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孔子评价为思无邪的经典是什么(理解思无邪蕴含的中庸思想)

《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观其风俗,则知其所以教。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何谓温柔敦厚?温柔者,颜色温和而内心润泽;敦厚者,内心宽大诚实之义。何谓温柔敦厚之人?即仁德之君子。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

孔子认为,学习《诗》,有利于修成儒家所推崇的道德礼义中的中庸之道。

诗礼乐的教育,可以使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的事物和谐统一,这就是“中庸”原则的实现。

被孔子评价为思无邪的经典是什么(理解思无邪蕴含的中庸思想)(1)

1.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为政》)

2.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八佾》)

3.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

被孔子评价为思无邪的经典是什么(理解思无邪蕴含的中庸思想)(2)

1.“思”字有两种解释:一是语助辞,没有实际意义;一是指思想内容。《论语今读》中的注文是:“《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不虚假。”注释中又说:“盖言诗三百篇,无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徐之意。”所以“思无邪”就是真情流露、毫不作假的意思

2. 孔子“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中和”之美。“无邪”就是“归于正”,就是符合“正”,即“中正”,也就是“中和”。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认为哀乐是人性之本,只有哀乐有节,戒“淫”和“伤”。 欢乐而不放纵,悲哀而不伤痛,一切情感的外观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符合音乐的中和之美,也就是符合儒家传统雅乐的美学特征。

被孔子评价为思无邪的经典是什么(理解思无邪蕴含的中庸思想)(3)

《论语》用“诗”、评“诗”的旨归。

1.学《诗》以言谈交际。

2.学《诗》以扩充识见。

3.学《诗》以识人论世。

4.学《诗》以修身达仁。

5.学《诗》以从政治民。

6.学《诗》以别成会悟。

7.学《诗》以兴观群怨。

“兴观群怨”说紧扣美善兼济、审美与教化合一的原则展开,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法和强烈的实践品格,成为司马迁“发愤著书”说、韩愈“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穷而后工”说、梁启超“熏浸刺提”说等后世思想学说的历史与逻辑起点,共同锻铸起中华民族自强弘毅融旧开新的文化传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