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区会向潘安湖发展吗(浙江湖州江苏徐州拿下了国家级示范区)

最近,浙江湖州、江苏徐州拿下国家级示范区:国务院分别批复同意湖州市、徐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前者以绿色创新引领生态资源富集型地区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后者以创新引领资源型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徐州市区会向潘安湖发展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徐州市区会向潘安湖发展吗(浙江湖州江苏徐州拿下了国家级示范区)

徐州市区会向潘安湖发展吗

最近,浙江湖州、江苏徐州拿下国家级示范区:国务院分别批复同意湖州市、徐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前者以绿色创新引领生态资源富集型地区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后者以创新引领资源型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其中就提及要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使科技创新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程度明显提升,还要形成若干个现实样板和典型模式。截至目前,国务院共批复同意11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其中,2018年山西太原、广西桂林和广东深圳获国务院批复,2019年又批复了湖南郴州、云南临沧和河北承德,此次批复了浙江湖州、江苏徐州、内蒙古鄂尔多斯、山东枣庄和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这11个示范区看似相关性较弱,实则都围绕着“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主题,其中位于长三角一南一北的湖州与徐州,就有着不同特色、肩负不同使命。先说湖州,这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也是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浙江省委先后要求湖州“奋力当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样板地、模范生”,要“勇当绿色低碳发展的探路者”。批复中要求,湖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要重点针对以生态资源为支撑的绿色转型步伐不够快、支持高水平均衡发展的治理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集成应用绿色制造、生态资源增值利用、大数据、精准管控与决策支持等技术,实施创新能力提升、绿色产业升级、资源要素集约、人居环境优化、绿色生活推广等行动,统筹各类创新资源,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探索适用技术路线和系统解决方案,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对生态资源富集型地区推动可持续发展形成示范效应,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实践经验。

再说徐州,之前这里曾为“煤城”,目前仍处在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但转型升级也已初见成效,2021年徐州全市GDP已经达到8117.4亿元,几年后就有望迈入“万亿俱乐部”。去年11月26号,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中提出,支持徐州等城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这是徐州首次在国家规划中被明确为江苏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更早之前,2018年10月,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发布,徐州被定位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成为苏鲁豫皖四省10市的“领头羊”。

此次批复中要求,徐州要重点针对传统工矿废弃地可持续利用难度大、要素供给结构性矛盾制约新老产业接续等问题,集成应用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设施装备智能化改造等技术,实施生态修复与绿色开发、产业转型与竞争力攀升、就业保障与结构优化、科技创新与支撑能力提升等行动,统筹各类创新资源,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探索适用技术路线和系统解决方案,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对推动淮海经济区和同类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动能接续转换、生态修复治理形成示范效应,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实践经验。

湖州和徐州的示范,对长三角意义非凡。一方面,浙江西南部、皖南地区同样是生态资源丰富的区域,但现实是这一区域也正是长三角发展相对薄弱地区,可持续发展亟需破题;另一方面,与徐州曾经的“煤城”类似,安徽的淮南、淮北等皖北地区以及马鞍山、铜陵等皖江城市作为资源型城市,都在谋求转型升级,徐州探索的可持续发展经验,有望在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的长三角地区率先复制、推广,尤其是安徽淮北,这座远近闻名的“煤城”,去年12月已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定由徐州结对帮扶。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项建英

来源:作者:任俊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