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如何区分数字化与信息化)

近一两年全社会都在讨论数字化这个概念,包括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化政府建设。当我们在讨论数字化、信息化的时候,对这两个概念好像没有严格的区分边界,甚至会混淆。今天从应用实践的层面进行解读分享。

信息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从上述定义来看,信息化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信息的对称,核心依然聚焦在信息本身。典型的信息化案例,办公自动化系统OA,所实现的是组织内部的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内部协同与协作,通过信息的流动来实现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的提升。另一个案例是财务管理软件,使用了财务管理软件之后,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准确性、正确性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不管是办公自动化系统还是财务管理系统,都是信息化的应用实践,都实现了效率的提升,但并未改变企业的经营逻辑,也就是说信息化应用的实践并没有对企业上下游的伙伴关系产生实质性的改变。

数字化。Gartner的定义:业务数字化是指利用数字技术改变商业模式,并提供创造收入和价值的新计划。这个定义的核心词是改变商业模式,创造了新的价值和收入。因此如何进行商业模式的调整,如何才能有别于过去创造新的价值和收入,即为实现数字化的关键。

按照Gartner上述定义的逻辑,数字化需要对业务流程的重新塑造,业务场景进行调整,上下游伙伴关系之间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甚至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都需要被重新梳理定义。最典型的数字化实践的案例,互联网用车平台即网约车平台。在网约车平台出现之前,出行用车一般是打电话预订定出租车,或者路边扬招。在这种模式下,高峰期很有可能是打不到车的。当网约车平台出现以后,关于打车这件事情,发生很大的改变。

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如何区分数字化与信息化)(1)

首先是打车的模式,从路边扬招变成APP叫车,还可以提前预约好具体的时间、地点,在这整个场景里最具价值的是平台能够就近调配车辆(运力资源),方便了用车人的同时形成了社会运力资源效率的提升。同时顺风车的模式,让开车上下班的人,可以选择加入顺风车的队伍,成为一名顺风车司机,赚取一份额外收入。顺风车司机的临时加入也可以有效缓解下班高峰期用车的紧张程度。

再者是调配机制,平台可以根据流量、路况对价格进行动态调整,完成了在那一瞬间的用车价格的市场发现机制。甚至还可以使用加价插队,获得优先叫车。平台司机的收入被市场需求重新定义了。

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如何区分数字化与信息化)(2)

因此我们说网约车平台实现了对社会运力资源进行了更有效率的配置,重新分配了收入机制,实现了商业重构,这就是数字化。从信息化到数字化的迭代跃迁中,数字技术的发展,逐步改变了我们衣食住行的方式与习惯,而由数字化所带来的产业变革才刚刚开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