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狗的象征(中日差异到底有多大)

对于天狗这一在中华文化中流传已久的形象,许多人都不会陌生,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天狗食月的传说。在山海经中有关于天狗的记载,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不过到了汉代时期,天狗的出现就被归类于星象的变化,而且当时天狗星象的出现,是被认为不祥的征兆。隋唐年代,还有关于祭祀天狗的谣言出现,说是需要取出人肝血用来祭祀,才能求取平安,当时此类谣言流传极广,曾对社会的治安造成了很大影响。

在古代,关于中国天狗的记录一般存在于各种文献之中,而我们知道,在古时,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是较为密切的,而天狗这一形象,也被流传到了日本。天狗在日本的形象便不再是仅限于文献记载,而是在一些文学作品和绘画之中也有出现。值得一提的是,在中日两国之中,关于天狗的记载有着很大出入,尤其是当天狗作为一种妖怪的形象出现时,两者之间的认知差异就会比较大。

本文中,将会对中日两国的古代天狗形象进行一个分析。

日本天狗的象征(中日差异到底有多大)(1)

古人称“天狗食月”

一、中国古代天狗的两种形象

在古代中国的记载中,天狗是具有两种形象的,其一是作为星象变化而出现,其二则是作为妖怪形象而出现。其中天狗食月的故事便是由妖怪形象的天狗演化而来,这两种关于天狗的记载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我们将会分成两个部分来分别阐述分析。

1、 中国古代天狗——星象篇

天狗曾作为星象变化而被记载,而关于这一点出现较早的文献是《史记》中的:“太白五芒出,早为月蚀,晚为天矢及彗。其精散为天杵、天椨、伏灵、大败、司奸、天狗、贼星、天残、卒起星,是古历星。”而在这之后,在《汉书》中又有记载,认为天狗是一种流行,并较为明确的描绘关于它的外貌形状,“天狗,状如大流星,孟康曰:‘星有尾,旁有彗,下有如狗形者,亦太白之精。’有声,其下止地,类狗。所坠及,望之如火光炎炎中天其下圜,如数顷田处,上锐,见则有黄色,千里破军杀将。”在这一条记录中,我们可以发现,文中已经很明确的表示,天狗的出现会带来不祥,比如文中说到“千里破军杀将”,就是说军队被破、将军被杀,意味着全军覆没。

到了晋朝时期,对天狗时一种不祥的星象记载便愈加丰富了,在东晋升平二年十二月“枉矢自东南流于西北,其长半天。四年十月庚戌,天狗见西南。占曰:‘有大兵,流血’”。另有,东晋太元十三年,“天狗东北下,有声。占曰:‘有大战,流血’”。“自是后,慕容垂、翟辽、姚苌、苻登、慕容永并阻兵争强”。

而在南北朝后,关于星象天狗出现就会有军队战败、将死兵亡的记载更是愈加频繁的在各种文献中出现,如《宋书》、《隋书》、《南史》中,都有关于此类的记载。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古代的中国,当天狗被认为是一种星象变化时,常常被误认为是一种会带来战争且军队败亡等事件的不祥之兆。

日本天狗的象征(中日差异到底有多大)(2)

中国古代星象图

2、中国古代天狗——妖怪篇

而除了星象天狗之外,在我国的古代文献记载中,还有关于天狗是妖怪形象的记录。

天狗食月的故事,想来因为其流传度较广,所以许多人都知道。在古代民间,当时人们的社会科学水平较低,没有日食和月食的概念,于是就有了天狗食月的传说。传闻中,天狗是一种喜欢与太阳月亮玩耍的强大生物,他喜欢把月亮或者太阳吞下,而天狗又害怕锣鼓之类敲响的声音,所以每当出现天狗吞月这一现象的时候,人们就会纷纷敲响铜铁器具,制造出金铁交击的声音,将天狗吓得吐出月亮或太阳,这就是最早关于中国古代天狗的传说故事。

较早关于妖怪天狗这类记载的描述出现在《山海经》中,“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浊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蕃泽,其中多文贝。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而明代蒋应镐版的《山海经〈图绘全像〉》中就是根据山海经中关于天狗的记录来绘制出了天狗的外貌形象。

