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有上亿年的历史吗(广西的历史由来你知道吗)
3000年前左右,广西开始进入文明社会 先秦时期广西为百越之地,战国时期属楚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中国,置桂林、南海、象三郡,今广西属桂林郡全部、象郡一部及南海、长沙、黔中等郡一部,广西简称“桂”即由此而来 秦末汉初,广西属南越国辖地 汉武帝平定南越后,在广西境内设苍梧、郁林、合浦三郡 东汉末,广西大部属交州统辖,三国时大部属吴国,桂西北小部分属蜀国 晋代分属广州、交州和湘州 南北朝时,相继属南朝的宋、齐、梁、陈所辖 隋统一后,始安、永平、宁越、郁林、苍梧、合浦等郡属扬州辖,熙平郡和零陵郡之一部分属荆州辖 唐初因之太宗贞观后属岭南道咸通三年(862)广西属岭南西道,下设邕、容、桂三管经略使,基本形成广西后来政区疆域轮廓 五代十国时,广西地区先后属楚、南汉宋代,广西地方称广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这是“广西”得名的开始 元朝,广西属湖广行省至正二十三年(1363)在湖广行省南部增设广西行中书省,开广西省之先河 明洪武九年(1376),广西行中书省改称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洪武二十七年(1394),将原属湖南的全州、灌阳一带划归广西,将原属广西的廉州府(今钦州、北海、防城港三市属地)划归广东 清初复设广西省 广西大约在10万枣2万年前就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开始过定居的农耕生活,使用石器,种植水稻,构筑干栏式住宅 公元前217~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在今兴安境内修灵渠,把长江水系同珠江水系联系起来,促进了广西同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 秦汉以后,中原人民陆续迁入广西;唐代之后,还有一些被派遣或被贬谪的官吏来到广西,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加上垦田、修水利和修筑运河,从而促进了广西经济的发展 宋代,广西农业生产已广泛使用铁器和耕牛矿治、纺织、陶瓷、交通运输、商业和对外贸易也有较大发展 明清两代,由于人口、畜力增加,水利设施不断完善,某些地方官吏采取奖励人民垦荒和实行轻课减役等政策,耕地面积不断增加,粮食产量有较快增长,原有的采矿和造纸、榨油、制糖、酿酒等家庭手工业也有了新的发展 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以后,广西各族劳动人民遭受到封建统治阶级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在农村,土地进一步集中到极少数的地主手中,地租十分沉重中法战争中,帝国主义强迫清廷把龙州、梧州辟为通商口岸,使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大举侵入广西同时,帝国主义又廉价掠夺广西的农副产品和其他原料同时,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在广西开设工商业和洋务运动的影响,也使广西的资本主义因素有所发展 国民党桂系军阀统治时期,广西经济文化事业发展较快,但由于统治阶级横征暴敛,劳动人民却日趋贫困化抗日战争初期,由于沦陷区不少企业内迁,使广西工商业一度出现繁荣,但到后期,因日寇入侵,广西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国民党新桂系忙于内战,无暇顾及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广西社会经济呈现一片败落景象 1949年12月11日,广西全境解放 1950年2月,广西省人民政府成立1952年设立桂西僮族自治区,后改称桂西僮族自治州,为广西省所属的民族地区 1957年7月,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撤销广西省建制,成立广西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广西僮族自治区在南宁正式宣布成立 1965年10月,国务院决定将僮族改为壮族,并将明朝以前原属于广西的钦州地区从广东省重新划回广西 1983年试行市管县和整县改市的体制,邕宁、武鸣县划归南宁市,柳江县、柳城县划归柳州市,临桂县划归桂林市,苍梧县划归梧州市管辖;北海市升为地级市,由自治区直辖;玉林、钦州、百色、河池等4县分别改为市至此,广西共有8个地区行政公署,5个自治区辖市,6个县级市,66个县,10个民族自治县 199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防城港市,1994年10月,成立地级钦州市;1995年10月,成立地级贵港市;1997年2月,调整梧州地区和梧州市行政区划,撤销贺县,成立县级贺州市,梧州地区更名贺州地区;同年4月撤销玉林地区和县级玉林市,设立地级玉林市;1998年10月,撤销桂林地区,其原来所属各县划归桂林市管辖广西历史简述:广西历史悠久,在四、五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柳江人”和“麒麟山人”在此劳作生息 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开凿灵渠,把长江与珠江两条水系联接起来,促进了广西与中原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汉代,苍梧、布山、合浦就有了商贸集市,合浦成为海外贸易港口;唐代,桂州、柳州、邕州、容州城乡出现定期圩市;宋代,出现与交趾商人展开货物交换的搏易场;明清时,广西采矿业有了很大发展,主要是金、银、铜、铝、锡、铁等矿据统计,清顺治六年至十八年报开的矿场达127处,居全国第3位 