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太上感应篇》成书于北宋末年,后经李昌龄、郑清之等先贤发扬光大,据传为道祖于三十三天外,观见众生亿劫消沉,正土难生,正法难遇,多迷邪宗,哀敏世人特授此经,教化世人明天道至理,向善而行。世人都知此乃劝善之书,然劝善却为其表,实则阐述道之至理。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祸福无门唯人自召)(1)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祸福无门唯人自召)(2)

《太上感应篇》开篇总纲“福祸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八字直通人心,以“承负法则”劝告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世人身上有“三尸神”,常住人身,时刻监视心中所想,事之所行,记录在册,于庚申日上诣天庭述人功过;头顶有三台北斗神君,察其善恶,夺人计算。天地司过之神,居于天地间,公正无私,依照世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轻者多逢忧患,处事不顺,世人厌恶,重者灾祸临身,吉庆不庇。世人生于天地间,多行善事,自然顺风顺水。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祸福无门唯人自召)(3)

劝人行善此乃好事,多行善事亦为正理,然何为福,何为祸,何为善,何为恶,获得钱财为福,损失钱财为祸?百姓造反为恶,官军平叛为善?否也,祸福善恶乃后天所成,非一成不变,也缺标准尺度,皆受人之思想所限。近道为善,离道为恶,近道为福,离道为祸此为至理。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祸福无门唯人自召)(4)

故《太上感应篇》真正核心却不在此“善恶”“福祸”四字,而在于“人”。人秉阴阳二气而生,赖五行之气而活,阴阳五行顺,则天地万物盛。道为根,人为本,人行于天地间,若欲长生久视,必先明“道”之至理。“道”者恍恍惚惚,存而不存,玄而不玄,众妙之门,妙其所妙,自然而然。人自然之所钟,心自然之所化,“心”者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清心如水,清水即心,静而心现,动而心乱,上善若水,上善即心。修道之人若求无上大道,先静纷杂之心,无喜无悲,无善无恶,守自然之意,无为而为。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祸福无门唯人自召)(5)

笔者笨拙,擅析经典,也许未明经典真正含义,此即为一方不成熟观点,若有前辈高人读此,可能满腔气愤,请原谅笔者笨拙不吝指教,笔者感激。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祸福无门唯人自召)(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