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卦到底是吉卦还是凶卦(讼卦为什么讼)

《周易》第六卦讼的卦象是上乾下坎,《大象传》解释为“天与水违行,讼”,对应的自然之象是乌云压顶转为雨落天高。天欲上而水欲下;乌云聚雨,雨拖累了天,天羁绊了雨,就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最终会达到一个平衡点,使双方得以解脱,各行其道,这就是讼的过程。讼,为各自利益公开争辩,在本卦为谈判之义。

讼卦到底是吉卦还是凶卦(讼卦为什么讼)(1)

天与水违行

在前一卦需卦中君子之师取得胜利,敌人主动投降,本卦讲述双方就战后利益进行谈判。

卦辞:

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翻译:

俘虏们愤懑警惧,比较安定,但最终会起冲突。大人们之间展开谈判有利。不利渡过大河。

卦辞中的“有孚”即在需卦中向周国军队投降的部族。“窒”“惕”表明这个部族虽然投降了,但人心并没有归顺,是很大的不安定因素,冲突不可避免。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大人们之间展开谈判,把矛盾揭开,找到妥协办法,所以说“利见大人”。不安定因素没有消除,当然不能贸然远涉大川继续征伐,这和屯卦“勿用有攸往”的口径是一致的。

从周易全文可推知,“涉大川”的意思近似于征伐鬼方。商周时鬼方分布于陕西东北部、山西北部、内蒙西部,与周国当时所在的岐山周原之间隔着泾河、洛河、延河等大川。

讼卦到底是吉卦还是凶卦(讼卦为什么讼)(2)

西南得朋,利涉大川

爻辞:

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不克讼,归而逋bū,其邑人三百户无眚shěng。

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讼,元吉。

或锡之鞶pán带,终朝三褫chǐ之。

上述爻辞翻译成现代文就是:

谈判不长时间就终止了,还存在一些分歧,但最终没有起冲突。

谈判没有达成一致,只好把部族的大人押解回周国,但大人在中途逃跑了,不过他的三百户邑人没有受到牵连。

按照原有条件安排邑人,占问有风险,但最终吉祥。有人会参军,但不会记功。

和邑人的谈判还没有结束,逃走的大人又自己回来了,接受了我方的条件,转变了原来的态度。安贞,吉祥。

谈判,十分吉祥。

有的被继续授予官职,但他们坚辞不受,一上午推辞了三次。

讼卦到底是吉卦还是凶卦(讼卦为什么讼)(3)

爻辞叙述了占领方和被占领方之间的谈判过程。谈判共分三个阶段:

一、初九,与部族大人谈判。“所事”区别于“王事”,相当于办公室事务(在《周易》中结构助词或代词“所”基本上是“攸”来充当的,而“所”则取其初义,处所的意思),在本卦中特制占领军和被占领方之间的谈判。但谈判没有取得一致,大人在被礼押至周国途中逃走了。九二的“归”不是归来的意思,而是“归妹”之归的意思。“邑人三百户”就是三百户邑人,说明这个被占领的邑国规模不大,也表明“归而逋”的主语就是邑国的大人。

二、九三,与邑人谈判。君子一方允诺邑人“食旧德”,但需要有人在“无成”的条件下从王事。双方没有谈拢。

三、九四、九五,再次与部族大人谈判。大人见邑人不仅没有因自己逃跑而收到报复,而且获得了和占领军继续谈判的权利,感受到占领军的仁德,逃而复返,接受了占领军的条件。

卦辞说“利见大人”意思是谈判应谋于众而断于寡,和邑人的谈判最终还是要取决于邑人的大人的态度。

讼卦到底是吉卦还是凶卦(讼卦为什么讼)(4)

讼,元吉

占领军不滥罪无辜的德行最终感化了大人,不仅谈判大功告成,而且使大人态度变得谦卑,上六“终朝三褫之”即描写了大人再三推辞周国赏赐的行为。这为被占领邑国平稳过渡,诚心归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九五说“讼,元吉”,象辞说“君子以做事谋始”。

关注我,可以读到其他卦的分享,给你一个全新的周易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