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过没有什么是一顿饭(孔子说食不厌精)
白玮/文(头条号签约文章)
关于饮食的主张,影响最大传播也最深远的就是这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了。
就这个问题,笔者在前几个月里,也曾经谈到过,但并未说透,今天,我们继续来一探究竟。
1、食不厌精的食是什么意思?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中国儒家思想开创者孔子的经典言论,在他之后的两千年里,这句话被当做精致的美食主义而广为流布,甚至被当做美食烹饪的最高指导思想和境界来追求。
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老夫子通过它想表达什么?它究竟是不是一种饮食主张,它和刀工哲学有什么关联?这句话的形成背景又是什么呢?
孔子这句话出自《论语·乡党篇第八》,是本节的第一句。在这一节里,孔子讲了很多“食事”的主张,譬如“失饪,不食”、“不时,不食”、“不得其酱,不食”等。这些“食事”被后世的学者和烹饪界普遍解读为“八不食”理论,也有的学者将它归纳为“十不食”。
2、切细了,是为了吃着方便?“脍”,从肉,会声。本义:细切的肉、鱼。
《说文解字》给出的释义是:脍,细切肉也。
这么一来,这句话所透露出来的“刀工意识”就凸显出来:在那样一个时代,为什么要把肉和鱼切细了?切得这么细,是为了看上去好看,还是为了方便进食?以今天的饮食观来体会的话,如果把肉切细了,还容易理解,连鱼也要切得那么细是为了什么呢?
而且,如果说“脍”是为了体现刀工精细的话,那么,为什要用肉字边的“脍”字,而不用竖刀旁的“刽”字或者用竖刀旁的“割”字?
再查《说文解字》中的“刽”、“割”二字,分别有着不同的含义。
刽者:从刀,会声,断也。
割者:从刀,害声,本义是指用刀分解牲畜的骨肉。
关于这个割字,孔子在《论语·阳货》中也有提到,说:“割鸡焉用牛刀?”,在同一章的《乡党》篇中还说了一句:“割不正,不食。”
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基本上可以读出三层意思:
第一,孔子的那个时候已经有多种的刀法讲究,有细切、有切断以及分解牲肉等多种手法,而且,每一种都有不同的切法。
第二,在当时,切割不同的食物已经开始使用不同的刀具,最起码,杀鸡有杀鸡的刀,割牛有割牛的刀。
第三,用于不同的切法时,有不同的内含,譬如切割牛肉时,就叫“分解”,所以才有了“庖丁解牛”这个经典典故。
关于“庖丁解牛”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我们在下一节里再行论述,我们接着说“脍”。
3、切细了就好吃吗?
现代被我们所熟知的,与“脍”字结合起来的成语有一个“脍炙人口”,它的本意是指切薄了肉片鱼片烤熟了都特别好吃。从这个成语的组成背景上来看,把肉和鱼切成很细的片片是为了好熟,就像今天我们在涮肉馆和水煮鱼菜馆里吃到的肉片和鱼片一样,切得越薄,越好熟。用筷子夹着一片在热锅里一放,一二三四五六七,数到七秒,起!肉已经熟了。
还有鱼生类刺身,也切成很薄薄的片片,夹起来,蘸着芥末酱吃,也很脍炙人口。
难道,孔老夫子想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也太简单了吧?如果就是这么个意思,这还能成为“四书五经”的经典,忽悠了那么多书生一两千年来为这事儿穷经皓首?以至于把范进们都弄疯了。
事情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那么,孔老夫子是啥意思呢?
预知结果如何,下篇再见。,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