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内外同胞宣传邵阳抗疫 战疫中

邵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廖小祥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生死战争!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邵阳日报人强化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吹响疫情防控报道的“集结号”。记者编辑取消休假、全员上岗、全时调配,真正做到“若有战,召必回”。

舆论场就是战场,越是艰险越向前。记录这场战“疫”的记者们,同时也是战士,他们的身影同样令人感动。这个不平凡的春节,邵阳日报社记者编辑坚持移动优先、一体化作战,强化正面宣传、凝聚防控力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向海内外同胞宣传邵阳抗疫 战疫中(1)

1月28日,邵阳日报全媒体记者在邵东市采访医用口罩生产企业加班加点的情况

坚守战“疫” 十多天不下火线

疫情就是命令。自1月25日邵阳市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以来,邵阳日报社前线记者谢文远、朱杰、李超等人十多天连轴转。

邵阳日报时政部主任谢文远大年三十回乡下老家过年,1月25日,正月初一下午,接到电话后,立即从乡里返回岗位。从1月26日到目前连轴加班,确保市委防控疫情及时、准确、有效通过《邵阳日报》及其新媒体矩阵传递,并为同城媒体提供了重要稿件的通稿。

邵阳日报经济部副主任朱杰,根据工作实际,年前就取消回双峰老家过年的计划,除夕起开始在邵值班。后来又兼任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综合组“专报简报小组”工作,协助小组长负责重大活动的信息报送任务。与此同时,朱杰还随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到市面上去暗访口罩价格,打击“三无”产品;到自来水公司现场报道免费提供次氯酸钠事迹;到市红十字会和指挥部物资保障组报道社会各界物资捐赠事迹等。从1月25日以来,他共撰写重头报道20篇。

1月25日参加完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后,李超已连续十多天坚持在战“疫”报道一线。疫情防控的重要节点,他都没有缺席:目睹了市区各进出口岸检查点的设立、听到了启动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的命令、送行了75名邵阳医护人员驰援湖北、见证了邵阳市第一例治愈患者的出院……他自己感慨说:“在外的采访是辛苦的,但这样的经历又是十分宝贵的。”

独当一面 找准各自主战场

教科文卫、社会政法,不同领域的记者编辑都主动找准自己的主战场。

邵阳日报教科文卫新闻部,女记者占多数,早在年前就建立了紧急预案。主任马娟、副主任刘敏利用远程办公系统,组织部室成员召开视频会议,共同策划选题,积极与医疗行业各单位对接,在第一时间搜集了医疗救治动态及一线医务人员参与抗疫的典型事迹。记者陈贻贵、陈红云冲锋一线,采写了多篇用情用心用力的大稿好稿。胡梅克服孕期不适主动留守担任值班编辑。部门集体制作了微信推文《守护邵阳,驰援湖北,这群“逆行者”令人落泪》、H5《你有多美——致敬抗“疫”一线的邵阳医者》,整理了多篇一线抗疫手记。

自从1月26日,正月初二,邵阳日报社会政法部主任袁光宇就将妻儿全部转移到妻弟家居住,自己在家作半隔离:早餐自己在家吃泡面,中晚餐妻子把饭盒送到门口;外出采访尽量全副武装。他说,“我们每位有条件的记者,都要这样做,因为对自己负责,就是对人民负责。”他深入基层,蹲守抗击疫情卡点,挖掘出更多令人感动的身影和故事,写出了一大批如《最可爱的人——二广高速邵阳西收费站抗击疫情检测点见闻》《共卫·奉献·驰援 ——邵阳人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图》《不负使命当尖兵——我市“邵阳快警”“一村一辅警”奋力阻击疫情纪实》等作品。

向海内外同胞宣传邵阳抗疫 战疫中(2)

