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拍出电影中的复古怀念(真实地还原艺术地呈现)

主旋律电影是我国电影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英模人物电影,如《烈火中永生》《英雄儿女》《赵一曼》《焦裕禄》等经典影片曾影响了几代人但英雄模范如何去刻画,是电影人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怎么拍出电影中的复古怀念?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怎么拍出电影中的复古怀念(真实地还原艺术地呈现)

怎么拍出电影中的复古怀念

主旋律电影是我国电影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英模人物电影,如《烈火中永生》《英雄儿女》《赵一曼》《焦裕禄》等经典影片曾影响了几代人。但英雄模范如何去刻画,是电影人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电影《老阿姨》采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统一的表现手法,通过真实的叙述,艺术的渲染,让我们看到了国内电影人对英模人物塑造的探索和突破。

《老阿姨》有着真实的人物原型:1957年,战功赫赫的开国将军甘祖昌放弃军中高位,放弃组织上给予的优厚生活待遇,带着全家老小回到山村当农民,他与西北大学毕业的妻子龚全珍扎根落后的山村,几十年携手相伴、艰苦奋斗,为新农村建设、为帮助困难群众鞠躬尽瘁倾尽所有。

不当将军回乡当农民的老红军甘祖昌的故事已经在中华大地传唱了近六十年,并入选了中小学的语文课本;一路艰苦奋斗的龚全珍老阿姨的事迹家喻户晓,并改编成了广播剧、话剧、歌曲、戏曲,广为传播。长春电影集团也于2013年组建了由长春电影集团总导演雷献禾、著名编剧郭中束、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雪健、著名演员陶慧敏为主力的创作团队,经过三年的努力,朴实而又精彩地把将军农民甘祖昌和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的事迹搬上银幕。

在影片《老阿姨》中,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贯穿始终。雷献禾曾执导《离开雷锋的日子》《敌后武工队》《大雪无痕》《远山的红叶》等;郭中束是吉林省艺术研究院一级编剧,编写过的电影《喜莲》《索道医生》和电视剧《走过柳源》《雪乡》等曾多次获得大奖;李雪健饰演的焦裕禄、杨善洲、宋江等角色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小白菜”陶慧敏从戏剧到电视电影,从艺已近40年……他们都深谙真实、准确还原历史和人物的重要性。在电影创作上,创作团队秉承了长影一贯的优良传统,在剧本、场景、情节、演员、语言、服装、道具等各方面都做足了功夫,展示出了用电影语言据实摹写的十二分诚意。

从2014年年初,到2015年10月3日影片开拍,主创人员先后10次来到甘祖昌和龚全珍工作生活的莲花县收集素材、找寻感动,掌握最真实和全面的一手材料,并不断修改完善剧本,力求真实还原人物,仅剧本就修改了30余稿。本片的大部分外景也在江西,选择莲花乡村的粮仓、学校、民房等老旧建筑,为的就是还原当年真实的环境,让观众在银幕上能更进一步感知两位楷模几十年坚守的不易。

同时,由于导演和编剧都长期在东北生活,原剧本语言有较浓的北方特色,为平衡南北的视听偏差,影片中江西外景的群众演员说的多是赣方言。比如影片中,陶慧敏演的龚全珍问村里孩子们认不认得小黑板上的字,孩子们用“东扯葫芦西扯叶(胡扯乱说的意思)”等没有做任何修饰的赣西方言来相互辩答,让观众觉得俏皮,但听过之后又泛起心酸,会由衷地心疼山里孩子没书读,也就理解了从教育系毕业的龚全珍为什么会选择一辈子在山村学校教书育人。赣方言和俚语的进驻,让影片实现了环境与表演的统一,也回答了观众的疑问。

影片中的将军回乡开荒种地、旱灾时请求政府开仓放粮、龚全珍被学生批斗等故事都真实发生过,这些素材的选用,使影片扎根在了现实和历史的深厚土壤中,让影片的叙述、人物的刻画更具生命力和说服力,两位楷模的精神丰碑因此能立得起、站得住,能打动观众。

浪漫主义的情怀是这部电影的另一个特点。一位是南征北战戎马几十年,“龚”字都写不拢的大老粗将军,一位是爱教育、爱文学、爱田野、爱自然的女大学生,而且两人年纪相差十八岁,他们有怎样的爱情,总让人好奇。电影《老阿姨》在对主人公进行现实主义刻画的同时,提取了素材中的浪漫情愫,真实又艺术地讲述了这对“因爱和信念而永恒”的伉俪。

