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指导赏析表达技巧(2023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

文学类文本阅读指导赏析表达技巧(2023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1)

【考情简述】

本考点是鉴赏散文的形象,包括对文中的形象特点、内涵和作用的分析能力。分析散文中的形象也是读懂散文的关键。在复习中要善于把握散文形象的多样性和特殊性,掌握住不同题型的解题规律和组织答案的技巧。

【概念阐述】

1.散文的形象(含人物形象)

散文不是直接抒情的,而是借助一定的形象来完成。阅读散文,首先要感知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进而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就高考选用的文本来看,散文的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常考题型有概括分析形象特点、分析物象作用。

2.散文的物象及作用

物象就是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具体的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它往往包含着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物象主要出现在托物言志或写景状物的散文作品中。散文物象作用的分析主要是就物象对文章内容主旨、艺术构思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的分析。

【设问方式】

1.概括分析形象(含人物及事物)特点

(1)(2021天津卷)在作者笔下,友人L是一个怎样的人?(《送一位远征的友人——给到×北工作的的L》方龄贵)

(2)(2019天津卷)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影响?(《萨丽娃姐姐的春天》艾平)

(3)(2017北京)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根河之恋》叶梅)

(4)(2016浙江卷)联系全文,评价母亲这一人物形象。(《母亲》何家槐)

2.分析物象作用

(1)(2013浙江卷)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艺术效果? (《牛铃叮当》李清明)

(2)(2011北京卷)作者曾说:“雪”是《祁连雪》的“文眼”,具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祁连雪》王充阁)

【解题思路】

一、概括分析形象特点

(一)审题要点

对于这类题目,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相关提示性的动词,同时还有“品质”“性格特点”“形象”等指示答题方向的名词。

(二)解题思路

1.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1)从记叙事件的角度。

这一点与概括小说形象特点需要从情节入手是同一个道理。

(2)从描写手法的角度。

对于文中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的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这些描写均可以提炼出形象的特点。

(3)从抒情议论的角度。

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特别是对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形象特点,概括分析时不可忽视。

2.分析概括物象特点

(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

(2)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内涵、本质、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3)点明体现的作者的某种情感或表达的作者的某种向往、追求。

提示:对于物象特点的概括,解题的思路是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来回答。第(3)点不是所有题目都要有,有些只要求概括特点的可省略。

二、分析物象作用

(一)审题要点

对于这类题目,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谈谈”等作答动词和“XX物象”“艺术效果”“作用”等指示答题方向的名词。

(二)掌握解题通法

1.分析主体物象作用

主体物象和作者的感情有直接关联,或贯穿全文,或直接点明中心。

(1)线索作用:把众多材料组织在一起。

(2)象征作用:它象征某种意蕴,隐含主旨。

(3)衬托作用:在写人散文中借物写人,衬托人物形象。

(4)情感作用:寄托作者不同倾向的思路感情。

2.分析次要物象作用

(1)结构角度: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2)内容角度:充实内容,升华深化主旨,寄托作者感情。

(3)主体形象角度: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体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典型例题

【题目】

(2022·湖南·邵东创新实验学校高三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汪曾祺

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各体文习作是中文系二年级必修课,其余两门是选修。创作能不能教?很多人认为创作不能教。我们当时的系主任罗常培先生就说过:大学是不培养作家的,作家是社会培养的。这话有道理。沈先生自己就没有上过什么大学。但是也不是绝对不能教。问题是由什么样的人来教,用什么方法教。

教创作靠“讲”不成。教创作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写”。沈先生把他的课叫做“习作”“实习”,很能说明问题。如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就学生的作业,讲他的得失。

沈先生在课堂上会出两个题目。题目都非常具体。我记得他曾给我的上一班同学出过一个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有几个同学就这个题目写了相当不错的散文,都发表了。他给比我低一班的同学曾出过一个题目:“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我的那一班出过些什么题目,我倒不记得了。沈先生为什么出这样的题目?他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我觉得先做一些这样的片段的习作,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基本功。现在有些青年文学爱好者,往往一上来就写大作品,篇幅很长,而功力不够,原因就在零件车得少了。

沈先生的讲课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的。他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但是你要是真正听“懂”了他的话,——听“懂”了他的话里并未发挥罄尽的余意,你是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的。听沈先生的课,要像孔子的学生听孔子讲话一样。

