的意味明显

唐朝文人真实生活(唐朝诗人眼中的)(2)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山水和社会文化是构成“地域印象”的两大要素。作为外地人,李白、杜甫、高适诗歌里的“山东印象”,也包括自然山水和社会文化两大方面。

山东依山傍海、地形多样,既有“名山”,又有“大川”。对于李白、杜甫这些喜欢仗剑漫游的诗人来说,名山、大川肯定都是重点关注对象。

首先来看“名山”。山东素有“一山一水一圣人”之说,这里的“山”,就是号称“五岳之首”的泰山。

李白、杜甫在山东居住、旅行多年,他们的活动区域,主要是现在的济宁、泰安、济南、菏泽一带。他们都曾多次到过泰山,写下了不少歌咏泰山的诗歌。

比如李白的《游泰山》。这是一组诗,一共六首,写于公元742年4月,李白38岁时。诗中写道——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其一)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其三)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其五)

在这些诗句中,李白写到了泰山的瀑布、奇峰、松树、云海等景观,写到了日观峰、南天门,展现了泰山雄奇壮丽的自然风光,加上他特有的丰富想象和夸张笔法,可谓纵横恣肆、酣畅淋漓。

李白热爱游历山水,他自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对泰山的倾心赞美,不仅因其自然风光秀丽,还有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原因。

泰山因其特殊地位,是历代帝王封禅的场所。李白此次登山,是追随开元十三年唐玄宗封禅泰山时所走的路线,也就是我们现在爬泰山最常走的“中天门—十八盘—南天门”一线。在这组诗里,李白多次追怀了唐玄宗封禅登山的事情,向政治靠拢的意味是很明显的。

李白本人也慕道求仙,泰山又是道教圣地,所以他眼里的泰山风光,更带有一种空灵神奇的意味。

杜甫的名作《望岳》,恐怕是历代咏泰山诗中最著名的。这是杜甫现存诗歌中能确定写作年代的最早的一首诗。它作于公元736年,这一年杜甫25岁,初次来到山东。他因为考试下第,来山东漫游,路过泰山时,在山脚下眺望泰山的雄姿,写下了《望岳》。

有别于杜甫晚年在经历安史之乱之后写的那些饱含忧患深沉的诗歌,《望岳》这首诗一方面写出了泰山雄伟的气势,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年轻诗人对未来人生的抱负和自信,昂扬着积极向上的气息,彰显了盛唐的时代精神。

黄河不属于游览胜地,

大多是一种象征化的存在

唐朝文人真实生活(唐朝诗人眼中的)(3)

“名山”之后,再来看“大川”。唐代山东境内的大河,有黄河、济水、汶水等,诗人们也都写过。

最著名的当然是黄河。与泰山不同,山东境内的黄河,不属于游览胜地,诗歌里提到的黄河,大多是一种象征化的存在。比如: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古风》其十一)

这里以黄河水滚滚东流、一去不复返,象征人生、时光的易逝。

再比如: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游泰山》其三)

李白写的黄河,是登泰山后所看到的壮阔视野的点缀与陪衬,突出一种恢弘、阔大的感觉。

除了黄河,关于海洋的诗歌也值得我们注意。因为古代尤其是唐代之前,写海的作品不多,远比写山的少。山东依山傍海,海岸线比较长,对海洋开发得也比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就得“鱼盐之利”,靠开发海洋资源发家致富。又加上古代传说的海上蓬莱仙山就在山东,所以山东的海洋对诗人们很有吸引力。

高适在北海郡(今潍坊)的时候,曾经写过一首《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这里的北海,就是渤海。诗中对大海的雄奇壮阔景色进行了一番描写:迢遥溟海际,旷望沧波开。四牡未遑息,三山安在哉。巨鳌不可钓,高浪何崔嵬。湛湛朝百谷,茫茫连九垓。挹流纳广大,观异增迟回。

李白也写过大海。他写自己登上崂山,面对着大海,联想起了传说中的仙人安期生: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李白《游泰山》的第四首,也写到了海: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游泰山》其四)这首诗中,更多的是对神话和仙人的联想。