除此之外,还有有清代汪绂版《山海经存》中也出现了妖怪天狗的形象。而古人根据山海经的记载,认为妖怪天狗有御凶的作用,这与此前的星象天狗是不祥征兆的认知有很大差异,关于天狗的妖怪形象,《山海经》中是这样解释的:“赤犬,名曰天犬,其所下者有兵”,这段话的意思是天狗的出现会带来战争,这与之后的星象天狗伴随兵败的记载是大致相同的。所以有学者认为,之后的星象天狗引发战争的传闻来源,很可能就是来源于《山海经》中的天犬。

日本天狗的象征(中日差异到底有多大)(3)

山海经中天狗形象

而在万历十九年黄一正所编《事物绀珠》中,对妖怪天狗的记载是这样的:“云,天狗如狸,白首,音如猫,食蛇”。根据以上记载,我们其实可以发现,虽然这些文献记载中都有记录天狗的形态,但关于天狗的具体形象其实还是很模糊的。

大约是从隋唐时期开始,随着天狗形象的不断流传,在民间也出现了许多关于天狗的谣言,关于天狗的形象认知也得以更进一步。

据记载,天狗是一个妖怪,常常出现在夜间时分,在民间有谣传说要取人的肝脏和血来祭祀天狗。《隋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天厌乱德,妖实人兴,或空裹时有大声,或行路共传鬼怪,或刳人肝以祠天狗,或自舍身以厌妖讹。”而关于这样的谣传,其实在隋唐之后的许多文献中也有记载。

《南史》有载:“夏六月,都下讹言有枨枨,取人肝肺及血,以饴天狗。百姓大惧,二旬而止。”时至贞观十七年,民间甚至传谣有官员派遣枨枨恶鬼取人内脏以祭天狗,在传言中中,恶鬼枨枨身披狗皮,铁爪,于暗中取人内脏而去,于是人人自危,或备弓箭自防,无兵器者则削竹以备,无人独自行走于郊外。当时的唐太宗在听说了这个谣言后,龙颜大怒,传下命令,让人整夜开堵坊门,并宣旨慰谕,这才让这一谣言得以终止。

根据以上的关于天狗的谣言记载来看,这些谣言其实都没有具体的出现天狗的形象,只是说了天狗食人肝血的这样一种行为。而这样的谣言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呢?当时人们群众对于潜在危机的担忧。尤其是在太平盛世,这种谣言更是体现了当时以阴阳五行为主的主流思想、以佛道为首的宗教神秘主义、包括谣言在内的封建迷信等社会思想对大众的深刻影响。

日本天狗的象征(中日差异到底有多大)(4)

天狗食月过程

二、古代日本天狗的形象

天狗的形象不仅仅是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之中,而且随着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天狗这一形象也流传到了日本。然而日本将天狗狗与佛教、修验道相结合,最终形成了具有日本文化特点的一种形象。而且日本天狗形象具有一个很明显的行为特征——反佛

1、日本天狗形象——鸢鸟天狗篇

最早出现在日本资料记载中的天狗,与中国古代的星象天狗有很大的相似,它们都被认为是不祥的征兆。不过到了日本的平安时期,在日本的天狗形象就产生了变化,且演变方式多种多样,天狗的形象也是各有千秋。有的说法为天狗是居住在深山中,妖惑人心,拥有多变形态的妖怪;或是手持羽扇的鸢鸟形象;或是为赤颜高鼻的大天狗。

通过前文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古代的各种资料记载中,对天狗星象的记载是具有连贯性的,而日本在这一方面有多不同,他们关于天狗的记载其实很少,《日本书纪》中是最早记载天狗星象的,其中这样说道:“春二月丙辰朔戊寅,大星从东流西。便有音似雷。时人曰,流星之音。亦曰,地雷。于是,僧旻僧曰,非流星。是天狗也。其吠声似雷耳”。

日本天狗的象征(中日差异到底有多大)(5)

日本天狗形象

而在这一记载的同一年,《日本书纪》中就记载了日蚀和虾夷之乱,而在此之前的一年,也就是舒明八年,同样有着关于日蚀和饥荒的记录。由此可见,在天狗出现在日本的最初时期,这一星象也是代表着不祥和灾祸,直到平安时期,日本的天狗才开始和中国的形象产生不同的演变。

在平安时期,关于天狗的记载开始出现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其中最多的,便是记录天狗在深山之中打扰佛家弟子的修行。而关于这样的记载,最为显著的就是成书于日本平安时代末期的佛教说话集《今昔物语集》。在这本佛教说话集中,记载着天狗的各种形象变化。时而化作观音现身在树上扰乱修行人,时而化作佛像假意引渡禅师,时而化作尼姑诱惑高僧,时而化作堕落的修行者。而在这本集中,天狗扰乱佛家人修行的行为,也表现了强烈的反佛倾向,而在这里面的天狗故事中,最终天狗还是成为了修佛者,皈依佛门。