沈先生讲课时所说的话我几乎全都忘了,关于我的习作讲过的话我也只记得一点了,是关于人物对话的。我写了一篇小说,有许多对话。我竭力把对话写得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沈先生说:“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从此我知道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要尽量写得朴素。不要哲理,不要诗意。这样才真实。

沈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很多同学不懂他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以为这是小说学的精髓。据我的理解,沈先生这句极其简略的话包含这样几层意思: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部分都是派生的,次要的。环境描写、作者的主观抒情、议论,都只能附着于人物,不能和人物游离,作者要和人物同呼吸、共哀乐。作者的心要随时紧贴着人物。什么时候作者的心“贴”不住人物,笔下就会浮、泛、飘、滑,花里胡哨,故弄玄虚,失去了诚意。而且,作者的叙述语言要和人物相协调。写农民,叙述语言要接近农民;写市民,叙述语言要近似市民。小说要避免“学生腔”。

我以为沈先生这些话是浸透了淳朴的现实主义精神的。

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还长。这些读后感有时评析本文得失,也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一个作家应该不论写什么都写得讲究。这些读后感也都没有保存下来,否则是会比《废邮存底》还有看头的。可惜!

沈先生教创作还有一种方法,我以为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看。记得我写过一篇不成熟的小说《灯下》,记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散散漫漫。沈先生就介绍我看了几篇这样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写的《腐烂》。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这些书都是沈先生找来,带给学生的。因此他每次上课,走进教室里时总要夹着一大摞书。

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沈先生就作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沈先生就是这样教创作的。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教创作。我希望现在的大学里教创作的老师能用沈先生的方法试一试。

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谈天的范围很广,时局、物价……谈得较多的是风景和人物。……“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沈先生谈及熟朋友时总是很有感情的。

沈先生在生活上极不讲究。他进城没有正经吃过饭,大都是在文林街二十号对面一家小米线铺吃一碗米线。有时加一个西红柿,打一个鸡蛋。有一次我和他上街闲逛,到玉溪街,他在一个米线摊上要了一盘凉鸡,还到附近茶馆里借了一个盖碗,打了一碗酒。他用盖碗盖子喝了一点,其余的都叫我一个人喝了。

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

一九八六年一月二日上午(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提出创作能不能教的设问,后文则用大量篇幅追忆沈生生教创作,目的是证明创作不能教的观点错误。

B.作者记住了“上一班同学”和“低一班同学”的作文题目,却不记得自己班的,表达了对那些同学的羡慕之情。

C.作者难忘沈先生的讲课,没有“舞台道白式的腔调”“哗众取宠的江湖气”,但深刻的内涵却能令人终生受益。

D.文章引用“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的诗句,借此表达对沈先生安贫乐道、不攀附权贵的高尚人格的赞美。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为开头,确定了以学生身份展开回忆的这样一个叙事视角,平和而且客观。

B.文章写沈先生请“我”喝酒,是在“米线摊上要了一盘凉鸡”,“还到附近茶馆里借了一个盖碗”,极富于画面感。

C.文章将《废邮存底》与沈先生写在学生作业后面“很长的读后感”对比,突出战争致使优秀作品丢失的遗憾之情.

D.文章没有词藻堆叠,没有过多的修辞手法,娓娓道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意蕴深长。

3.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4.汪曾祺先生在谈自己的创作时曾说:“在文风上,我是更有意识得平淡的。但我不能一味地平淡。”本文正是“平淡”而又并非“一味地平淡”。请据此简要说明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及其效果。

【答案】

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A.“目的是证明创作不能教的观点错误”有误,作者的目的是追忆沈从文先生。B.“表达了对那些同学的羡慕之情”有误,作者只是对那些同学所做的题目印象深刻。D.“借此表达对沈先生安贫乐道、不攀附权贵的高尚人格的赞美”有误,原文“沈先生谈及熟朋友时总是很有感情的”,可见只是强调沈先生对老朋友深深怀念。

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突出战争致使优秀作品丢失的遗憾之情”有误,原文“这些读后感也都没有保存下来”,并没有突出战争的因素,属于主观臆断。

3.①先用具体题目作片段练习来锻炼写作基本功,然后才能写好整篇作品;②这句话用先打磨好零件后组装成品的原理来比喻,形象生动地阐释沈从文先生教创作的原理和步骤。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这句话的表层含义,说的是“车零件”与“学组装”的关系,“车零件”是打基础,强调的是打磨零件对于组装成品的意义和重要性。从深层含义看,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车零件”比喻做片段练习,“学组装”比喻写整篇作品。只有学写具体题目,作好片段练习,锻炼写作基本功,然后才能写好整篇作品。这句话形象生动的阐释了沈从文先生教创作的原理和步骤,反映了沈先生对于写作的态度和认识。

