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新区未来的规划:城市记忆江苏镇江新区

1993年,江苏省镇江市交通运输局新区分局正式成立,几十年来,镇江新区的交通工作者持续致力于新区交通行业管理,服务于新区交通为民工程建设,不断推进新区交通的改革与发展。在党旗引领下,经过28年的奋斗历程,镇江通往新区的“28公里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条区域之间的沟通纽带,不仅实现了人民对交通出行的美好向往,更助力镇江新区走上一条繁荣发展的快速路。

镇江新区未来的规划:城市记忆江苏镇江新区(1)

五凤口高架

人民出行的痛点——“独一无二”的公交车

“90年代,从镇江到大港上班只有24路公交车,全程51个站点,说是45分钟一班,但车辆很少,要等很久。车来了,人上不去,也要使劲往上挤,有时候车开了,门还关不上,那也要挤,谁也不会放弃。那时路况不好,坑坑洼洼,这种长途公交不知道下一班什么时候到,也不知道它到了能不能上得去,100多分钟路程,经常挤得人大汗淋漓。”这是初代镇江新区交通人上班的心路历程,也是当年长途公交车旅客的切身感受。

镇江新区未来的规划:城市记忆江苏镇江新区(2)

20世纪90年代的公交车

城市发展的难点——“泪流满面”的主干道

镇大公路是连接镇江和大港的主干道,最初是收费性公路,双向四车道。经多年重型车辆碾压,路面破损严重,一路尘土飞扬,异常颠簸,给行车带来极大不便。一条道路,影响的不仅区域之间车辆通行、货物运输、贸易往来……更是影响到城市整体建设发展的速度。

2009年,是交通大发展、改革之年。那段时期,面对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带来的发展机遇和“费改税”、大部制等政策实施带来的改革机遇,镇江交通乘势而上,积极把握发展主动权,扎实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交通“软环境”建设、交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有效实施、落地生根。镇大公路在改革发展的红利下旧貌换新颜,路基拓宽为60米,双向八车道并配有公交专用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实现无障碍快速通行,以生态景观大道——金港大道的全新姿态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镇江新区未来的规划:城市记忆江苏镇江新区(3)

金港大道

增进民生福祉——“展翅高飞”的高架桥

2016年1月31日,镇江历史上工程最复杂、技术要求最高、工程投资最大的一座高架桥——五凤口高架正式建成试通车。在这条道路上,高架与隧道并存。这是镇江最高的高架,市区第一座四层立交桥,也是第一座双连拱隧道。它向东通过丁卯快速路段改造,连接金港大道直接到达新区、扬中;向南通过官塘快速路网以及沪蓉高速镇江支线,直达沪蓉高速公路。从那天起,前往镇江新区的上班路变得更快了,通过高架,5分钟即可从南徐大道抵达丁卯桥路,8分钟即可驶过金港大道抵达大港核心区。

镇江新区未来的规划:城市记忆江苏镇江新区(4)

虽然此时已有多条公交线路可抵达镇江新区的各村落;智慧公交的建设使人们对公交车的实时状态了如指掌;人们的出行线路、出行方式也有了多种选择,但镇江交通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2018年,镇江公交创新服务模式,提供多种特色公共交通服务。其中就包含从金山公园至镇江新区公交站的定制公交——快速通勤一号线。全程50分钟,10个站点,位置充裕,冬暖夏凉。前往新区的上班路,舒适度又增加了一些,幸福感又升级了不少。

助力经济发展——“走南闯北”的复兴号

俗话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经过五年的奋战,五峰山大桥及连镇铁路于2020年12月11日正式通车运营,镇江新区高铁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大港南站正式迎来了第一辆磁悬浮列车。五峰山大桥打通苏北、苏中、苏南的南北纵向主通道,串联起江苏高铁网络的中轴线;连镇铁路拉动沿线产业发展,压缩区域之间距离,促进跨江融合、南北联动、省域一体化发展;“同城化”效应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带动内需,拉动经济发展。长江天堑变通途,镇江新区人民“出门坐高铁,2小时畅游江苏”的交通梦在新时代交通人的努力下,开启了梦想走进现实的大门。

镇江新区未来的规划:城市记忆江苏镇江新区(5)

大港南站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镇江人民在通往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上稳步前行。随着道路不断的扩展、延伸,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日趋完善,四通八达的交通环境带动镇江新区人流车流涌动,住宅、商业区雨后春笋般崛起。越来越多的大型商企入驻,越来越多的人才从四面八方赶来,共同踏上加快镇江新区建设的“上班路”。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平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