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73章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本章的中心思想是,以道自我修为的若干要点。其中有几个难点,什么是真正的“自知”?什么是“知足者富”?它与“知足常乐”有什么区别?老子说“死而不亡”,想表达什么?等等,对这些问题有兴趣的朋友,我们一起探究一下吧。

道德经第73章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三十三章)(1)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意译】

认知别人的人,是有智力的;认知自我的人,是真正明白道理的。胜过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强有力的。在欲望上知道满足的人,是真正富足的。坚强践行其心愿的人,是真正有志气的。生命不离失其根本之所在的人,会获得真正的长久。生命结束了而精神不亡失的人,是真正的长寿。

道德经第73章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三十三章)(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智”,是智力或者智慧;基于“自知”高于“知人”,就取“智力”之意。

2、“明”,是明白道理;不作“高明”解。因为,“高明”有主观自诩和与人攀比的意味,不如表达“明白‘道’理”这样的事实来得准确。老子使用“明”字很多,其中相同层面而用的还有:“知常曰明”、“不自见,故明”、“自见者不明”。

道德经第73章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三十三章)(3)

3、为什么说“自知者明”?

我们知道,《道德经》是写给侯王看的。那么,谈“自知”就得从统治者角色的角度来谈。下面约略从四个方面谈一下。

①真正的自己是什么?从现实的作为来看,很多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错误的。老子在其二元认知模式里说“有无相生”,意思是说,我们认知到一个具体事物时,也就是从“生”的角度看,它必定是具足“有”和“无”的二元属性的,“有”是其实体部分,而“无”即“非有”,两者缺一不可(参阅细读系列之第十一章)。

老子重点要说的是,一个完整的人包括什么?就统治者来说,“有”就是其自身,“无”就是天下。统治者最大的问题就是以自身之“有”为自己的全部,并无所不用其极地用天下来服务于自己。然而,这是极其危险的。所以,老子在第十三章才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不过,有人会说,“天下”不是早已被统治者看成自己的吗?其实,“看成自己的”只是据为己有而已,结果是“执者失之”;这与“体认为本然之自己”是不同的!唯有把“无”也体认为自己,才能使自私之欲望伴随认知的升华也得到升华,在“贵(爱)以身为天下”的作为中,泯灭公私的分别,得以长生久视和实现其生命价值。(参阅细读系列之第十一章、第十三章)

②自己的真正关切是什么?就是在天下获得长生久视的结果(包括自身保全、死而不亡)和实现“以身为天下”的个人生命价值,而不是关切和追逐膨胀的个人欲望。

③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就是以无事取天下和以无为治天下,实现“至治之极”的境界。

➃自己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就是所谓的“圣人三宝”,即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大家看,上面这些自我认知的内容对现实的侯王来说,有则加勉,无则补之。还有,它们本来就是一些根本性的道理,所以才说,认知了自己,也就明白了道理。

道德经第73章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三十三章)(4)

4、为什么“自知”高于“知人”?

①自己是所有问题的中心。一方面,自己是问题的根源。大家看,整部《道德经》是把统治者作为国家问题的原因来看待的。比如,“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更明显的是:“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问题就来自统治者自身,而不是百姓。这一点是极其明确的。另一方面,对治自己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法。大家看第五十七章,里面说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由问题因果之判断从而有这样的“对治我(自己)”的解决之法,老子也是毫不含糊的。

②再看一个角度,老子说“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意思是以“抱持事物整体性”作为处理天下事的范式;又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我们知道,“白黑”是统治者自己的“白黑”。结合起来看,凡事“抱持自我整体性”就是处理天下事的范式中的范式。

所以,尽管“知人”很重要,但如果高于“自知”,就会削弱对问题根源的追究,加之对治的方向和症结弄错的话,问题就无从解决了。

道德经第73章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三十三章)(5)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理解了前面句子的意思,这一句就不难了。“自胜”的前提是“自知”。有了“自知”中所明白的道理,在践行中改正错误和提升自己,就是“自胜”,进而胜过别人,就不在话下了。不过要知道,“胜人”归根到底还是“自胜”,因为从“自知”可知,别人就是自己。

道德经第73章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三十三章)(6)

【知足者富。】

1、老子多次提到“知足”,除本处外,还有“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显然,老子谈“知足”,其目的是为了防范和对治欲望的膨胀从而获得长久的结果。

2、前面文章多次谈到《道德经》的立足点之一,是统治者自身长久保全。为了达到长久的目的,老子从对治欲望的角度,提出了一个路线图,即知足者富,然后知足不辱,进而知止不殆,最后可以长久。

道德经第73章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三十三章)(7)

3、我们看,“知足者富”说的是,知足者在内心有一个“欲望富足感”的确认!注意,“富”,不是一般意义的富裕,而是“内心的丰富而充足的感觉”!其后续有两个良性的发展方向:

第一个,是因确认富足感而知止。因内心富足而“不见可欲”,因不追逐溢加欲望而不受辱、不犯禁,也因而没有危险,以至于获得长久保全的结果。

第二个,是因确认富足感而无我利他地持续付出。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人都没意识到。大家看最后一章,里面有这样两句话:“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这是我们可以奉为人生座右铭的至理名言!第一句说的是,凡事以利益他人为出发点,自己肯定有收益;第二句说的是,凡事为他人付出愈多,自己的收益就愈多。大家想一下,一个人为什么能利他而做事?为什么能持续地无我而付出?排除外在的压力或激励等因素,最根本的起因就来自于内心的富足感!简单地说,确认自己富足,才会积极主动地付出。说到这里,有人会说:“不对呀,为富不仁,大有人在啊。”其实,为富不仁的人,不是因为吝啬,而是因为“内心匮乏”!他当然不会无我利他,当然不舍得付出。