4.①没有过多的修辞手段,没有华丽的词藻,运用白描手法,以平淡自然的语言展现人物言行;②但作者对老师沈从文先生饱含真情,并将真情融入一个个细节中。③这样描写人物,令读者倍感真实、亲切、感人至深。

或:①运用细节描写,如“请学生吃饭”,刻画沈从文先生生活不讲究却深爱学生的品质,细节平凡,人格伟大;②运用动作描写,如“走进教室里时总要夹着一大摞书”,表现沈从文先生给学生送书,行为平淡,形象伟岸;③运用语言描写,如“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展现沈从文先生独到深刻的见解,话语平实,形象跃然纸上。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问题,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本题要求从“平淡”而又并非“一味地平淡”两个方面,简要说明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及其效果。

“平淡”:“沈先生在课堂上会出两个题目。题目都非常具体”“他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沈先生的讲课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的。他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沈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还长”“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看”“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沈先生在生活上极不讲究。他进城没有正经吃过饭,大都是在文林街二十号对面一家小米线铺吃一碗米线”分析这些内容可知,作者在刻画沈从文的形象时,很少有修辞手法的运用,多用白描手法,不注重语言的华丽与生动,而是采用叙述性的语言,把沈从文的言行举止、做事风格、为人特点娓娓道来,语言平实,文字质朴自然,体现了刻画人物的“平淡”。

并非“一味地平淡”:结合“我记得他曾给我的上一班同学出过一个题目”“我觉得先做一些这样的片段的习作,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基本功”“沈先生的讲课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的。他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很多同学不懂他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以为这是小说学的精髓”“我以为沈先生这些话是浸透了淳朴的现实主义精神的”“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沈先生就是这样教创作的”可知,这些表达作者感受和体会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沈先生教授写作的原则和方法充满了肯定,从一个学生的角度满怀了对师长的感念,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饱含着真情。

结合“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沈先生谈及熟朋友时总是很有感情的”“他用盖碗盖子喝了一点,其余的都叫我一个人喝了”“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可知,作者在这些生活琐事中满含着对沈先生的怀念之情,虽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唯有真情最是感人。

最后把“平淡”而又并非“一味地平淡”结合起来,分析其表达的效果即可。

【对点练习】

【题目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风中有声(节选)

秦羽墨

我来自湘南。具体哪座山或哪个村并不重要,湘南的山都很乏味,每座山里的生活都差不多,有着相似的宁静与落寞。湘南的村庄也很贫穷,走到哪里都有赤脚的孩子。在湘南,不住够三五十年,你就不能真正理解一个地方,十里路,五种方言,交流的困难围绕着我们的一生,早先的年代,山里人一辈子只进几次城。在这里,大概只有风是自由的。

住在大山里的人喜欢大声说话,人们总担心风会把话吹散,就像吹断一截截枯枝,七零八落,最终不知散落何方。那些被风吹散的话,若是被谁捡起,再传到耳边时就会变得妖娆、丰茂,进而面目全非,连它的主人都觉得陌生,它已经成了另一番样子——流言。当你遭遇流言,才明白平常大家扯开嗓子说话的用意,声音小了,话传过来时可能就只剩下风。

群山错落的湘南,风在山谷中辗转奔波,像一个迷失道路的人。你不知道它最终走向何处。风刮过山谷,穿过田野,踩着庄稼吹来的时候,它已不仅仅是风,只有在山里生活得足够久的人,才能听懂其中秘密。鸡叫,马鸣,更有无数陈年旧事,听得懂风的人,才能懂得这个村庄的前生后世。那些来自先人的忠告,尽管先人已死去多年,可他的话一直在风中飘荡,有一天,你有幸听到了,就将它传递下去,那将是整个家族的福气……

有些风吹进村庄后,会在村里待很久,今天在你家屋檐蹲一晚,明天在他家墙根停半天,当它离开时,会将自己听到的秘密散落到村庄的各个角落。于是,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多年之后大白于天下——有些误会和冤仇得以化解,而有些原本不存在的裂痕也会因此产生,对此,当事人只能打掉牙和血吞,生气毫无用处,你总不能去责备一阵风。那些风中细语,除了人事,还夹杂别的内容。比方说,几天后雨会不会来,将下多大;村口的猫头鹰是在数谁的眉毛,它每叫一声,那人的眉毛就少一根,等它叫足了时间,眉毛数完之后,那人也就要死了。当你听到这些,一定要告诉那个人,告诉他用口水涂抹眉毛,使猫头鹰无法数清。风起于青萍之末,每一场都是有目的的,风的语言只说给伫立在风中的人听。

