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为人处世的七个方法(国学经典道德经)

记住8个字,并且身体力行,可以助你一帆风顺,无往不利。是哪8个字呢?

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这几个字出自老子《道德经》第68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什么意思?

天道的规则就是生养万物,利益众生,不会予以加害;而具有大境界真正高明的人,踏踏实实做事,并无争斗攀比之心。

一说到不争,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这分明就是消极处世嘛,不争就是让我畏缩退让啊,那可不行,我就是要争,不争怎么得到我想要的?

我告诉你,这样想是错误的。

道德经为人处世的七个方法(国学经典道德经)(1)

为什么道德经这样备受推崇,不是因为老子的学说有多深奥,多玄妙,恰恰相反,老子的《道德经》很浅显,很容易懂,但是被人为的搞复杂了,老子写《道德经》的真正目的不是教世人如何闭关修炼,羽化成仙,而是旨在劝导世人转换思维,放下执念,摆脱人道的种种制约和束缚,回归于天道,从而和谐,正确,圆满的生活。

可惜,现在的人,读《道德经》,总把它当成一门学问,反反复复辩证推断,越想越复杂,比如说,就一个“道”字,数不清的人,说来说去,越说越离谱,越说越玄,其实,道是瞬间的灵感,是顿悟,不是苦苦思索的结果,更不是反复辩证得来,当你仔细琢磨,哎,老子这句话到底用意何在呢?他的本意究竟是啥啊?你这样就是深陷执念,永远不会悟道,只能背道而驰。正如老子在《道德经》第70章所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何以如此?就是被一些卖弄学问的人给搞复杂了。

好了,回到重点。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的重要意义。

先说为而不争。

不争这个词在《道德经》多次出现,可以说是老子以及道家关于自我修养,自我提升的核心主张。很多人把不争错解成消极,其实,不争是一种智慧,甚至俗一点说,是一种手段。

不争,是不争一时的得失,但对于最终的胜利,势在必得。为什么不说志在必得?因为志,只不过是一个人的主观愿望,未必合乎道的规律和法则。而一个人想要成事,必须遵循一个过程,那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你做事遵循天道,那么就可以积蓄德报,汇聚能量,就会顺势而为,自然而然得到你理想的结果,而这个结果争是争不来的。

道德经为人处世的七个方法(国学经典道德经)(2)

老子所说的为而不争,不是拱手相让,而是踏踏实实做事,但是没有争执心,争斗心,争辩心,争得心。

也就是说,心里没有妄念,但是并不会停止进取。你努力做事,但是不胡思乱想,不勾心斗角,不贪得无厌,这就是为而不争。

为而不争会怎样呢?老子说过了,这样是符合圣人之道的,那么自然就会有一个理性的结果,这个结果老子在很多章节里面都提到,比如第28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66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你好像不和谁争斗,不露声色的做事,但是结果呢,天下没人争得过你,你当然得到了你想要的。正如《道德经》第73章所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可以说,这是最高明的境界。

不争,就是做好自己,不过多的表现,不漏痕迹,同时,在自己没有真正强大以前,更加不要轻举妄动,要懂得默默的积蓄力量。其实很多时候根本不需要争,你自己真正强大了,各种能量自会向你靠拢,不追逐名利,名利会自己上门。

道德经为人处世的七个方法(国学经典道德经)(3)

争,其实是一种念头,一种欲望,一种占有欲,有了这样的欲望,一定会干扰你的判断力,做出错误的举动。争,无非是为了得,岂不知得是德具足后自然而然的结果,不是争来的,德,就是遵循道做事,通过自身的修养,行为,使自身获得正确的能量,也就是福报。不争,就不会起心动念,就可以安心做正确的事,心安理得,才可以厚德载物。

不争,不是退让,而是想办法把不利因素转变成有利因素,凡所遇之人,只要不是穷凶极恶之徒,都可以为我所用,包括我的竞争对手,为什么一定要争呢,合作不是更好?你要有这个思维转换的意识。

争,必然和对手冲突,就难免损伤自身,所谓杀敌一万,自损三千。

那么转换思维试一试,能不能找到利益共同点,把对手的力量化解成自己需要的力量,也就是说,把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有人会说,这可能吗?

当然可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对手,只有永远的利益,只要找到利益共同点,没有什么对手不可以化解。

共赢或者说双赢,是最好的格局,比硬碰硬,一决高下,要高明的多,效果要好的多。

道德经为人处世的七个方法(国学经典道德经)(4)

下面说一下利而不害

利而不害,这个思维很重要。不能损人利己,也不能不损人利己。那应该怎么做?很简单——利人利己,也就是双赢。

我在前面说过,学《道德经》就是要领会怎么变通,怎么转换思维。老子所说的三宝之一,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要把自己放在第二位,而众生利益在先。在不害己的前提下,尽量利他。

为什么非要抵触呢?就不能寻找一个结合点,彼此利益一致?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可以无往不利。一句话,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你的利益和多数人的利益一致,还有什么事办不成,什么目的达不到?虽然不为自己谋求,但是结果自己该得到的都得到了,这就是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我举个例子,假如你做生意,你的产品要卖给客户,说白了,你要赚他的钱,这是你希望得到的利益,那么,你就把你的这个利益先放一放,先别满脑子盘算怎么赚,赚多少,你得先站在客户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我这个产品,客户有没有真正的需求,需求量是多少,我能给客户带来那些方便,实惠。能不能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我还能不能做的更好,你这样想,思路就有了。然后考虑怎样才能保证客户的利益不受到损害,什么利益呢?产品质量要保证,让人家买的放心,售后要保证,客户没有后顾之忧,服务要保证,就是热情周到,让人家心里暖暖的,打心眼里认可你,接受你,让你赚钱人家心甘情愿,也乐得继续和你交往,生意做到这份上,就是莫大的成功,如果做不到这些,生意能做下去恐怕千难万难,就算靠关系人脉,也只能红火一时,难以长久。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聊到这里。传承中华文化,弘扬国学经典,每天为大家分享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欢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