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是故事的开始(帐篷前的点点灯光是少年在书写希望)
首席评论员 吴龙贵5月23日,大理州举行第三场抗震救灾新闻发布会,通报“5·21”漾濞6.4级地震有关情况截至5月22日17时,漾濞县受伤的30名人员均脱离生命危险安置保障方面,设置紧急避险安置点405个,安置临时避险人员68363人,转移安置人口25942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黄昏是故事的开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黄昏是故事的开始
首席评论员 吴龙贵
5月23日,大理州举行第三场抗震救灾新闻发布会,通报“5·21”漾濞6.4级地震有关情况。截至5月22日17时,漾濞县受伤的30名人员均脱离生命危险。安置保障方面,设置紧急避险安置点405个,安置临时避险人员68363人,转移安置人口25942人。
抗震救灾的第一要务,就是紧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第二要务就是对灾区民众进行妥善安置,保持社会和民心的稳定。前者需要强大的即时动员能力,贵在迅速和效率。而后者考验的是科学、细致的组织能力和资源调配能力,避免发生次生灾害。
抗震救灾的工作重点,已经从前期的紧急救援转为当前的安置和后勤保障。从灾区传来的消息看,相关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地震发生后,省、州、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地震灾区群众安危冷暖,采取了一系列工作措施,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临时安全住所、有干净的水喝、有病能及时医治、不出现疫情。虽然条件还很艰苦,但生产生活已经得到有序恢复,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社会稳定,人心不慌,这是抗震救灾顺利进行的保障,甚至是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灾害面前,政府和民众形成利益共同体,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这个时候,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冷静与从容,而这种冷静与从容,既来自于政府的高效救援,也离不开普通民众的密切配合。只要齐心协力、各守其职、各安其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地震可以破坏房屋、建筑,甚至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但无法摧毁人们战胜灾害的信心,更无法阻断人们对生活的信念,甚至都不能打乱正常的生活节奏。震后第二天,一对新人如期举办了婚礼。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两个年轻人就在帐篷边化了妆,一切程序从简。相爱的人在一起,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谁能说这场地震中的婚礼,会因为条件简陋而逊色?
地震当天的晚上,在漾濞一中高中部的安置区蓝色救灾帐篷前,200余名高三学子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星光下”的自习。一盏盏小台灯借以照明,当然不如教室里那般明亮,周边环境也很嘈杂,不比家里那么温暖舒适,但对少年来说,和学业相比,这些真算不了什么。人生最紧要的就是那么几步,高考冲刺阶段就是其中之一,此时不拼,更待何时?
这种独特的人生体验,或许一生只有一次,但足以长久地存留于生命记忆中。对这些脸上尚有稚气的少年人来说,这是一种磨练,更是一种成长。未来,他们还可能经历许多的挫折,接受许多的挑战,但只要心中有梦想,眼中有光,就没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他们在刷题、记笔记、写作文,同时也在书写属于少年人的独特气质,乐观、顽强、无畏,充满希望和力量感。
“少年强则中国强”“不畏灾难,不忘根本,这就是云南少年”,高三学子在帐篷里奋笔疾书的画面,被云南人疯狂刷屏,某种程度上也是这次抗震救灾工作的一个缩影。地震作为一种破坏力强的自然灾害,对一个地方的组织能力、动员能力、抗压能力、应急能力,包括民众素质,都是一种巨大的考验,这次我们可以说经受了考验,能够理性、科学地应对灾害。少年的专注与微笑,就是最好的证明。而这一切的背后,或者也说明,在经历过多次地震灾害后,整个社会的抗风险、抗自然灾难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和成熟。
来源: 春城晚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