我喜欢站在高处听那些南来北往的风,听风中传来的消息。我听懂过其中很多话,可从未对人提起。村里人都说我笨,从小就是呆瓜木头,因为我三岁不会说话,四岁还想吃奶,第一次看到汽车就要跟它赛跑,结果,摔断了一条腿,可我却能听见风中的声音。既然他们一致认为我笨,我就笨给他们看,就算听见什么消息也不告诉他们,让他们栽跟头、出乱子,然后躲在一边偷着乐。我越乐,他们就越以为我是傻瓜,他们不理解我,就像不理解一场风。不过,风中飘来的最多的是山歌。因为贫穷,山里人都爱唱山歌,以此排遣内心的苦闷,打发时间,其中,唱得最多、唱得最好的要数英琪。

我们村的人文化程度不高,有高中文凭的人寥寥可数,因此人们竟然将山歌唱得好坏作为评判一个人知识水平高低的根据。村里要办小学,上面派下来的老师不够,就推举英琪当民办老师。按照规定,如果民办老师当得好,够了年头,就可以转正。英琪跟父亲一样,是从部队回来的,同时,也跟父亲一样,因为家庭成分不好,转业没能安排工作。父亲在部队的职位比他高,还当过通讯员,经常写文章上报,他比英琪更适合当老师。可父亲脾气大,周围村子人人知道这一点,孩子们怕他,况且他也不爱唱山歌,名头不够响亮。不过,这都不是原因,如果父亲真想当老师,谁都得靠边站。父亲是因为在部队没提成干,被迫回来的,他赌着气,骨子里看不上小学老师这样的职业。因为这样,英琪成了民办老师的不二人选。

大约因为山歌唱太多,英琪讲课,调子婉转,高低错落有致,还拖着长长的尾音,加上他在黑板上写字时,喜欢随着节奏手舞足蹈,像在唱戏,有人在背后喊他“娘娘腔”。不过,我们喜欢这个老师,山里很少有人说话像他那么斯文的,他几乎不发脾气,平常也乐呵呵的。他是民办教师,除了上课,更多的时间跟其他人一样,在家耕地种田,操持农活。但他快活,一边种田,一边唱山歌。别人当农民,他也当农民,可他有工资领,当然快活。我们分属两个大队,隔了好几里路,放牛时,站在我们这边的山头,经常听见他的歌声,畅快,得劲,兴高采烈,无比快活。唱得好咧,我觉得。他应该去唱戏,而不是当老师。别人告诉我,县里剧团曾来人考察过他,可惜因为当兵时受过伤,脸上破了相,划出一条口子,从眼角一直划到耳际,虽然不细看看不出来,可是影响台风,没能去成。

村里的小学设在大队部,只办到三年级。三个老师,每人负责一个年级,从一年级开始,带到三年级结束,可英琪只教了我两年。平日,大家若是迟到,顶多挨几句批。可那天不知为何,我和艳君因只顾翻螃蟹而迟到时,英琪大发怒火,脸上青筋直鼓,眼睛也红红的,像要杀人,吓得我们胆战心惊。

后来才知道,那天下午英琪老师的脾气并不是冲我们发的。上面来了通知,要我们到镇里去读三年级,不仅如此,一年级、二年级都要到镇里去读,也就是说村小被取消了。有正式编制的老师可以转到其他学校继续教书,再不然就到县里的工厂上班,可英琪还处在代课阶段,民办教师没有资格让国家安排出路。此前,村里很多人给他介绍对象,可他眼界高,看不上,他希望等自己吃上国家粮,转正成为真正的老师,那时再找一个跟他一样也是吃国家粮的。他的事一直这么拖着。他已经在学校代了五年课,原本再代两年,就可以转正了,可如今村小没了,转正之事自然无疾而终,他能不恼吗?如果村小迟解散两年,他的命运就不是后来那个样子。因为高不成低不就,他一直没结婚,成了村里唯一一个单身汉。