广西是我国近现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金田起义、黑旗军抗法、镇南关战役等的策源地和发生地,涌现了洪秀全、刘永福、冯子材等一批杰出人物一代伟人邓小平在广西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 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广西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广西先民在左江沿岸创作的崖壁画,汉代前创造的大铜鼓以及古朴曲雅、可避湿热、防蛇兽侵害的干栏建筑等,成为广西当时的文化代表;明代的真武阁及三江侗族程阳风雨桥均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价值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农历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歌节,最为隆重198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把“三月三”歌节定为文化艺术节,后演化为广西国际民歌节,1999年改为南宁国际民歌节,每年11月在南宁市举行,吸引了众多中外民歌艺术爱好者 广西绝大多数人和地区(包括少数民族中的许多人)讲汉语方言,有粤语、西南官话、客家话、平话、桂北湘方言、闽方言6种,为我国汉语方言种类最多的省份之一;少数民族中以讲壮语居多,有1700万人地方曲艺主要有桂剧、壮剧、彩调剧、粤剧、邕剧、广西鱼鼓、铜鼓音乐等 广西历史上的五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历史悠久广西人类的起源非常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距今20万年以前,就有原始人类在此生活距今2万—1万年前,生活在广西的人类以“麒麟山人”为代表,已学会制造和使用简单的石器约在四、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已进入以血缘为纽带,处在母系氏族社会初期的“柳江人”在桂西、桂北的山区活动现在东南亚发现最早的人类的化石在广西,就是“柳江人”广西最早纳入中国统一的行政区划,始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攻取岭南,设置桂林、象、南海等3郡其中象、桂林两郡所辖县大多在今天的广西境内唐朝于咸通三年(公元862年)设置岭南西道,旧治在今天的南宁市宋朝于端拱元年(公元988年)设置了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旧治在今天的桂林市公元1363年,设置广西行中书省,旧治在今天的桂林市公元1376年,广西行中书省改为广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清朝广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改为广西行省,治在桂林中华民国时期,广西行省改为广西省,初旧治在今天的南宁市,1936年迁于桂林市1957年7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决定,撤消广西省,设立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广西僮族自治区更名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上桂林是广西的省郡,所以广西简称桂,又称“八桂” 第二个特点是起义多广西人有英勇、善战的历史从春秋开始,广西就有起义,元朝后进入顶峰所以广西历史上留下很多著名的起义,最著名的有“金田起义”、“镇南关起义”、“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等 第三个特点是民族多广西是壮族自治区,有40多个民族,其中人口较多的有5个:壮族、汉族、苗族、侗族、瑶族 第四个特点是文化独特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广西绚丽多姿的文化广西的文化最独特的有至今未能破译的左江流域花山崖壁画左江流域数公里的悬崖峭壁上,画有一幅幅赫红色的人物、动物、器物画像悬崖峭壁上,有600多种动物,仅人的图案就有3、4百种,大的几十米,小的只有几毫米广西的“铜鼓”是广西的象征还有绣球,绣球原来是象征爱情的信物,现在已经延伸为友谊、幸福、祝福的象征广西还是个歌海,广西的少数民族爱唱歌,广西有“三月三”和国际民歌节两个誉满全球的歌节广西的少数民族用歌来对话,农民走亲戚在村口就开始唱歌,一直唱到家里,对方也用唱歌来迎接客人广西的独特文化还有秦始皇时期修的沟通珠江和长江水域的灵渠,郭沫若说“北有长城,南有灵渠” 第五个特点是方言多广西的方言之多,堪称全国之最广西流传比较广的语种有6种:流传在南宁市、钦州市、防城港市、北海市一带的“粤语”;流传在桂林、柳州一带的“官话”;流传在梧州市、玉林市和贺州地区一带“客家话”;流传在南宁地区、百色地区、河池地区一带的“壮话”,以及“桂北湘南的方言”、南宁市郊的“平话”等,还有瑶话、侗话、仫佬话等语言,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广西有上亿年的历史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广西有上亿年的历史吗