以此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今昔物语集》中的天狗有着扰乱佛家修行的行为,而且还是堕落的修行者。但是也仅仅是描述了天狗的行为,与前文所说的唐代天狗食用人肝血的记载方式一样,所以对这一时期的天狗依然只是停留在行为上,而没有关于其具体形象的描述和详细记载。

日本天狗的象征(中日差异到底有多大)(6)

今昔物语集封面

到了镰仓时期,日本对于天狗的记载就开始多种多样,不再局限于文献中,还有一些绘画作品中,出现了对天狗的具体形象描绘。这一时期的关于天狗的画卷中,天狗拥有着巨大翅膀和尖锐的喙和锐利的爪子,这一天狗的形象就被称作鸢鸟天狗。鸢鸟天狗相比起平安时期的天狗,依旧是有着明显的反佛倾向。而且当时描绘鸢鸟天狗的绘画作品有很多,其中的内容也是异常的丰富,而在这些作品中,刻画得最为形象的要属镰仓时期的《是害房绘》。

《是害房绘》是根据《今昔物语集》中“震旦天狗智罗永寿渡此朝语第二”为内容的绘卷,在这一幅画面中描绘了中国和日本的天狗同时出现的情景。其主要表现的内容是,中国唐代的天狗来到日本后,挑战战日本比叡山的僧人的故事,只是最后以失败告终,而这条来自古代中国唐朝时期的天狗,被称作是害房。

日本天狗的象征(中日差异到底有多大)(7)

鸢鸟天狗形象

2、日本天狗形象——大天狗篇

镰仓时期之后,天狗的传说流传更多,出现了“大天狗”。大天狗拥有着更加强大的力量,被认为是佛僧与修验者死后的化身,因此大天狗比其它天狗的功力更为强大。大天狗在形象上也与之前的天狗有了一些不同,最明显的是它拥有长长的鼻子,形态是半人半鸟,这种大天狗的形象一直延续到现在,成为现代日本中常见的天狗形象。

然而大天狗也并非都是长鼻子的形象,在这个时间段,还有点绘画作品中,混杂着一种半人半鸢的天狗形象。其中较为出名的,就是月冈芳年所绘《武勇雪月花之内五条之月天狗牛若丸》,其中的白峯天狗头顶黑帽,身披青衣,瞪大双眼,手持佛仗正在奋战,描绘的就是半人半鸢的大天狗形象。

那么这一天狗的长鼻子形态,是怎么出现的呢?其实关于这方面,一直流传着几种说法:狩野元信初创大天狗说;受印度佛教的守护神迦楼罗像影响说;受雅乐中的“胡德面”影响说;受雅乐的伎乐面影响说;受日本神话的猿田彦神影响说。

而在这些说法中,又有更加细致的分类说法,其中,胜俣隆的说法好像更具有说服力。他认为,大天狗其实是鸢鸟天狗演变过来的,只是演化成了长鼻子和加了手持羽扇的形象。其中,羽扇就是鸢鸟天狗的翅膀所转化过来的,代表着可以飞行的功能,而且羽扇可以扇风,与记载中大天狗可以通过扇风来加强自己的法力的特点是很符合的。

日本天狗的象征(中日差异到底有多大)(8)

大天狗雕塑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天狗形成于中国古代先秦时期,最初是一种出现在夜间会发出声响的流星,这种流星被认为会引发兵败等不祥之象。同时,天狗也是一种妖怪,最初有御凶的作用,但受到流星天狗不祥意向的影响,转变为食人肝血,引发社会动荡的妖怪。天狗不仅出现在中国,还漂洋过海来到了邻国日本。

日本天狗在初期阶段继承了中国星象天狗以及引发社会动荡的妖怪形象。然而,平安时期之后,日本的天狗与佛教相结合,形成了扰乱佛家僧侣修行的反佛形象,形态上则是长着尖尖的喙,拥有一对翅膀的鸢鸟形象。中世之后,日本的天狗又与修验道相结合,开始拥有更加丰富多变的形象,拥有长长的鼻子,且手持羽扇,在法力上也更加强大,不仅是众多物语故事和浮世绘的主角,还成为了神社中人们供奉的对象。

此外,古代中日天狗形象的异同也反映出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特点,即日本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地吸收中国文化的特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