2月4日,邵阳晚报重磅推出《战“疫”》特刊

1月28日晚,一条关于省长记住隆回一位20岁支援湖北的护士的抖音一下子震住了社会政法部副主任袁进田。这名护士叫陈琳琳,才20岁,是湖南省第二批支援湖北的最年轻的医护人员。才20岁!这是怎样一个护士?凭着多年的新闻敏感,袁进田觉得有文章可做。几经周折,他终于打听到了陈琳琳原来是隆回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当晚,通过自己的人脉,他火速查到了陈琳琳的电话号码。一看时间,已是29日凌晨0时了。第二天天刚亮,他就开车去了隆回,决定从外围入手,先后找到了陈琳琳的领导和父母并顺利做完采访。随后,他以最快的速度成文——《优秀!陈琳琳》。文章被云邵阳推出后,收到较好的反响。

特殊时期显担当,巾帼不让须眉。“你身穿防护服,坚守在特殊的岗位,彼此面对面,不知道对方是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场上,白衣战士不忘初心,请缨而上。一首打动人心的歌曲《你把姓名写在后背》,述说着2020年春天那些烙印防护服身影的难忘故事。这也是邵阳日报时政部副主任贺旭艳深入医院挖掘的《责任在前 姓名在后 ——疫情防控战中关于防护服的那些事儿》,读后令人不禁泪目;时政部女记者刘小幸身体不适,在完成日常采访任务的同时,主动认领任务,采写综述稿件《抗“疫”一线党旗猎猎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等。

向海内外同胞宣传邵阳抗疫 战疫中(3)

1月28日,云邵阳记者正在直播报道“邵阳医疗队增援湖北”

移动优先 展现融媒担当

特殊时期,新媒体当仁不让。

邵阳日报新媒体中心是由一群85后、90后年轻记者组成的团队。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这些年轻的力量放弃春节迅速投入战斗。1月26日,新媒体中心在邵人员当天全部返岗,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

“我请求到采编一线!”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二,云邵阳记者李春香在接到返岗的通知后主动请战。去年刚新婚的她,原本想带丈夫返回湘西老家看望父母。投入战斗后,她每天连轴的采访编辑,第一时间报道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她还将邵阳防控疫情的典型做法、温暖故事第一时间推送到“学习强国”平台,1月21日至今共成功向学习强国推送稿件30余篇。

1月28日,得知由全市各地组建的邵阳医疗队即将开赴湖北增援的消息。云邵阳记者谢冰、杨吉和李思洁第一时间赶赴出征现场,与后台编辑杨立军一起对邵阳医疗队增援湖北这一事件进行直播报道。该直播通过新华社现场云推送,占据新华社客户端现场云首屏。

向海内外同胞宣传邵阳抗疫 战疫中(4)

H5《抗击疫情,我在邵阳!我承诺!》阅读量超40万人次

创新融合,出新出彩。邵阳日报新媒体中心记者精心制作的H5、短视频等各类融媒产品,受到邵阳市民的广泛青睐。1月26日,接到返岗命令后,“95后”刘曦蔓第一时间从邵阳县老家返回市区,加班制作H5《抗击疫情,我在邵阳!我承诺!》。该产品在朋友圈引起热烈转发,总点击量达40多万。此后,刘曦蔓承担了邵阳日报社各部门的抖音视频制作重任,共推出抖音视频28个,总阅读量超3500万。

1月26日下午,23岁的黄开鹂从老家返岗后,通宵加班制作了《一图读懂|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邵阳市民如何做好防护》,向广大市民普及科学知识。1月27日,该产品发布当天转发量超过5万人。记者曾小慧紧急赶制了短视频宣传片教广大群众如何正确戴口罩和洗手,引导大家少出门、不集聚,在朋友圈广泛转发,受到各方好评。

至目前,以云邵阳客户端为龙头的邵阳日报社融媒矩阵共发布各类产品2800多条,原创制作短视频38个,全网总点击量达6000多万,相关内容在学习强国、人民号、百家号、网易号等10余个新媒体平台推送,其中向学习强国推送稿件30余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