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节灯会石佛寺(残疾艺人技艺闪亮古都)

新华社西安2月6日电(记者郑昕)夜幕落下,西安大唐不夜城灯火璀璨。一步一景、好戏纷呈,正月十五花月夜,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这个“网红”街区感受着“长安上元夜”的精彩。在人流熙攘的步行街一旁,残疾艺人的手工作品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周杨拿起剪刀,不断翻转着手中的红纸,不一会儿就剪出了四个红灯笼相连的形象,与街上枝头挂满的灯笼相映成趣。她创作的熊猫剪纸“毛发”根根分明、兔子窗花融入了“西安”二字,让不少游客驻足欣赏。当游客得知周杨是一名残疾人时更是竖起了大拇指。

上元节灯会石佛寺(残疾艺人技艺闪亮古都)(1)

周杨(右)在指导游客剪纸。 新华社记者 郑昕 摄

听障残疾的周杨自小跟着奶奶学剪纸,2017年,她又拜当地非遗剪纸传承人为师。如今,她不仅自创了新的剪纸造型和方法,还收起了徒弟。

左手握笔挥毫,西安画师张建旗创作的兔子形态活泼、色彩明丽。张建旗是一名肢体残疾人,因车祸致使右臂受伤后,他凭着对绘画的热情,学习用左手作画。如今,他的作品也获得了业界认可。

上元节灯会石佛寺(残疾艺人技艺闪亮古都)(2)

张建旗在整理自己的画作。新华社记者 郑昕 摄

2月1日至5日,西安一家助残公益组织在大唐不夜城举办了一场残健融合的手工艺文化交流展示活动,邀请10名蛋雕、刺绣、制琴、剪纸、绘画等民间手工艺人同台交流切磋技艺,向游客展示陕西文化之美。

这次展出,张建旗带来了10幅兔年贺岁作品。“我带来这些画作,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残疾人也能创作出和健全人一样的好作品。”他说。

年近七旬的王亲民是西安市级非遗项目秦腔板胡制作技艺传承人,通过这次交流活动,他感慨道,“虽然我们从事不同的手工艺门类,但残疾人战胜自我的精神令我很钦佩。”

上元节灯会石佛寺(残疾艺人技艺闪亮古都)(3)

游客在大唐不夜城欣赏残疾艺人的作品。 新华社记者 郑昕 摄

据了解,本次活动共有2万多人参观体验。“我们组织这样的活动,是为了让残疾人的努力和才华被大家看到。”活动发起人张鹰高飞说,“我们就是想把这次残健融合的交流展作为展示窗口,让更多人了解残疾人的奋斗故事。”

来源: 新华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