晴朗的日子,山谷里总飘荡着英琪的歌声,唱得孤独而倔强。他不知道,他的歌声会加剧自己的孤独,让人感觉整座大山好像只有一个他,原本属于万物的寂静在他开口的瞬间集中在了他一个人身上。

也许,他天生就是属于大山的,所以三十年过去,他始终没离开过大山,也没想过告别单身。

“种田要种弯弯田,一弯弯到妹门前。五半六月来看水,先看妹妹后看田………”他一直那么唱着,只是不像自己歌里唱的那样,有妹妹可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歌声变得断断续续,嗓子里多了一种幽怨与绵长,还有说不清的苍凉,不像以前那么明快,永远不会明快了。风总将他的歌声吹断——那些来自命运深处的风,无人可以抵抗。英琪不能,我这个只有九岁的孩子更加不能。

(原载于2017年第8期《散文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听风,也能听风里的话,却从未对人提起,因此村里人都说“我”笨。

B.“我”的老师英琪一直没离开过大山,也从没停止过唱山歌,他的歌声一直那样畅快、得劲,让“我”觉得他应该去唱戏,而不是当老师。

C.湘南的山里,也许只有风是自由的,它承载着山里人的秘密与苦闷,也承载着“我”的童年记忆。

D.民办教师没有资格让国家安排出路,所以还处在代课阶段的英琪就一直拖着自己的婚姻,一直单身。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有统摄全篇的作用,作者说“湘南的山都很乏味,每座山里的生活都差不多,有着相似的宁静与落寞。……在这里,大概只有风是自由的”,下文写“风”和英琪的“孤独而倔强”都印证了这一点。

B.“风在山谷中辗转奔波,像一个迷失道路的人”“今天在你家屋檐蹲一晚,明天在他家墙根停半天”等语言,生动细致,极富生活气息,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风”的独特感受。

C.第四段的“青萍之末”出自宋玉《风赋》,一般用于形容细微之处,也用于形容各种事物不知不觉地发生。这里指风是自由的,风的言语对人们有很大的影响。

D.“他的歌声变得断断续续,嗓子里多了一种幽怨与绵长,还有说不清的苍凉”与之前明快的歌声形成鲜明的对比,意味着职场的失意与生活的压力冲击着这个原本快活的人,唯有歌声能疏解他的愤恨不平。

3.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的“英琪”是怎样的一个人。

4.文章结尾,作者说“那些来自命运深处的风,无人可以抵抗。英琪不能,我这个只有九岁的孩子更加不能”,你如何理解又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题目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份久远的歉疚

阎连科

宛若我不知道我的出生年月一样,也说不清我是何年何月开始读书。家在中原的一个偏穷村落,父母计时,一般都依着农历序法,偶然说到公元年月,村人们都要愣怔半晌。在中国乡村,时间如同从日历上撕下的废纸。之所以有着时间,是因着某些事件。事件是年代的标记,如同老人脸上的皱纹标志着的岁月。

20世纪70年代,我由初中晋升高中时,对阅读小说过分迷恋,而对人生,也因此变得有些迷惘。想横竖反正,我的命运就是同父母一样种地,不得不作于日出,息于日落;因此,并不相信你考取高中就可以不再耕田种地,可以让你变为不是农民的城里人了。也就无为而治,随遇而安,陪着同学们如同打哄看戏一样,参加了那年的升学考试。其时,录取的政策是凡有城镇户口的同学,必须百分之百地予以录取;而对农村户口的学生,既要看考试分数,还要看大队和学校的共同推荐。就分数而言,二姐的分数远高于我;就推荐而言,我姐弟二人,就只能有一人可读高中。

话是午饭时候父亲从门外带进家的。那是夏天,知了的叫声,在果实累累的树枝上,叫得烦躁不安。父亲坐在我家的院里,说了我和二姐只有一人可以读书上学的景况之后,他看着我和二姐,有些为难、又有些犹豫地说道,家里的境况,你们也都明白,人多嘴多,谁都必须吃饭,又要给你们大姐看病(我大姐那时常年有病),这样,也是确实需要你们有一个留在家里种地,挣些工分。父亲说完,我和二姐在那个时候都端着饭碗,僵在父亲面前,谁都没有说话。有一瞬间,时间生硬,再也不会如水样细软地流动。就像时间成了石块,无形地砌在了我与二姐和父亲之间。

