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态观光康养度假区(郑州塔山旅游休闲度假区)

打造生态观光康养度假区(郑州塔山旅游休闲度假区)(1)

河南经济报记者 孟晓强

郑州塔山旅游休闲度假区位于河南省郑州下辖荥阳市的南部山区,距离郑州市区30公里。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几十年里,大量的坡地因无人耕种被撂荒,近百户村民多年来一直处于贫困状态,仅靠种一些果树杂粮维持生计。据2014年数据统计,塔山旅游休闲度假区18.4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塔山、郑岗、郑村、寺河、界沟5个行政村尚有98户300余人属于贫困人口。

直到2014年,王永林无心插柳的一次考察,不仅保全了塔山上面卞水之源上岌岌可危的千尺塔,也为河南省荥阳市塔山周边5个行政村的居民开启了一个新世界。此后5年,在这片18.4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水脉得以重新涵养。“文旅 种养殖”的新模式让当地村民告别了看天吃饭的日子,过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上班生活,而未来,这套模式还将继续拓展,不但加入健康绿色产业美化地方环境而且把红色教育和康养同时也做了无缝隙的融入,并吸纳更多附近居民就近就业。

王永林有着黝黑的脸庞,壮实的身材,一看就是长期从事日晒雨淋工作的“成果”。王永林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曾保家卫国的退役军人,是市政工程商,却唯独不是农业开发者。误入塔山,对王永林来说是一次意外,却也是一次创业的开始。

“当时给我们工程队供应农产品的都是塔山周边民众老乡,老乡们每次来送货都会邀请我们去塔山看看,因为大时间长了,天天在外面风刮日晒的,老乡们都喊我老王。老乡们的那种纯朴热心肠让我无法回绝,我想着那就去看看吧,结果一看就动心思了。”王永林告诉记者,2014年他第一次到塔山时,远眺青翠峰峦,一下子就被这里的景色吸引住了。“当时刚好碰到一个当地年龄上涨的老乡,他很热情地给我讲解了塔山的故事,包括千尺塔的典故,让我感到这里确是一片有文化的地方,可以往文旅方向开发。”

然而在塔山脚下及周边,景观却不是那么赏心悦目。摆在王永林面前的是一个“烂摊子”,如果要整饬开发,无疑是一次从零开始的硬仗。甚至有人直言,这哪里是从零开始,而是从负数开始的创业!

打造生态观光康养度假区(郑州塔山旅游休闲度假区)(2)

不过,自退伍以后,这些年从事市政工程特别是园林绿化的经验,却让王永林看到了改变的可能性:塔山的文化基底还在,自然景观可以靠时间和努力恢复。塔山的农产品颇具特色,郑庄的柿子和小米远近闻名。村民居住的窑洞让曾经住过西北窑洞的他倍感亲切,他的脑海里已经开始谋划山林小院、鸡犬相闻的田园牧歌……

如今,在“老王”创建带领的郑州塔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艰辛努力之下,塔山民俗酒店、民俗窑洞宾馆、百鸟乐园、生态果园、儿童乐园等一批旅游度假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先后建成,一个集文化旅游、特色餐饮等为一体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吸引着八方来客,为当地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影响和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走出了一条旅游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成功之路。度假区坚持“只种不伐”的生态保护理念,在使得大面积生态得以恢复的同时,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以打造华北地区最大绿色生态朗德鹅生产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林下绿色经济,探索引进法国朗德鹅品种,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生态养殖产业,朗德鹅规模化养殖取得巨大成功,积极鼓励周边村民参与“基地十农户”的养殖生产模式;目前已经实现规模化养殖朗德鹅15万只,仅此一项年收入就达3000万元以上。

目前,塔山旅游休闲度假区的500多名员工大部分来自附近的村庄,经过公司的各种技术培训后在度假区从事餐饮、客房、销售和管理工作,月平均工资3500元左右,人均年收入超过了40000元;参与土地流转的村民享受在度假区优先就业,分别在公司从事养殖、种植和生产加工和销售工作,使其在土地流转每年有了固定回报的同时,在公司上班又有了工资收入;度假区的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周边村民参与,有效的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以往靠天吃饭的贫困局面已经彻底得到了改变,脱贫致富的步伐正在加快。

从2014年开发至今,尽管方案几经变更,梦想越来越大,但“老王”这种“与民分利”的理念始终不曾改变。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塔山进一步开发了郑岗的柿子,通过深加工打造地标性产品,并和郑岗村签订了带贫协议,投资2600万建立果品深加工企业,主要生产柿子酒、柿子醋、柿饼等地域性优质产品,可实现年产值6000万元,不仅直接创造300多个就业岗位,而且柿子产品包装升值后带来的收益也能惠及周边百姓。塔山还进一步拓展了原有的民居窑洞,在不破坏生态资源、地貌水系的情况下,利用区域内的边、坡、沟、壑建设窑洞群、窑洞村,发展生态养老,目前已建成2000个左右床位,预计带动就业人数以千计……

更重要的是,这些产业本身就是资源与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在“与民分利”的基础上,还为当地找回了绿水青山。眼前的塔山山高林密,度假区内森林覆盖面积超过了80%。徜徉在步道上,满目青翠,虫鸣犬吠,野趣盎然,心情舒畅。

实际上,目前的塔山早已不再是1.0版的塔山旅游休闲度假区,而是逐步加入了红色教育、生态康养元素,进化至“文旅 种养殖 红色教育 康养”的2.0版乃至3.0版。红色教育方面,河南首家大型国防(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已落户于此,度假区内也已经矗立起了一系列建筑如“延安宝塔”、“古田会议”精神宣传教育场馆等,未来这里的窑洞群还将有一部分变身红色博物馆,所有10个项目将以长征路的形式串联起来;生态康养方面,已建成的2000个床位,预计到2020年达到5000个床位,最终形成全国领先、辐射全省、中部第一的生态养老基地,并预计每年为农民带来人均收入2.4万元。

短短五年间,塔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年前初入此地,王永林的创业并不被人看好,当地政府对其雄心壮志也持怀疑态度;但是5年后,这里却成为了荥阳产业扶贫的一个样板。“时不时有人来这里考察,问当地有什么典型经验,政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里。”王永林自豪地说,不仅如此,这里已经开始产生虹吸效应。“去年郑州市的森林公园也在这里落地了;荥阳市扶贫办也给了扶贫资金,修了上山步道;红色教育板块的玻璃栈道、飞夺泸定桥等项目,都吸引了其他公司参与。”

打造生态观光康养度假区(郑州塔山旅游休闲度假区)(3)

因势利导,不破坏环境,还涵养山水;与民分利,不上楼赋闲,还增收创收。在王永林看来,河南周边的山区很多,这个被老王折腾的绿水青山,或许可以复制到更多地方,让更多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更多的贫困村民携手脱贫奔小康。

“老王”有朴素的原则。这个原则来自于对一方百姓感同身受的共情,来自于对新时代绿色发展方式的认同,来自于对传统文化保护的责任。

“老王”有务实的想法。这个想法不是盲目对标先进的空中楼阁,而是扎根于当地实际的泥土芳香。老王告说,塔山最初的方案设计者提供了一个对标沿海发达城市的小资情调度假区,但这显然不是荥阳贫困村的需要。所以方案几经更改,定调在更接地气、更助就业也更发挥当地优势的农业开发、文旅结合之上。

“老王”们有说干就干的行动力。尽管没有先例,不被看好,甚至过程中千辛万苦,但凭着一腔热情,一股闯劲,一身犟脾气,“老王”们就能收获坚持到底的成果,换来人们的理解和支持,并最终走上良性循坏的轨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