可见,古代写海的诗,大多是亦真亦幻、虚虚实实,侧重于宏观意境的渲染烘托,不如写山写得精细。

总起来说,唐代诗人心目中的齐鲁山水,不管是名山还是大川,都是既雄奇壮丽,又弥漫着浪漫的奇幻色彩,因而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唐朝文人真实生活(唐朝诗人眼中的)(4)

怀古幽思的抒发之地

盛唐诗人不仅写了山东雄奇壮美的自然山水,而且写了许多人文景观和人物形象,折射出山东深厚、多元的思想文化意蕴。

李白、杜甫、高适前后在山东待了许多年,他们瞻仰游览过的古迹很多,主要在鲁中、鲁西南一带。除了泰山之外,还有曲阜少昊陵、单县的单父琴台、兖州附近的鲁郡尧祠等,大部分是春秋时期鲁国所在的地区。他们有许多诗歌抒发了怀古之幽思。

因为写的是鲁地,所以怀古的时候,少不了孔子、儒家思想和鲁国的典故。

鲁地的人,受儒家古风的影响,一般具有重视农桑、勤劳质朴等特点。比如《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中写道: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

李白也遇到过一些思想过于正统、保守,不知变通的儒生: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嘲鲁儒》)

远游履、方山冠,都是汉朝时的古装。这种衣服宽袍大袖,行动不便,所以显得有些滑稽、怪异。学问上,他们也只知道皓首穷经,不切实用。当然,这种迂腐僵化的儒生,毕竟是少数。

山东不但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也是多元思想文化和精神共存的地方。其中行侠仗义、豪放洒脱的文化精神,最为李白所看重。他当时之所以来山东定居,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李白在《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一诗中写道: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公元740年5月,李白将家搬到山东。他希望来此“进修”剑术,为自己将来出仕提供帮助。唐代开元年间,除了一般性的科举途径,还广开进路,“除常科外,绝艺奇技,莫不兼取”。李白认识的一位将军裴旻,以剑术名扬天下。李白曾写信给裴旻,有意拜师,在剑术上加以深造,谋求出路。当时裴旻可能就在山东。在李白眼里,齐鲁大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道教文化发达,符合自己隐居求仙的需求;又有雄豪尚武的土壤,适合“学剑”。

在这首诗中,李白还提到了一位山东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也是他的“偶像”,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位义士——鲁仲连。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就是说,齐国的聊城被燕国的一位将军占领了,齐国想收复,但围城很长时间也打不下来,代价惨重;后来鲁仲连写了一封书信,用箭射到城里,说服了燕国将领,帮助齐国取回了聊城。

不但如此,鲁仲连还靠自己的善辩之才,帮助赵国解除了秦国的围困,立下了大功。当赵国的平原君要赏赐他时,鲁仲连却辞让再三,坚持不肯接受。鲁仲连的见义勇为、豪放洒脱、功成不居……这些特点,实际上正是李白一直向往、期望、甚至自许的。

李白在诗中写道: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古风》其十)

谁道泰山高,下却鲁连节。谁云秦军众,摧却鲁连舌。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别鲁颂》)

我们知道,李白是以狂傲不羁的个性而著称的,他能佩服、赞美的人并不多。但他不吝笔墨,在许多诗里表达对鲁仲连的钦佩之情,足见其情感分量之重。

其实,李白对山东人侠义、洒脱性格的印象,不仅在于历史著名人物,也体现在对当时普通人物的评价中。李白在《东海有勇妇》写道:东海有勇妇,何惭苏子卿。学剑越处子,超然若流星。捐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白刃耀素雪,苍天感精诚。十步两躩跃,三呼一交兵。斩首掉国门,蹴踏五藏行。豁此伉俪愤,粲然大义明。

东海是指东海郡,在现在临沂市南部和江苏连云港一带。这首诗歌颂了一位勇敢的妇女,学习剑术,不畏艰险、为夫报仇,杀死了仇人。后来北海太守李邕把这件事上奏朝廷,朝廷免去这位妇女的杀人之罪,表彰她的勇敢品行。这是实有其事的。

从李白等盛唐诗人对山东思想文化和人物性格的“印象”来看,齐鲁文化从古到今、绵延数千年,既有内在的传承性、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发展变化。如何继承发展这份思想文化遗产,是我们今天面临的重要课题。(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卢昱 通讯员 吴庆利 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