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河最好吃的鱼(泰兴河里的鱼儿多如牛毛)
文/柳成荫(泰兴)
老的猪行(食品站)门口是条河,河流没有名字,因我们生产队叫“横东”,老家人习惯称其为“横东河”,供销社、油厂、粮管所都依河而建。那个年代,物资运输靠水路,这条河流相当繁忙。
钓鱼,是家乡人高雅的休闲,也是唯一的打发时间的方法。农忙结束后,或者下雨天不能下地干活,大多数家乡人都在床上度过,不少人则在河边上打发时间。一根修长的竹竿,地里挖点蚯蚓,或是捏一块面团,垂钓一河春色。
那时河里的活特别多,街上没有鱼竿卖,到竹园里砍一根竹子,绑上鱼钩鱼线,用鸭毛的梗子作浮漂,就成了“钓鱼棒儿”了。也没有专门的窝料卖,取麸皮一捧,用水泡一下,就成了不错的窝料。面粉里滴点香油,加水调和,捏成面团,就是饵料了。那时的鱼特别贪吃,钓鱼人出去了就没有空手回去的现象。
在人都没有好东西吃的年代,水中的鱼儿自然视麸皮、面团为珍馐佳肴了。
记忆中,河里的鱼很多,以花鱼(鲤鱼)为主。在河水没有污染的年代,河里只要是鱼,都很鲜美,花鱼成了鱼中的上等河鲜。鱼肉洁白紧实,鲜香味浓。去亲戚家作客,吃得最多的是鲢子鱼,有一盘红烧花鱼也就是上等菜了。
家乡的花鱼,异常鲜美
那时的家乡人爱种树,家前屋后栽满了杂树,以桑树、榆树为多,种树为的是木柴。板凳、八仙桌、床,甚至干农活的扁担、锹柄,老人拄的拐杖都是自己种的树制作而成。每年开春前,趁树木还未发芽前,就开始修剪树木,老家人称“秃树”。锯掉侧枝,留主干往上窜,便于成材。
锯下来的树枝并没有用来当柴火烧,而是拉到河边,扔进水中,这就成了鱼儿的庇护所,家乡人唤作“捂葱子”。鱼儿爱钻树枝,在里面歇息、觅食、越冬、交配产卵,这就成了“瓮中之鳖”。每隔半个月,打鱼的船就过来一次,过来“起葱子”。一张大网在树枝外围围住,把树枝拉上岸,即可收网。此时,受到惊吓的鱼儿已在网中乱窜乱跳,当然以花鱼、鲫鱼居多,它们是那居鱼类,大大小小,一网打尽一个大家族。
我家人口多,在生产队、乃至村里都是数一数二的大家庭,有七口人之多。那时的自留地(蔬菜地)是根据人口分配的,自留地多了,种的树也就多了,在老“河东”河里捂了两个大“葱子”,一年到头不愁没鱼吃,只愁没油烧鱼。鱼出水后,寄养的水缸里。那时的鱼生命力特别强,在没有増氧泵的年代,鱼儿在水缸里养十天半个月都不会死亡。眼看水缸里的鱼没几尾了,起鱼的船又来了。
一网鱼,一份喜悦
老家的河里生长着一种鱼,家乡人称其为“毛鱼”,外观像蛇,身上没有鳞,滑溜溜的。长大后才知道,它的大名叫鳗鱼,又叫河鳗。这种鱼在现在要算鱼中极品了,市场上野生鳗鱼卖到一百多一斤,还是有价无市。那时候毛鱼不值钱,家乡人嫌它有“泥腥味”,和甲鱼、泥鳅一样,很少有人吃,故也卖不出价钱。
钓毛鱼纯粹是种乐趣,吃鱼没有取鱼乐。
钓毛鱼很简单。收工回家,到农田里用钉钯筑点黑河鳝(蚯蚓),穿在缝衣针制作的鱼钓上,沿河边三五米下一把钩子,下好钩子回家洗洗睡觉。第二天,天刚朦朦亮,到河边来收钩子。河里的毛鱼特别多,也贪吃,僧多粥少啊。毛鱼把河鳝吞到嘴里,刚想离开,在鱼线被拉直的瞬间,缝衣针就卡到了毛鱼的喉咙口,任其死命挣扎,也逃脱不了。钓鱼人拎起鱼线,一条活蹦乱跳的毛鱼就出水了。
我曾用十包缝衣针制作了一百把钩子,把一公里的河岸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毛鱼钩子,收获最多的一天钩了有五六十条之多。看到这么多毛鱼,犯愁了,怎么消化得了?于是,挨家挨户地送,送给没有人钓鱼的左邻右舍,也算是处世了。
现在人钓鱼纯粹是乐趣,那时是为了解馋,为了饱口福,把钓鱼时的兴趣和吃鱼时的乐趣溶和到一起。一盘鱼端上桌,香气扑鼻,这就有酒有鱼有故事了。
家乡河里的毛鱼
家乡人是烧鱼的行家,这是在外的游子惦记着家乡的原因之一。想起了家乡的味道,就该回家了。一两斤小杂鱼,放上干黄豆或者花生米,亦或从腌菜缸里抓一把臭咸菜,就成了一盘汤浓味鲜的土菜,土得掉渣,却鲜掉眉毛。
毛鱼烧肉应该是家乡农家菜的灵魂。五花肉切块,在铁锅里煸出油脂,与收拾干净切成段的毛鱼同烧,毛鱼吸足了五花肉的油脂,猪肉吸足了毛鱼的鲜味,再浇上家家户户门口晒的酱豆子汤,那滋味,不得不令你饥肠辘辘。五花肉肥而不膩,毛鱼软嫩咸鲜,城里人是享受不到这个口福的。
在那个年代,家乡人有好多种鱼不怎么吃。甲鱼,都是骨头,没吃头;泥鳅、长鱼土腥味重;黑鱼肉是死肉,不活劲;乌龟,一只没二两肉,浪费柴火。那时,河里的鳑鲏鱼多如牛毛,这种不起眼的小鱼却是家乡人眼睛里的美味。把鳑鲏鱼掐破肚皮,挤出内脏,烧好后冻成小鱼冻,连头带尾嘴嚼,嚼一条鳑鲏鱼喝一口烧酒,直至喝得走路摇摇晃晃,“扑通”一声,倒卧到床上,呼噜声如雷响起。
红烧小野鱼
走南闯北三十余年,难得回老家一趟,即使回趟家,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家乡的河流还在,却没有鱼了,水面漂浮着不知名的植物,河水墨绿,隐隐约约闻到丝丝腥臭……
谁之过?
【谢谢阅读】码字不容易,阅读后请留下您的墨迹。喜欢柳成荫的文字,给点击右上方给一个关注,这是对笔者最大的鼓励。
家乡的母亲河,还能清澈见底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