就这样过了许久许久,母亲从灶房端着饭碗出来,说都吃饭吧,吃完了饭,再说这事。就都各自吃饭去了。

忘记了二姐是端碗进了屋里,还是端碗去了别处,而我,端着用红薯叶子煮了红薯面条的一碗粗粮汤饭,到了门外的一棵树下。树下空无他人。我就在那乡村的空无里,却是无论如何也无心食咽那碗汤水饭食。也就在这个时候,在所谓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在我正为上学还是不上的迷惘里,下乡到我们村里的一个知青,男,穿着蓝色制服,三七分头,高个,他款款地从村街上走过,还和熟人点头说话。说话的顺序,是村人恭敬地先和他说。而他自己,只是懒懒洋洋地点头哼哈着答话别人。

他答着去了。可我,在他走后很长的时间里,都还看着他的背影,就像看着一条通往远处的道路。就在那一瞬间,我忽然猛烈地,想要继续读书,想要去念我的高中。也就匆匆地吃饭,匆匆地回到家里,看见二姐也正端着空碗,从哪儿出来到厨房盛饭。

我们在院里对望了一眼,谁也没有说话,就和彼此谁都不太认识对方一样。

下午,下地劳动,不知为何二姐没去。

晚饭,二姐也没有在家吃饭。

饭后,二姐也没有很快回家。

我问母亲,二姐呢?母亲说,找她同学去了。也就这样,把一段命运暂时搁着,就像把一个疮疤暂时用膏药糊了一般,也就睡了。月落星稀,窗外有清明夜色,有蛐蛐的叫声,还有半透明的潮润的夜气。睡到半夜时候,也许我刚要睡着,也许我已经睡着,刚好醒来,就在这个时候,我家大门响了。二姐的脚步,轻柔地落在院里。接下,那脚步的声响,到了我睡的门口,犹犹豫豫,滞重下来,仿佛是犹豫之后,二姐推开了我睡的屋门,进来站到了我的床前。

我从床上坐了起来。

二姐说:“你没睡?”

我以“嗯”做了回答。

二姐说:“连科,念高中,姐不去了,还是你去念吧。”

说完这话,二姐似乎借着窗中的月色,看了看我。我不知道那时的二姐,看见了我什么表情。而我,却隐约看见,二姐的脸上仿佛挂着凄淡的笑容。笑着转身走时,还又对我说道:“你好好读书,姐是女的,就留在家里种地。”

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高中的开学。在开学的前一天里,二姐给我买了一支钢笔,送给我时,她眼里含着泪水,却是依然地笑着说道:“好好读书,连二姐的那份也给读上。”

现在,三十年之后,我给我的孩子和侄男甥女们说起这些他们都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不是不敢相信二姐因是女的,方才让我这个男孩读书,而是不敢相信,有个漫长的时代,作为父母,普遍无力去供他们的孩子吃饱肚子,并读完初中、高中。这是一个时代给所有做父母和子女的人们,留下的一份社会自己早已忘记了的歉疚。

我想,我应该把这份歉疚记述下来,不说留给别人,也该留给我的孩子和我的那些侄男甥女们。

(选自《今日文摘)2020年第14期)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列举了几个典型型事例“说不清自自己出生年月”“村人们说到公元年月要愣怔半晌”,表现了当时农村思想文化方面的状况。

B.“无为而治”“随遇而安”在文章中到村里的知青,态度发生了改变。表明了我在开始时对考高中的态度很随便,后来我看到人们对村里的知青的态度,激发了内心读书的愿望。

C.“就像看着一条通往远处的道路”这句话饱含深意,写出了我对外面生活的向往,我开始重新考虑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D.我的后辈们听了我和二姐的故事后“都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表明了两个时代差异很大,两代人之间无法理解和沟通。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瞬间,时间生硬,再也不会如水样细软地流动”,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地写出我和二姐此时因为只有一人可以上学的问题而内心沉重。

B.“下地劳动,不知为何二姐没去”“晚饭,二姐也没有在家吃饭”“饭后,二组也没有很快回家”这些语句引起读者的想象,为后文做了铺垫。

C.文章描绘了优美热闹的夜景,意在烘托二姐主动牺牲自己成全弟弟的美好形象。抒发了对二姐的赞美之情,为全文增添了一丝轻快色彩。

D.文章描述男知青时,通过外貌描写突出了他与村民的不同,同时男知青“点头哼哈”的态度和村民“先和他说话”的恭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3.请阅读全文,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含意及作用。