“如果有颜色,爱就是一块花布的斑斓。”电影里,两人结婚的时候,甘祖昌将王震将军送来的一块花布转赠给了龚全珍,而这块花布就是他们的结婚信物。龚全珍开心地将花布裹在身上,说要一辈子珍藏。一块花布,一句“珍藏”,让他们的感情顿时缤纷绚烂。回到家乡后,将军大方于公益事业,却吝啬于生活开销,以致于大女儿平荣向将军吵闹着要一条裙子遭到拒绝时,龚全珍心情复杂地剪裁了这块花布。友情、爱情、亲情、艰苦奋斗的情怀……都凝聚在这块普通又浪漫的花布上。

“如果有形状,爱就是一套军装的模样。”十年动乱中,龚全珍被红卫兵批斗。批斗的日子,没有尊严,龚全珍失去了活下去的力量。甘祖昌一句“离不开你”让观众感慨万千。再一次,龚全珍被迫跪倒在批斗台上时,甘祖昌来了,他穿着将军服,搬来一张椅子,扶起龚全珍坐下,脱下军装,为她披上,而后对着众人说:“这是我的夫人,你们的老师,批斗这么久,她也累了,让她坐下来歇歇。”这个情节,至情至性,感人至深。在龚全珍最脆弱最屈辱的时刻,一件军装,是将军丈夫献给被批斗的妻子最坚强的盾牌、最炽热的爱。龚全珍憔悴、愤怒、受伤的内心由此也变得平静,充满了力量。这也真实还原了龚老阿姨在日记中写到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这一生得到了祖昌。他虽不像知识分子那样温情,但爱得灼热”的记述。

文艺作品中的理想主义表现为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追问,表现为对平庸生活的永无止境的超越,表现为对信仰的执着追求。电影《老阿姨》选择了甘将军与牺牲的红军战友的多次对话来解答:为什么他会选择不当将军回乡当农民,为什么支持妻子到艰苦的乡村中学当老师,为什么自己始终坚守信仰。

影片对于灵魂对话的安排是一步一步递进的。首先是在婚礼上,甘祖昌主动端起酒杯走出新房,与红军兄弟进行“灵魂对话”。一个个失去生命的战友对他祝福和叮咛,甘祖昌面对夜空撒酒以示牢记嘱托,这也给新娘龚全珍带去了强烈的思想震撼。

第二次是授衔前,甘祖昌内心自省。兄弟们告诫即将当上将军的甘祖昌要更好地建设国家,而不要违背初衷去当“安乐王”。随后,甘祖昌在身体出现状况后,自然地没有选择去城市疗养度余生,而是回家乡发挥余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三次则是龚全珍打算离家去教孩子们识字学文化,起初甘祖昌不支持。红军兄弟批评他,告诉他不能让后代成为“睁眼瞎”。红军兄弟就像是一面镜子,不断警醒甘祖昌,帮他发现问题,坚持信仰,明确人生的方向。甘祖昌则一次次主动找到烈士们对话,一次次自我剖析、查找问题,及时纠正思想行为上的偏差。

在影片的末尾,甘祖昌逝世后,红军兄弟再次出现。此时,甘祖昌也成为红军烈士中的一员,现实中对话的人则换成了龚全珍。甘祖昌对着龚全珍充满爱意的微笑,仿佛是一种嘱托,要龚全珍将艰苦奋斗继续传承下去。

李雪健、陶慧敏两位艺术家的精准演绎,使影片充满了艺术感染力。导演雷献禾对情节的艺术处理也可圈可点,用黑白影像进行区别的几次“灵魂对话”,展现人物的经历、命运与情感变化,形成了影片特殊的艺术效果,可以说是电影的“画龙点睛”之笔。对甘祖昌、龚全珍内心状态的外部化、行为化、语言化的处理,让观众能真切地感受到两位优秀共产党员的所思所想。就像《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小川称赞龚全珍老阿姨的一样:“读她,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理想主义,而理想主义者可以如何无私。”

在随波逐流,经常忘记初心的今天,细细地品味《老阿姨》,时时对照,的确可以让我们浮躁的灵魂得以平复,得以净化,让我们不忘初心,继续朝着信仰和理想前行。(何庆如、段黎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