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蒋干的关系(历史上的蒋干有什么才干)
有一句歇后语叫做蒋干盗书----上了大当,这是拜《三国演义》所赐。小说里面描述“赤壁之战”前夕,曹操非常欣赏周瑜,想要拉拢他为己所用。蒋干主动跟曹操说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一定说服周瑜投降。等蒋干到了东吴后,被周瑜一顿忽悠,还弄了一个反间计半夜盗书,最后蒋干在江东呆了三天,被周瑜当猴耍了三天,蒋干拿着半夜偷来的反间计书信就迫不及待的向曹操邀功去了。结果就是曹操看了书信后,把蔡瑁、张允给斩了,等他后悔的时候蔡瑁的脑袋已经没有了。
小说里面把蒋干刻画成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二愣子,跟傻子没什么区别,蒋干真的被黑的体无完肤,要是蒋干这么无能曹操能让他相信他吗?何况蔡瑁、张允都活的好好的,尤其是蔡瑁不仅没有被杀,而且还活的好好的,被曹操封候拜将善终。蔡瑁是什么人呢?他是荆州的豪门望族,世家大族的领头羊。张允又是谁?他是刘表的外甥,跟蔡瑁关系密切,刘表死后又一起尊刘琮为主。
蔡瑁还有一层过硬的关系,他是曹操的挚友,当年年轻的时候和曹操在洛阳就是兄弟,关系那是非比寻常,曹操能兵不血刃拿下荆州很可能早就跟蔡瑁达成协议。等到荆州到手之后,曹操直接跑到蔡瑁卧室找蔡瑁,还没见到蔡瑁的人就扯开嗓子喊上了:“兄弟快把你老婆孩子领出来让我看看”,曹操和蔡瑁的关系好到这种地步,怎么可能杀他!张允也没事,他生了一个非常厉害的儿子叫张温,后来成为东吴的太傅。
那么真实的蒋干是什么人呢?去游说周瑜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结局又是这样的呢?蒋干他是九江人,周瑜当时就驻扎在九江郡的柴桑(现在九江),蒋干是当时的名士、辩论家,既然是名士那肯定声名在外,又是辩论家那口才肯定毋庸置疑,周瑜肯定听说过蒋干的大名。《江表传》描述蒋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蒋干长的帅气,以才华和辩论出名,在长江和淮河流域没有对手,裴松之对他的评价那是高的离谱。
曹操惜才,听说周瑜少年英雄,想把他招揽到自己阵营,就密下扬州派蒋干去游说周瑜。于是蒋干布衣葛巾,以私人拜访的名义去见周瑜,本来就仪表不俗,像个君子一般去见周瑜。周瑜当然知道蒋干的大名,亲自出门迎接,寒蝉过后周瑜开口问蒋干:“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邪?”子翼(蒋干字子翼)用心良苦,你这么跋山涉水的来找我是不是帮曹操做说客?蒋干回到:“吾与足下州里,中间别隔,遥闻芳烈,故来叙阔,并观雅规,而云说客,无乃逆诈乎?”我跟将军都是一个州里同乡,难得见面,早听说你的大名,因此来跟你叙叙旧,高谈阔论,弹琴赏花,你却说我是说客,这不是在试探我吗?周瑜回答说:“吾虽不及夔、旷,闻弦赏音,足知雅曲也。”“我虽然比不上士夔、师旷那样精通音律,但对琴曲也还是懂一点。史书记载“曲有误周郎顾”,绝非浪得虚名,然后宴请蒋干。
蒋干独自在这边呆了三天,看看风景游江东。三天之后,周瑜邀请蒋干一起参观军营,参观完之后又大摆宴席。边喝酒边聊天,然后让仆人拿来锦衣华服和金银财宝对蒋干说:“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讬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大丈夫处世,得遇明主,虽然在外人面前是君臣关系,私底下是骨肉之恩,我们言行一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就算是苏秦张仪再世,郦食其重生来游说,我也要摸着他的后背来反驳他说的他词穷,哪是先生这种后生所能动摇我的坚定意志,蒋干只是笑笑没有说话。
蒋干回去之后跟曹操说了这次之行的过程,跟曹操说周瑜气度不凡,意志信念坚定如铁,不是言语所能够离间得了的。劝曹操不要浪费时间,曹操也只能放弃招揽周瑜的念头。从此以后再没有蒋干的记载,正史和《演义》里面都没有。
蒋干和周瑜的见面时间肯定不是赤壁之战前夕,而是更早的时候,赤壁之战的时候是孙权当家,周瑜明显说的是孙策。周瑜和孙策如同关羽张飞和刘备、张昭和孙策的那种刎颈之交的关系,周瑜最开始遇到的是孙策,周瑜和孙策明则主仆实则兄弟,而且他们还是连襟关系,同时迎娶取大乔和小乔两姊妹。他们是兄弟加连襟,两位都是英雄豪杰,人中龙凤,蒋干知道自己口才再好也绝无可能说动周瑜,再说下去就不好看了,所以只能苦笑。
至于蒋干的最后归宿,这个没有任何记载。蒋干是名士,而且还是辩论家,他这种人到处都可以去,可以继续在曹操那里工作,也可以换个地方,还可以隐居。或者游历天下,到处赏花,游山玩水,今天去哪个王公贵族家里做客,明天去哪个名士家里叙旧,那时候只要成名了就不愁没有去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