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今年4月15日至21日,是我国第23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本次宣传周的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

近年来癌症的高发,除了遗传基因、环境污染这些客观因素,更多人是在饮食和生活方式上出了问题,“癌”开始侵袭普通人群的生活,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24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1)

肠癌早期症状隐匿

肠癌早期症状比较隐匿,一般没有明显的表现症状,随着病程发展,或出现便血、粘液血便、肛门疼痛、肛门坠胀感等症状,由于这些症状与痔疮、肛裂等常见的肛肠疾病极为相似,所以很多人就会直接默认为是肛肠疾病,而忽视了大肠癌的存在。

可怕的是,肠癌在痔疮、肛裂等疾病的掩盖下,慢慢萌芽,最终发展到肠癌晚期,其治愈率就变得非常低。所以一定要重视肠癌早期症状,及时就诊,排除肠癌的可能。

这要从大肠癌的特性来说明,大肠癌是发生于大肠内表面肠粘膜,由粘膜上皮腺体先形成腺瘤性息肉,再由腺瘤性恶变而来,从息肉到肠癌大概要经过约5-10年时间。只要在这个期间发现并切除了大肠息肉,就能够避免大肠癌的发生。

肠癌普查方法

1.指检

指检是主要的检查方法,因为大肠癌中70%~75%发生在直肠和乙肠。75%可通过直肠指检发现肿块。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要检查一次,尤其出现便血、便频、大便中有黏液以及里急后重等排便习惯异常者,均应做直肠指检。

2.肛门镜检查

肛门镜检查前应先进行视诊和指诊,专业的医师经过指诊判别之后,再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肛门镜检查。肛门镜是目前公认的最为直接、有效检查肛肠疾病的方法。医患双方可在屏幕上清晰、准确、直观的了解病情,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可对肛肠内部深层病灶部位进行图像采集、实时诊断,打破传统肛镜检查和肛门指诊容易误诊的弊端。

24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2)

天津医博肛肠医院(南开区红旗路与雅安道交口)作为天津地区的定点普查医院,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面向所有的肛肠患者,凡是有便血、瘙痒、肛门疼痛、便秘、肛门坠胀感、肛门长疙瘩等肛肠症状的市民,都可以免费检查。免费检查项目:专家指诊、电子肛门镜、结直肠肿瘤风险评估、肛肠病治疗指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