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意思是什么(不用扬鞭自奋蹄)

一一从散文诗集《花落红,花落红》说起,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意思是什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意思是什么(不用扬鞭自奋蹄)

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意思是什么

一一从散文诗集《花落红,花落红》说起

散发油墨清香的书卷静卧床侧。一个复迭的名字挑逗着心中的欲望,窥视内涵的好奇按捺不住……

《花落红,花落红》这是一个看一眼封面而伤感袭上心头的书名。脑中无端的浮现出林黛玉的愁容。暮春时节,残花浮动。佳人眉头微蹙,神情忧郁。肩扛短锄,手拈花囊。着一袭拖地长裙,穿荫拂柳,循一泓缓缓流水,为落花下葬……

而翻开书卷,灼痛我眼帘的文字,却张扬着对季节的吟诵,洋溢着对生命的歌唱。

“亲吻绿叶的季节,暗香浮动。麦浪滚滚,稻菽盎然,色彩变化的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不可制约地履行神圣使命……”《守望绿色》语。平缓的语调,渲染着季节更迭的次序和事物从青涩到成熟的一个轮回。

“聊将绿丝续成弦,一曲相思续惆怅。途径的岁月唷,给天堂忧伤,也给了地狱明媚……”《生与死的轮回》语。一粒粒字符,象收获季节的布谷鸟,掠过金色的田野,唤醒成熟的麦浪。又像静卧海边沙滩的卵石,饱尝海浪亿万次的磨砺,终将通体打磨的珠圆玉润。精美的文字,饱含深情的语言彰显着书者的悟性。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情洋溢着对生命的喝采,对自然的礼赞!

这是一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具备一定美学功底的散文诗范本。读之,不忍择卷。感恩获赠,丁一先生!

水绿江南,温柔梦乡。自古为富庶之地,人文荟萃,多出才子雅客,佳人名媛。先生世居吴越,受太湖流域文化的侵染,文章笔调细腻,作品自成风流。秉承江南士子风范,笔下流淌的不仅只是山河静美,更是充盈着文人的家国情怀!笔调清新,不入俗套,在文坛构筑属于自己的一方领域。尤以散文,独树一帜,打造属于自我的流派。

而今,先生虽年逾古稀,依然笔耕不辍,佳作常出。《花落红,花落红》是先生近期新鲜出炉的一卷散文诗集。收到先生馈赠,我迫不及待的翻卷诵读。文章语言清新,浅吟低唱。如山涧清泉,汩汩流淌,澡雪神经,荡涤肺肠。文章大道至简,没有跌岩起伏的情节,没有石破天惊的奔放。平和顺畅的语言,清新平淡的词句将生命礼赞,将自然颂扬。诵读佳作,如与先生面晤,没有违和感。文字的揉合,词汇的运用,恰到好处。彰显先生的知识贮备和文化力量!

人生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后的重逢。与先生相识何处,记忆中己搜寻不到。但日常生活中与先生的交往,却从未相忘。

先生低调.谦逊.平易近人。从未因自己在文化学术上的髙深造诣,而让人觉得髙不可攀。对于一些文学青涩者,先生总是悉心指导,倾情授教。视助人成长为快乐之本。

多次受邀去先生府上作客,有幸与先生夫人相识。聊天中得知,夫人是沪上阿姨。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受良好家风的熏陶,持家贤惠娴淑,待人落落大方。眉角眼稍间洋溢着名媛风范,举手投足时彰显知识女性的成熟魅力。他们的爱情结合,是时代产物。在那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中,于苏北农场相识相知相爱,并执手相牵至今。案牍如山,皆凭夫人悉心整理,归门别类。贲夜赶稿,一碗宵夜按时奉上,无限情深。人生得此,夫复何求?

