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尴尬的情况,分析问题时想不明白,表达观点是说不清楚,学习新事物时速度不快。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就是思维力的体现。思维力也叫思考力,是在思考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作用力。在物理学上,就有三个基本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事实上,同样也离不开这相同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

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1)

首先思维力取决于思考者掌握的关于思考对象相关信息量的多少或大小,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和信息量,就不可能产生相关的思考活动,至于所说的知识量指的是与思考对象相关的知识量,即有针对性收集关于思考对象的信息。

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2)

其次,思考的方向取决于思考的价值目标,以及围绕着目标形成的思路,也就是说思考要有目的性,漫无目的的思考,难以产生强有力的思维力。

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3)

最后,思考要找准作用点,必须把思考活动集中在特定的思考对象上,并把握其中的关键,这样的思考活动就会势如破竹。如果找不准思考的着力点,就会胡思乱想,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现象。思考就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浮光掠影,无法深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学习力就是竞争力,而影响学习力之一就是思维力,对此我要高度关注。

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4)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是在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其思维路线是开放性的,扩散性的,他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选择,在数字时代,如果你能注重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你就在无形中提升着自己的学习力,也可以说是竞争力。

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5)

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一、换位思考

对任何事情都应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不同的群体,等方面再去看一看,想一想。往往你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比如开发产品,最好把自己当成服务终端,考虑一下客户以及中间的环节,对每一个环节都考察一遍,是不是可以做得跟别人不一样,也可以把自己当成竞争对手,想想他们的情况,我问为什么这样做,反过来问问为什么不这样,这样思考的时候你就可能发现问题,并加以革新和完善。

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6)

二、极端思维

对待一件事情可以想象一下理想状态会如何,极端条件会怎样,特殊人群会有什么样的需要,或者无限夸大缩小一下又如何等等,这些思考可能会使你的问题简化或者是拓展,比如开发一个产品,想象一下,要是小孩子拿了会怎样用,老人拿了又会怎样用?冬天用的效果如何?夏天用的效果又会怎样?

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7)

三、移植思想

移植思想就是将别的领域的思想方法用到自己专注的领域,或者将自己的思想方法拓展到其它的领域,也就是学科交叉甚至学科混乱,或上升到哲学的层次。比如当你对某件事情突然有什么想法,赶紧先记下来,然后不断的完善,再进一步想一想是不是可以推广到相关的领域或者更宽的领域,这样想想思维也就活跃了。

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8)

四、形象思维

可以经常试着用图形表达各种意义,因为形象思维能够再现事物的原型,能轻易的发现言语容易遗漏的空间细节和时空逻辑的矛盾,所以想问题的时候不妨多画画图,建立一下模型,用想象力去弥补一下思维的空缺,也可以用形象去类比,想象一下它象什么,内部可能是什么样的结构?换个角度想象一下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9)

五、讲究艺术性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试着把平凡的不起眼的事赋予更多的艺术性或者社会意义,比如,变得有趣,富含深意,那就是一种创造力,把复杂的公式简单化,把普通的事做得更精美,更优化组合更节能。这是一种美学创意,把简单的东西做出复杂的结构和多样的功能来也是一种令人惊叹的艺术。所以做任何事要试着把它做得细致入微,精美有趣,或者有意义。

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10)

六、预测未来

可以大胆的想象,10年后,20年后,30年后人们会怎样的生活或者工作有何需求,然后把目标聚焦到具体的领域,细化一下这些预测结果就可以作为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也只有这样你的思维才能超越别人,你就会不断的去学习新知识,探索新的领域,才有可能获得巨大的突破,当然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一定会有很多,你是不是也有自己独特的技巧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