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样蒸芙蓉蛋(记忆里是谁为你做过好吃的蒸芙蓉蛋)

有一天,我刚回到外婆家,外婆就高兴的拉着我,神神秘秘的跟我说:“外婆送个小礼物给你,想不想要呀?”,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该怎样蒸芙蓉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该怎样蒸芙蓉蛋(记忆里是谁为你做过好吃的蒸芙蓉蛋)

该怎样蒸芙蓉蛋

有一天,我刚回到外婆家,外婆就高兴的拉着我,神神秘秘的跟我说:“外婆送个小礼物给你,想不想要呀?”

“礼物?送给我!”我还没来得及丢下我的小书包,就急切的跟着外婆走到后面的菜园里。

真的呢,外婆在菜园围了一个角,里面真的有两只小母鸡呢。

外婆说:“这两只小母鸡是专门托人去找来下蛋的,应该很快就可以下蛋了”

“太好了呀,两只漂亮的小母鸡,还会下鸡蛋,是给我吃的吗?“我兴奋的喊道

”是的,是的,到时候我做好吃的蛋给你哈,你要经常来看它们下蛋了没有哦!“

此后,每天放学回到外婆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菜园里看我那两只小母鸡,有时会看到有两只鸡蛋,不敢进去捡,就用棍子慢慢的扒到竹篱笆旁边才敢去捡回来;

可是有的时候,没有鸡蛋,一个也没有,就很不开心;

我会和小母鸡悄悄的说:”小母鸡呀小母鸡,你们每天都给我下一个鸡蛋好不好,我喂你吃小玉米行不“。

小母鸡们或许听懂我的悄悄话,以后的每一天几乎都可以捡到一个热乎乎的鸡蛋呢,简直是太神奇了。

每次扒鸡蛋捡起蛋高兴的送去给外婆,外婆总会先停下手中的活,去帮我做好吃的蛋:有时候外婆会整个放到水里煮,有时候会有油来煎,有的时候是炒着吃,最爱的是她用个小碗蒸的水蛋。

刚开始,外婆也做得不是很成功,不是时间久了蒸成蛋糕块,就是蒸的时间不够还是蛋花花,但不管怎么样,我都最爱吃外婆弄的蒸芙蓉鸡蛋。

那个时候没那么多讲究,一个鸡蛋,一点酱油,一点猪油,就是蒸芙蓉蛋的全部,以前的鸡蛋蒸出来是黄黄的,很漂亮,味道也十分的好。

一晃很多年过去了,我的孩子也慢慢的到了我从前的那个年纪,我沿袭了外婆的习惯,闲暇的时间里,我也爱进厨房弄些健康好吃的食物给家人品尝;牛奶炖鸡蛋,一直是我最喜欢做给孩子吃的甜品。

自从试做了一次牛奶炖鸡蛋给孩子吃后,yy就迷上了这道小甜品,从最简单的纯鸡蛋蒸到换着花样蒸,前前后后也算尝试了七八个品种,yy最爱的还是:

(椰丝、葡萄干)牛奶炖鸡蛋

我准备的食材有这些:

有机牛奶1盒 250ML 椰丝1小调羹 细的白糖适量(看口味) 鸡蛋2~3个 葡萄干6~8粒

还专门为孩子准备了些辅助的小用具:

一起选了一个漂亮的动物造型的深碗(目的是为了吸引孩子喜欢)

专门挑了一把可爱的调羹(目的是为了增加孩子想动手的意愿)

开始制作(椰丝、葡萄干)牛奶炖鸡蛋

  • 打鸡蛋,我不喜欢用搅拌器,我只爱用最原始的筷子,而且是纯手动档进行;

  • 打鸡蛋,顺着一个方向打就好了,一直打到筷子捞不起蛋液为止;

  • 可以倒入细细的白糖了,继续不断的打-打-打--

  • 有条件的就用滤网过滤掉细小的泡沫,如果没有,用蒸馒头的纱布过滤也可以,倒入那个漂亮的深碗。

  • 倒入牛奶,慢慢的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均匀,用保鲜膜密封好碗口,静置。

  • 记得用牙签戳几个小孔透气,这样比直接盖盖子效果好些。

  • 先把水烧开,入锅蒸10~12分钟.

  • 开盖,先均匀的撒上一层椰丝,

  • 然后小心的把洗干净的葡萄干摆出一个喜欢的小造型。

  • 可以关火了,用余火继续蒸一下。

  • 自然凉透了,就可以端出来,再配上那把漂亮的小调羹。

  • 孩子一定很喜欢的。

    这里有一点心得,与大伙说下:
    1. 因为加了纯牛奶,蛋液里就不再需要加常温水;

    2. 蒸碗里面最好刷一层油,这样清洗起来就很容易;

    3. 建议过滤掉打蛋时产生的小泡沫,蒸出来的蛋品成像好,口感也更佳;

      碗口一定要密封,并且要掌握好时间,不然蒸成蛋糕了,可以尝试多几次,就会知道时间和度了。

    其实孩子对吃倒是不全在意的,除了口味能让孩子喜欢外,注重仪式感也是相当重要的;

    另外让孩子积极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她会更乐意接受的;

    例如:我在做这道小品的时候,器具的选择就直接让孩子来参与,一旦是她选好的物品,她会很喜欢去使用的,另外,蒸好了鸡蛋,撒椰丝的活也可以让孩子来,孩子或许会撒出来些,或许也会撒得一团糟的,没关系,她开心就好了。再说,让她用葡萄干摆出自己喜欢的造型,这样一起完成的炖鸡蛋,难道她会不喜欢吃吗?

    我有意识的让孩子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

    做馒头,我会让她一起和面,就算满脸是面粉,孩子也开心。

    包馄饨,我会给她一个小碗一点馅料和皮,就算她包的歪歪扭扭,煮出来的馄饨孩子也总能一扫而光。

    我们总担心孩子这也做不好那会弄得一塌糊涂,可是少了孩子的参与,再美味的食物总也感觉少了一点什么。

    不要担心孩子犯点小错,也不要总拿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毕竟孩子还在成长,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多一次尝试,需要多一点点的时间和耐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