道德经第73章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三十三章)(8)

4、说到“知足”,其实,很多人都会立即想到“知足常乐”。知足常乐,文化经典里最有名的例子就出自孔子之口,圣人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里极度赞扬的是颜回的安贫乐道的精神。承蒙儒家认同“以快乐为目的”的“知足”,经常被奉为一种生活智慧,是没错的。但是,把它与道家的“知足者富”一比较,就很容易看出它是一种不究竟的生活智慧。

①“知足常乐”强调以快乐为目的,没有“内心富足感”的强确认环节!因而,容易引发以“快乐”掩盖“内在匮乏”的做法。除少数人会不自觉走向“知足者富”之外,更多的情形是,“知足之乐”是表面的、勉强的,甚至是虚假的;在现实层面,其生活居多是落拓不堪的。诚如陶渊明笔下的“不慕荣利”的五柳先生(参阅古文《五柳先生传》),居则“环堵萧然”,食则“箪瓢屡空”,却“晏如”自得。如果你从“知足常乐”“安贫乐道”的角度去赞扬他,我倒是就此看得真切,五柳先生虽有才情志气,但从他一塌糊涂的生活可以窥见他的内心是匮乏的,不离“嗜酒、醉酒”字眼的人,人生有真正的快乐吗?没有!

②“知足常乐”强调以快乐为目的,如果“快乐”掩得住“匮乏”,那它就是盖子;如果掩不住“匮乏”,那它就是新的欲望,还得再次把“知足”叫出来镇它。

所以,要获得美好的生活和成功的人生,相较于“知足常乐”更究竟的智慧是:“知足者富”。给自己安上这样的深层基因,不失为学习《道德经》的一大收获。

道德经第73章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三十三章)(9)

【强行者有志。】

要理解这句话,要先知道什么是“志”?“志”,意为心愿之所往,本义志气,意愿。所以,可以把这句话翻译为:坚强践行其心愿的人,是真正有志气的。

那么,《道德经》的目标读者侯王的心愿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以无事取天下、以无为治天下。这样的心愿侯王为什么能坚强地践行呢?因为心愿的达成,意味着侯王更深层的根本关切得以实现,即得到长生久视和实现生命价值。这也是本书的立足点,在后面还会谈到。

道德经第73章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三十三章)(10)

【不失其所者久。】

这句话不难理解,说的是“生命不离失其根本之所在的人,会获得真正的长久。”不过,要注意的是,“所”,指根本之所在,具体而言是指“道”。

大家看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这些文字就是对本句的详细说明,具体内容可以参阅细读系列之第十六章。

道德经第73章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三十三章)(11)

【死而不亡者寿。】

1、死,是指生命结束了。亡,从造字来看,它是表示人到了隐蔽之处,别人看不见了,本义是逃离、出走、亡失。一般的情况是,一个人死了,其身体也会在他人面前随之亡失的,所以,死和亡就经常被连起来使用,就叫“死亡”。

2、但是,老子这里却说“死而不亡”,当然指的是死者的合乎道的精神(德)仍然存在,并没有在他人的忆念里亡失,并具积极的影响力。从这样的意义来看,他是真正的长寿。

①“死而不亡者寿”在这里是一种抽象的表达,其实,老子是另有相关具体的说明的。大家看第五十四章,有这样的表述“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其中第一句说的是,善于修道的人,死后被子孙后代一直不断地祭祀追念,就是他的德在子孙那里并没有亡失,因而是长寿的。之后的句子说的是,善于在各种人群范围修道的人,其所得之德除在自身有真切的体现外,还遍及和积极影响了家族、乡里、邦国、天下。可见,得道者无论生死,他的德不仅积极影响其直系子孙,还在更大的各级范围里得到延续,就是真正的长寿。

②总有一种论调,说老子的思想是消极避世的。从“死而不亡者寿”的论断可以破除这种严重的误解。死,不仅有终老之死,也有为道之死。为道之死,来自于勇。勇,来处于慈。因为老子说“慈故能勇”。顺便说一下,人们所谓的消极印象,很大部分只是老子倡导的依道而行的非鲁莽举措而已。

③我在之前的细读文章里,有多次提到《道德经》的立足点,我们复习一下。《道德经》是说给统治者侯王听的。那侯王想听什么呢?或者说侯王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呢?整部《道德经》就是老子把侯王的真正需求作为立足点进行论述的。立足点有两个,第一个是长生久视,用一个字来说就是“全”。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身生命保全,二是死而不亡,精神永存。第二个是实现为天下的生命价值。其实,未得道的侯王没有想这么多,就需要老子为之点醒和设想,进而给予相关的理论阐述和原则归纳。可见,如果没有“死而不亡”,在论述上,立足点显得欠缺和不稳;在实际层面,“慈勇”之作为就没有意义了。

【细读《道德经》系列,做严谨踏实、逻辑自洽的解读,欢迎点赞、收藏加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