先生的府邸座落在远离市区临近太湖的幽静之处。室外翠竹摇曳,树木掩映。择一鹅卵石铺就的甬道,即可登堂入室。客厅陈设着主入收藏的一些古式红木家具,有明清时期的八仙桌,太师椅,卧塌等。沿墙还摆放的一张老式条台,上面立着一只民国时期的座钟。虽历经沧桑,钟摆仍旧摇头晃脑,“滴嗒,滴嗒”声音依然清脆悦耳。墙角静立着一只巨型落地瓷瓶,里面斜插各种卷轴字画,还有一只拂试灰尘的掸子。仙鹤造型的香炉内,清烟袅袅腾起,散发的香气沁人肺腑,醒人耳目。

书房在客厅的侧室。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堵摆满各种书籍的“书墙”。其他墙面挂满了名人字画。书台临窗而立,台前放一张藤编的椅子。透过窗子,映入眼帘的是满目靑翠,绿树掩映。当写作疲惫时,眺一眼窗外,我想,主人心底一定会碧波漫过,神清气爽吧!

书室不大,布置朴素而不奢华,简约而不简单。一如当年苏东坡流放海南,在儋州结庐而居的“桄榔庵”。又似杜甫落魄潦倒时,屈居于成都的草庐。择室而居,方能聚精养锐,储才纳气。倦怠时,目极窗外,可以纵览古今,指点江山。才涌处,悬腕泼墨,不妨驱遣雷电,挥遒风云。

先生身材并不伟岸,衣着也很朴素。白皙的脸上总是浅浮着笑意,鼻梁上架着水晶眼镜,一副旧式文人的装束打扮,斯文中透着儒雅。因此前颅部生过顽疾,所以先生四季皆以帽覆顶。每当外出,肩上斜挂一深褐色布包,里面放着茶杯,资料,或是与文友相互赠阅的一些刚出版的作品。

“华夏文明绵延五千年依然灿烂如昨,经久弥新,这是文化传承的必然。”先生在与我的闲聊中如是说。“当前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和西方娱乐至上价值观的渗透,东方的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现象。一些缺乏营养价值的文化快餐和心灵毒鸡汤甚嚣尘上,绑架了青年大众的价值判断,这是令人担忧的。”长叹一声,先生继续微颤上着双唇说道“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现在只有这个东方大国一枝独秀?究其原因,优秀的文化基因就是立国之本。作为读书人,肩负文化的传承重任我们义不容辞。”先生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身体力行。七十古稀,却放弃颐养天年,受聘于太湖影视学院,为学生讲授传统国学。用一种遗世独立的精神去塑造一个文化学者的形象。当欣闻自己弟子或学生有论文发表或作品被刊发,先生总是喜上眉梢,逢人必聊。

先生不烟喜酒,每餐必饮。当有客至,酒是必不可少的待客之道。与文友知已喝酒聊天谈文学,先生一直认为是人生快乐之事。菜过三巡,酒过五味,饮至微酣时,打开话题,滔滔不绝。白晳的脸上泛起酡红,眉眼处张扬着兴奋的色彩。话题的涉猎较为广泛,没有固定话题,信马由缰。从莱茵河畔聊到富士山麓。从《春秋》《史记》讲到散文美学。从拉格幼底两河文明说到大国的复兴之路……这些都是佐酒话题。先生也曾以东方作家的视角对国际时事进行评论,对大国之间如何和平相处,共生共荣进行系统的阐述。思维清晰,语言严谨,说到动情处,声音高亢,彰显文人那忧国忧民忧天下的儒雅情怀!

先生年长我十几岁,在学术领域的造诣决非等闲可比。承蒙不弃,与先生交往也有数年之久,忝立门墙,受益匪浅。豁达的生活态度,充盈的知识储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強大的社交人脉,足让我髙山仰止,自愧弗如。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每当华灯初上,夜幕降临,丁一先生一定会把自己关在书屋中,伏案笔耕。年届七十的一位长者,心中依然奔涌着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烹诗作饮,煮字充饥。这是他对文学的一种态度。

获赠这一卷新出版的散文诗集时,先生叮嘱我为之写一篇赏析文章。我自觉才疏学浅,笔法笨拙,唯恐有负厚托,故迟迟不敢下笔。直至前几天先生电话相问,我自觉过分推辞,恐惹先生不悦,故草就此稿,了却文债!

亦师亦友,如朋如兄。生命中有你真好,丁一先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