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范进为什么没有本事(儒林外史中的范进)
范进是吴敬梓所著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其人物事迹主要出现在小说的第三回、第四回和第七回中,在第十八回中也有所提及。而中学时代人教版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范进中举》更是让范进这个人物名扬天下,为世人所熟知。
在那篇节选自小说第三回的《范进中举》一文中,通过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描述,揭露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之深和世态炎凉。而范进被理所当然的贴上了一些标签,如“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科举制度的殉道者”“典型的科举制度牺牲品”……这些个性鲜明的标签,就这样通过一篇文章而永久的贴在了范进这个人物身上,并且广为人知。
有时候,人很容易受这些理所当然的标签影响,思维也很容易被束缚;如果跳出原有认知,暂时屏蔽掉已有标签,把思维发散开来,换个角度去看问题。也许就会有新的发现。
比如说《儒林外史》里的范进,如果跳出贴在他身上的标签,忘掉他是“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等等,综合原著对这个人物的描述,才发现范进原来是科举制度的受益者。
为什么说范进是明代科举制度的受益者呢?从以下三个方面都可以得出这个答案。
一、从家徒四壁变成锦衣玉食,安享荣华富贵
原著第三回描述范进去参加科举时“只见那穿麻布的童生上来交卷,那衣服因是朽烂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而范进的家是这样的“家里住著一间草屋,一扇披子。门外是个茅草棚。”范进的母亲对范进说“我有一只生蛋的母鸡,你快拿到集上卖了,买几升米来煮餐粥吃。我已是饿的两眼都看不见了!”
从这些描述可以看出在没中举之前,范进穿的是破破烂烂,跟个乞丐样的;而家也是住着茅草屋,搭着茅草棚,甚至有时连饭都吃不上。可以说,这时范进的生活状况最底层的贫苦人的生活状况,苦不堪言。
然而,等到范进考上举人之后,生活也随着发生巨大改变。原著第三回末尾这样写道 “到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鬟都有了,钱米是不消说了。张乡绅家又来催著搬家。搬到新房子里,唱戏、摆酒、请客,一连三日。”
可以说,范进通过科举制度,成功地拥有了豪宅田产,佣人丫鬟,金银珠宝等等,彻底改变自己原来贫穷落后的生活,彻底由从家徒四壁变成锦衣玉食,并且拥有了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试问如果没有科举制度,范进如何能够完成如此华丽的转身?很明显,范进是科举制度的受益者。
二、从所有人的瞧不起到世人的奉承、夸赞、迎逢
首先,是范进的老丈人胡屠夫的鄙视和瞧不起。第三回中,胡屠夫说到范进“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穷鬼。”“你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自己的老丈人对女婿都是各种挖苦讽刺,瞧不起,极尽贬低嘲讽。可想而知,其他的乡里邻居更是不屑一顾;像张乡绅之流,更是不会多看范进一眼。总言之,中举前的范进没有一个人瞧得上。
然而,范进中举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老丈人胡屠夫眼里,范进的形象来了个360度大转弯。第三回写到“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通过科举制度,范进成功的成为了老丈人眼中的完美女婿,老丈人从此对范进另眼相看,绝不会再轻视、瞧不起范进这个女婿了。
第三回中描述张乡绅来攀谈“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兄弟”描述乡里邻居是这样的自此以后,“果然有许多人来奉承他;有送田产的,有人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庇的。”
这些都可以看出范进中举之后,周围的所有人对他的态度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所谓人活一张脸,科举制度为范进赢得了世俗的赞誉,带来了无上的荣耀,等到范进考取进士之后,更是风光无限。这一切的一切,恰好证明了范进正是科举制度的受益者。
三、从一介布衣成为了士大夫,成为了统治阶级中的一员
原著第三回前半部分中,范进还是社会最底层中的一员;到后半部分,通过科举制度考中了举人,摇身一变成为了社会的上层知识分子;第七回中,“会试已毕,范进果然中了进士。授职部属,考选御史。数年之后,钦点山东学道。”范进中举之后,又成功考取进士,由此成为明朝统治阶级中的一员。之后由考选御史升为了范学道,又由范学道升为了范通政。在十八回中描述范进时“今通政公告假省墓,约弟同行,顺便返舍走走。”可想而知,范进以通政公的身份回乡省墓时,必定前呼后拥,风光无限。
纵观范进的一生,前大半生生活极度困苦,从二十多岁开始一直考到五十四岁才考中举人,科举之路异常坎坷,但皇天不负苦心人,范进终究是考中了,终究是成功了。正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范进无疑是幸运的,在五十七岁那年终于考取了进士,之后的人生如同开挂一样,仕途一帆风顺,并且迅速升官,做到了四品大员。
如果没有科举制度,也许范进一辈子会过得非常平凡,终生与贫穷相伴;然而,科举终究没有辜负范进,虽历经坎坷,但终究通过科举制度成功了。科举制度为范进插上了一双梦想的翅膀,助他登上了人生巅峰。在这一点上,范进无疑是科举制度的受益者。
作者:雨之巷,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