4.本文画线部分隐含着二姐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答案】

一、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据第五段可知,“村里人都说我笨”是因为“我三岁不会说话,四岁摔断了一条腿”,而非“我”从未对人提起“我”听得懂风里的话。B.据第七、十二段可知,英琪的歌声不都是畅快、得劲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断断续续,嗓子里多了一种幽怨与绵长,还有说不清的苍凉。D.据第九段可知,英琪一直单身是因为一开始他眼界高,看不上,就想找个吃国家饭的对象;后来高不成低不就,一直没结婚。

2.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D.“愤恨不平”理解有误,应该是“歌声能疏解他满腹的苦闷”。

3.①外表斯文,性情温和。他说话斯文,几乎不发脾气,平常总是笑呵呵的。②有点文化知识、有专业特长,歌唱得好,曾被县里剧团考察过。③热爱唱歌,热爱教师职业,有趣快活、受学生喜欢的老师。作为民办教师,他爱唱山歌,也唱得好。讲课和唱戏一样的调子婉转,在黑板上写字时还喜欢跟着节奏手舞足蹈。④一生坎坷,被命运、时代折磨的孤独的单身汉。他满心期盼着自己转正,能吃上国家粮,但是事与愿违。⑤职场失意、安于现状、不愿改变自己、不愿改变命运的人。当他失业后,身处逆境,只是借助山歌排解满心的愁闷,却没有主动改变自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1)根据“我们喜欢这个老师,山里很少有人说话像他那么斯文的,他几乎不发脾气,平常也乐呵呵的”分析,英琪说话斯文,几乎不发脾气,平常总是笑呵呵的,可见他外表斯文,性情温和。

(2)根据“唱得最多、唱得最好的要数英琪”“县里剧团曾来人考察过他”分析,英琪有点文化知识、有专业特长,歌唱得好,曾被县里剧团考察过。

(3)根据“英琪跟父亲一样,是从部队回来的”“英琪讲课,调子婉转,高低错落有致,还拖着长长的尾音,加上他在黑板上写字时,喜欢随着节奏手舞足蹈,像在唱戏”“我们喜欢这个老师,山里很少有人说话像他那么斯文的,他几乎不发脾气,平常也乐呵呵的”分析,英琪热爱唱歌,热爱教师职业,有趣快活、是受学生喜欢的老师。

根据“他是民办教师,除了上课,更多的时间跟其他人一样,在家耕地种田,操持农活。但他快活,一边种田,一边唱山歌”“隔了好几里路,放牛时,站在我们这边的山头,经常听见他的歌声,畅快,得劲,兴高采烈,无比快活。唱得好咧,我觉得。他应该去唱戏,而不是当老师”分析,作为民办教师,他爱唱山歌,也唱得好。讲课和唱戏一样的调子婉转,在黑板上写字时还喜欢跟着节奏手舞足蹈。

(4)根据“县里剧团曾来人考察过他,可惜因为当兵时受过伤,脸上破了相,划出一条口子,从眼角一直划到耳际,虽然不细看看不出来,可是影响台风,没能去成。”“英琪还处在代课阶段,民办教师没有资格让国家安排出路”“他已经在学校代了五年课,原本再代两年,就可以转正了,可如今村小没了,转正之事自然无疾而终,他能不恼吗?如果村小迟解散两年,他的命运就不是后来那个样子。因为高不成低不就,他一直没结婚,成了村里唯一一个单身汉”分析,一生坎坷,被命运、时代折磨的孤独的单身汉。他满心期盼着自己转正,能吃上国家粮,但是事与愿违。

(5)根据“晴朗的日子,山谷里总飘荡着英琪的歌声,唱得孤独而倔强”“三十年过去,他始终没离开过大山,也没想过告别单身”“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歌声变得断断续续,嗓子里多了一种幽怨与绵长,还有说不清的苍凉,不像以前那么明快,永远不会明快了”分析,职场失意、安于现状、不愿改变自己、不愿改变命运的人。当他失业后,身处逆境,只是借助山歌排解满心的愁闷,却没有主动改变自己。

