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起床突然出现头晕眼睛发黑(头晕近2月左眼发黑)

卫生社团讲科普 02期

顶级专家、网红医生为你授课!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省民营医院卫生社团组织联合党委携手广东卫生在线开设“卫生社团”健康科普宣传专栏,发挥“两新”组织专业优势,向公众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权威健康科普资讯,助力常态化抗疫。

近2个月,家住云浮罗定的老吴常有头晕和左眼发黑的症状,以为是小问题而没在意。

直到左眼视力开始下降,右边手脚偶尔不听使唤,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峻,随即赶往云浮市人民医院进行检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竟是:左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

为什么起床突然出现头晕眼睛发黑(头晕近2月左眼发黑)(1)

“您中风了!”医生提醒老吴。

“你才中风了!”老吴有点恼火了,“我明明是眼睛看不清”。

“是的,你的确是眼中风了!”

眼中风又称眼卒中,由于眼部的重要血管阻塞导致视力下降或丧失。这一眼部动脉堵塞的疾病来势汹汹,突然发作,抢救的黄金时间仅为90分钟内,否则会导致永久性失明,是一种相当“残酷”的疾病。


眼睛问题怎么会和血管有关系呢?有关系!

当颈内动脉狭窄时,眼动脉就会供血不足,随后可以出现多种缺血性眼病,以视力短暂性下降或丧失最为常见,即眼睛发黑,这过程往往持续1~5分钟不等,通常在10~20分钟视力逐渐恢复。

为此,除了积极查找眼部疾患外,完善颈部血管彩超、颈部MRA或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检查也同样重要,以明确有无颈部血管狭窄。

为什么起床突然出现头晕眼睛发黑(头晕近2月左眼发黑)(2)

▲颈内动脉与眼动脉的解剖关系


听到这里,老吴有点担心了,报告显示他的颈内动脉狭窄率达95%以上,严重吗?严重!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营养结构的改变,我国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缺血性卒中病人并非脑血管或眼动脉本身的原因,约20%~30%是由于颈内动脉狭窄所致。随着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加重,血管狭窄处的斑块脱落、血小板聚集引起的血栓形成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均可引起血管堵塞。

老吴的报告提示颈内动脉狭窄率达95%以上,属于卒中高危人群,有可能因此出现大面积脑梗死、永久性失明等灾难性后果。

为什么起床突然出现头晕眼睛发黑(头晕近2月左眼发黑)(3)

▲侧颈内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图1DSA结果,图2-3CTA结果


听到脑梗死一词,老吴心里咯噔了一下,这是不是人们平常说的“脑中风”?

是的,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就是人们常说的“脑中风”中的一种。 为此,大家一定要谨记:“中风“120”口诀”

为什么起床突然出现头晕眼睛发黑(头晕近2月左眼发黑)(4)


“中风”是个大病,老吴说:“工作日才去找专家诊治。”

千万不要,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把握缺血性眼病90分钟及缺血性脑病6小时的黄金抢救时间。

这时候千万不要拘泥于一定要找专家,或等到白天上班再去看医生。

医生告诉老吴,医院已开通高级卒中中心绿色通道,全天24小时为缺血性卒中患者提供高效的医疗救治服务,能常规开展静脉或动脉溶栓、颈动脉支架植入、颈动脉内膜剥脱、急诊介入取栓等治疗。


此时,老吴想:自己平时除了爱抽烟,也没有什么基础疾病,怎么突然就得了颈动脉狭窄和眼卒中呢?

其实,造成颈内动脉狭窄的原因很多,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原因,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主要有:

1、年龄性别,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比较多;

2、血脂异常;

3、高血压;

4、吸烟: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成正比。被动吸烟也是危险因素;

5、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

6、肥胖;

7、从事体力活动少;

8、饮食不健康;

9、压力过大;

10、遗传因素。

这么多的因素,可归为两点:不可改变的和可改变的。

不可改变的是年龄性别及遗传,但可以改变的是生活习惯,积极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基础疾病。

老吴对照了自己的生活习惯,认为确实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医生的建议下,老吴接受了颈内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手后左眼视物模糊情况改善,右侧手脚发作性无力也没有再次发生。

为什么起床突然出现头晕眼睛发黑(头晕近2月左眼发黑)(5)

▲球囊扩张颈动脉狭窄处(左图),支架植入后,血流明显改善(右图)

医生建议,已发生缺血性卒中的人群,应在医师指导下,坚持脑血管二级预防的药物治疗,预防再次发生“中风”。

此外,建议老年人每年参加体检,通过眼底照相、颈部血管彩超等,及时发现血管狭窄性病变,预防缺血性卒中。

特别鸣谢:广东省民营医院和卫生社团组织联合党委

作者|吴志林 吴鉴洲 江志斌

编辑|任君飞 责编|张秀丽

供稿 | 广东省医师协会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