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防校园欺凌校园安全获奖教案(学校安全迎检资料)
生命与安全教育学科教学设计
总课时序号:2
课 题 |
如何防范学生欺凌 |
课 型 |
新课 | |||
教材分析与处理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
学习防范学生欺凌安全知识。 | |||
过程与方法 |
让学生知道欺凌的特点和防范措施。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增强安全意识。 | |||||
教学内容 |
教法说明 | |||||
教 学 过 一、图片导入 学生欺凌具有隐蔽性、随机性、长期性的特点。 你们知道这个图片发生了什么?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情? 二、认识校园欺凌与学生欺凌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一种攻击性行为,它既包括直接欺凌也包括间接欺凌。校园欺凌不等同于校园暴力,校园暴力包含校园欺凌,而校园欺凌是最常见的一种校园暴力。 2020年,我国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认为,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定义的“学生欺凌”与“校园欺凌”并非等同概念。学生欺凌属于校园欺凌的一种。校园欺凌的施害者和受害者既可能是学生也可能是教职员工,另外施害者还可能是对上学途中的学生实施暴力的其他社区成员。学生欺凌不涉及教职员工,规避了教师管理/欺凌学生的争议。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强调了欺凌者与被欺凌者双方的权力和力量悬殊,体现了欺凌行为恃强凌弱的特点,而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并未提及这一点。 三、如何防范欺凌 对在校园里悄然“滋长”的学生欺凌,我们该如何抵制呢? 1.抵制学生欺凌,辨别是前提 要抵制学生欺凌,首先要具备对学生欺凌的识别能力。欺凌包括行为欺凌、语言欺凌和心理欺凌。行为欺凌在校园欺凌现象中最为普遍。 行为欺凌主要指包括打架斗殴、敲诈勒索、抢劫财物等一系列对人身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2.向学生欺凌说“不” 频频发生的校园欺凌打破了校园里原本属于我们的宁静与和谐,为了不让校园这方净土成为另一个“江湖”,为了不让我们的“花季”变成“花祭”,我们要坚决向学生欺凌说“不”! 3.保护自己,关注他人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学生欺凌的发生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同学间因口舌之争或其他原因的肢体冲突。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私欲而引起的争执、事端。与同学友好相处。有的同学遇到矛盾时,不愿意吃亏,认为忍让就是没了面子失了尊严,最终只能使得矛盾不断升级,不断激化。我们应该宽宏豁达,不应为一丁点儿小事僵持不下,斤斤计较,甚至拳脚相加,做出降低人格的事情。 (2)应对欺凌,临危不乱 如果我们无法避免危险的发生,那么,在危险发生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惊慌!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是制胜的关键。我们应克服心里的恐惧,积极地去解决问题或者本能地保护自己。 (3)及时报告,以法维权 由于学生欺凌事件的随机性,许多同学对其产生了恐惧和焦虑。一些同学不敢把事情告诉家长和老师,更不敢报警,甚至警方破案后也不敢出面作证,成为“沉默的羔羊”。忍气吞声往往会导致新的欺凌事件的发生。 四、案例讨论 树立起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 【例一】据《报刊文摘》报道:四川某学校的低年级学生张某,从入校常受到高年级一男生的敲诈,他自己不敢花零用钱,省下的零用钱“奉献”了哪位“大哥哥”。有一天,该学生被逼急后,偷了同班同学的财物,被老师查出后,才说出了偷窃的原因,此案令人震惊。 【例二】据《羊城晚报》报道,广州某中学生,由于上网吧,在网吧里结实了一位社会青年,该青年常以向家长、向老师通报他上网吧为由,向该中学生勒索香烟、钱等。后来有一次发展到在路上争吵,该生被社会青年动手毒打,幸好被“110”巡警发现,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开始了立案侦查。有少数学生被欺负,一直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而是请社会青年来“摆平”,终于酿成了流氓斗殴,给学校、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采取的应对措施】 第一,要学法、守法、懂法、用法。 第二,要有及时报告的意识。特别是个子矮小,体力单薄的学生遇欺时,要及时报告家长、老师,请求其出面解决。 第三,要有机警的报警意识,即遇危急时临危不惧,寻找脱身之遇,求助于警方帮助。 第四,要谨慎交友。 五、总结 校园本应是我们健康成长的乐园,充满爱,和谐共进,但也会有不和谐因素扰乱我们的乐园。校园欺凌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校园欺凌发生正反映了青少年不成熟、暴露了青少年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改正缺点,弥补不足,每个同学的前程都会阳光明媚,一路光明的。 |
讲授法 讨论法 | |||||
教学反思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