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微度假成主流(深挖微度假)

周边微度假成主流(深挖微度假)(1)

今年中秋假期,在海口、文昌等全域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的市县,许多市民都选择家门口的“微度假”,近郊游、周边游、短途游为逐渐回暖的假期旅游市场“添柴加火”。

与跨地域、跨境旅游不同,“微度假”一般选择在城区或周边,和亲朋好友一起出行、放慢生活节奏是其主要特征。在海口等市县全域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的现实背景下,“微度假”无疑是中秋小长假出游的最佳方式,也是人们释放情绪的有力途径,更是推动旅游及消费等行业企业复工复产的一条捷径。

自从海南疫情防控出现重大转折以来,海南着力部署推动各行各业有序复工复产,全省逐渐恢复了些“烟火气”。但与疫情前的海南相比、与疫情带来的损失相比,这些显然还不够。此时,需要超常规措施实现加速复工复产,而这其中,作为传统优势产业的旅游业自然需要加快复苏步伐,从而起到带动酒店住宿、餐饮、交通等关联产业复工复产的作用。

“微度假”虽然以短距离、短时间旅行为主,但它契合了旅游消费升级的新趋势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特别是在省外游客无法顺利来琼旅游,省内居民不能随意跨地域旅行的情况下,“微度假”对于释放本地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复工复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各市县的实践来看,“微度假”在中秋小长假带动旅游市场回暖便充分证明了其作用。

因此,在当下不断加快复工复产的背景下,各市县还需加大力度深挖“微度假”潜力,以此来提振家门口消费潜力,以旅游市场的不断回暖,加快海南经济复苏的步伐。虽然中秋假期不少景区推出了一系列线上营销活动,线下也提供了多种体验类活动,诸如诗会、汉服巡游、汽车鉴赏会等,但深挖“微度假”潜力仍然任重道远。从长远看,“微度假”为游客沉浸式深度体验消费创造了条件,自然也对消费场景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经营者不断推出精品文旅产品,满足游客个性化、品质化需求,比如开发更多如精致露营、携宠出游等休闲度假产品,推出“微度假 乡村美食 生态农业 民宿体验”等多业态融合性的旅游产品,再如定向发放消费券,抓住时机办会办节搞促销等等。

当然,深挖“微度假”潜力还需要政策扶持和引导,在旅游相关产业深受疫情影响的当下,复工复产还需要政策精准帮扶和引导,以及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如此一来,只要各景区不断创新,实现旅游产品品质和内容升级,不断培育消费新场景,就能让更多游客在“微度假”中真正获得“这么近,那么美”的体验,进而让“微度假”的热度有增无减。而伴随“微度假”的持续火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海南旅游业将能够尽快实现复苏,真正为消费回暖、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带动各行各业快速复工复产。(新海南评论员 寇振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