4.①这里“来自命运深处的风”既指英琪身处的环境,也指他的心境。英琪处在民办教师和公办教师交替的时代环境中,有太多的意外和变故。②但在这样不可抵抗的时代环境里,英琪没有及时应变,只是一味地等待,最后只能被命运打败。③暗示我们不可改变外部环境时,就要随机应变,改变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只在风中苦苦等待,风总会在途中会受阻、终将会停,命运终能被改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的含意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结合“村小被取消了。有正式编制的老师可以转到其他学校继续教书,再不然就到县里的工厂上班,可英琪还处在代课阶段,民办教师没有资格让国家安排出路。此前,村里很多人给他介绍对象,可他眼界高,看不上,他希望等自己吃上国家粮,转正成为真正的老师,那时再找一个跟他一样也是吃国家粮的。他的事一直这么拖着。他已经在学校代了五年课,原本再代两年,就可以转正了,可如今村小没了,转正之事自然无疾而终,他能不恼吗?如果村小迟解散两年,他的命运就不是后来那个样子。因为高不成低不就,他一直没结婚,成了村里唯一一个单身汉”“晴朗的日子,山谷里总飘荡着英琪的歌声,唱得孤独而倔强。……他的歌声会加剧自己的孤独,让人感觉整座大山好像只有一个他,原本属于万物的寂静在他开口的瞬间集中在了他一个人身上”分析,“来自命运深处的风”既指英琪身处的环境,也指他的心境。英琪处在民办教师和公办教师交替的时代环境中,有太多的意外和变故。

结合“三十年过去,他始终没离开过大山,也没想过告别单身”分析,在这样不可抵抗的时代环境里,英琪没有及时应变,只是一味地等待,最后只能被命运打败。从英琪的遭遇和结局来看,这就暗示我们命运是靠自己改变的。当外部环境不可改变时,就要主动改变自己,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命运才可能被改变。

二、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D.“两代人之间无法理解和沟通”错误,文中“都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只是他们对那段曾经的岁月不了解,并非无法理解和沟通,文末“也该留给我的孩子和我的那些侄男甥女们”等也可以看出两代人是可以理解和沟通的。

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C.“文章描绘了优美热闹的夜景”错误,文中“有蛐蛐的叫声”是以声写静,“热闹”错误;“意在烘托二姐主动牺牲自己、成全弟弟的美好形象,抒发了对二姐的赞美之情”过度解读,本文中关于月光夜色的描绘并不在于烘托二姐形象,只是人物活动的环境。

3.含意:我对二姐有歉疚,我也认识到我和二姐的命运是时代造成的,那个贫穷的、特殊的时代对二姐的求学生涯有歉疚,我要把这份特殊时代的求学悲剧记载下来,让我的后人珍惜眼前幸福生活。

作用: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呼应标题,表达了我的观点,点明并加深了文章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段落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含意:“这份歉疚”是指二姐分数远高于我,却因为当时政策和家境的原因选择放弃上学,而让我有读高中的机会,因此心怀歉疚;“也该留给我的孩子和我的那些侄男甥女们”意思是指我和二姐的命运是时代造成的,那个贫穷的、特殊的时代对二姐的求学生涯有歉疚,我把它记述下来,意在让我的后人珍惜眼前幸福生活。

作用:文章标题为“一份久远的歉疚”,最后一段呼应标题;联系上文“其时,录取的政策……就分数而言,二姐的分数远高于我;就推荐而言,我姐弟二人,就只能有一人可读高中”、父亲的话“家里的境况,你们也都明白,人多嘴多,……又要给你们大姐看病……也是确实需要你们有一个留在家里种地,挣些工分”和孩子们的感慨以及“不敢相信,有个漫长的时代,作为父母,普遍无力去供他们的孩子吃饱肚子,并读完初中、高中”等内容可知,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表明我对姐姐的歉疚之情,同时深化主旨,表明“这是一个时代给所有做父母和子女的人们,留下的一份社会自己早已忘记了的歉疚”。

4.①不能继续读书时内心的伤感和痛苦。如”笑容是凄淡的”“眼里含着泪水”。②在弟弟面前强颜欢笑掩饰自己对读书的渴求,如”姐是女的,就留在家里种地”“连二姐的那份也给读上”。③对弟弟读书的期望与祝福。如“好好读书”的叮嘱,送给弟弟钢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本题要求简要分析文章画线部分隐含的二姐的心理,作答时可以结合对二姐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描写去加以分析。

“二姐的脸上仿佛挂着凄淡的笑容”一句运用神态描写表现了二姐不能继续读书时内心的伤感和痛苦;“你好好读书;姐是女的,就留在家里种地”“连二姐的那份也给读上”“她眼里含着泪水,却是依然地笑着说”等语句运用神态和语言描写表现了二姐在弟弟面前通过强颜欢笑来掩饰自己对读书的渴求;“二姐给我买了一支钢笔,送给我”并叮嘱我“好好读书”,画线句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二姐对弟弟读书的期望与祝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