3000年前左右,广西开始进入文明社会。 先秦时期广西为百越之地,战国时期属楚。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中国,置桂林、南海、象三郡,今广西属桂林郡全部、象郡一部及南海、长沙、黔中等郡一部,广西简称“桂”即由此而来。 秦末汉初,广西属南越国辖地。 汉武帝平定南越后,在广西境内设苍梧、郁林、合浦三郡。 东汉末,广西大部属交州统辖,三国时大部属吴国,桂西北小部分属蜀国。 晋代分属广州、交州和湘州。 南北朝时,相继属南朝的宋、齐、梁、陈所辖。 隋统一后,始安、永平、宁越、郁林、苍梧、合浦等郡属扬州辖,熙平郡和零陵郡之一部分属荆州辖。 唐初因之。太宗贞观后属岭南道。咸通三年(862)广西属岭南西道,下设邕、容、桂三管经略使,基本形成广西后来政区疆域轮廓。 五代十国时,广西地区先后属楚、南汉。宋代,广西地方称广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这是“广西”得名的开始。 元朝,广西属湖广行省。至正二十三年(1363)在湖广行省南部增设广西行中书省,开广西省之先河。 明洪武九年(1376),广西行中书省改称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洪武二十七年(1394),将原属湖南的全州、灌阳一带划归广西,将原属广西的廉州府(今钦州、北海、防城港三市属地)划归广东。 清初复设广西省。 广西大约在10万枣2万年前就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开始过定居的农耕生活,使用石器,种植水稻,构筑干栏式住宅。 公元前217~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在今兴安境内修灵渠,把长江水系同珠江水系联系起来,促进了广西同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 秦汉以后,中原人民陆续迁入广西;唐代之后,还有一些被派遣或被贬谪的官吏来到广西,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加上垦田、修水利和修筑运河,从而促进了广西经济的发展。 宋代,广西农业生产已广泛使用铁器和耕牛。矿治、纺织、陶瓷、交通运输、商业和对外贸易也有较大发展。 明清两代,由于人口、畜力增加,水利设施不断完善,某些地方官吏采取奖励人民垦荒和实行轻课减役等政策,耕地面积不断增加,粮食产量有较快增长,原有的采矿和造纸、榨油、制糖、酿酒等家庭手工业也有了新的发展。 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以后,广西各族劳动人民遭受到封建统治阶级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在农村,土地进一步集中到极少数的地主手中,地租十分沉重。中法战争中,帝国主义强迫清廷把龙州、梧州辟为通商口岸,使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大举侵入广西。同时,帝国主义又廉价掠夺广西的农副产品和其他原料。同时,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在广西开设工商业和洋务运动的影响,也使广西的资本主义因素有所发展。 国民党桂系军阀统治时期,广西经济文化事业发展较快,但由于统治阶级横征暴敛,劳动人民却日趋贫困化。抗日战争初期,由于沦陷区不少企业内迁,使广西工商业一度出现繁荣,但到后期,因日寇入侵,广西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国民党新桂系忙于内战,无暇顾及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广西社会经济呈现一片败落景象。 1949年12月11日,广西全境解放。 1950年2月,广西省人民政府成立。1952年设立桂西僮族自治区,后改称桂西僮族自治州,为广西省所属的民族地区。 1957年7月,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撤销广西省建制,成立广西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广西僮族自治区在南宁正式宣布成立。 1965年10月,国务院决定将僮族改为壮族,并将明朝以前原属于广西的钦州地区从广东省重新划回广西。 1983年试行市管县和整县改市的体制,邕宁、武鸣县划归南宁市,柳江县、柳城县划归柳州市,临桂县划归桂林市,苍梧县划归梧州市管辖;北海市升为地级市,由自治区直辖;玉林、钦州、百色、河池等4县分别改为市。至此,广西共有8个地区行政公署,5个自治区辖市,6个县级市,66个县,10个民族自治县。 199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防城港市,1994年10月,成立地级钦州市;1995年10月,成立地级贵港市;1997年2月,调整梧州地区和梧州市行政区划,撤销贺县,成立县级贺州市,梧州地区更名贺州地区;同年4月撤销玉林地区和县级玉林市,设立地级玉林市;1998年10月,撤销桂林地区,其原来所属各县划归桂林市管辖。广西历史简述:广西历史悠久,在四、五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柳江人”和“麒麟山人”在此劳作生息。 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开凿灵渠,把长江与珠江两条水系联接起来,促进了广西与中原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汉代,苍梧、布山、合浦就有了商贸集市,合浦成为海外贸易港口;唐代,桂州、柳州、邕州、容州城乡出现定期圩市;宋代,出现与交趾商人展开货物交换的搏易场;明清时,广西采矿业有了很大发展,主要是金、银、铜、铝、锡、铁等矿。据统计,清顺治六年至十八年报开的矿场达127处,居全国第3位。 广西是我国近现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金田起义、黑旗军抗法、镇南关战役等的策源地和发生地,涌现了洪秀全、刘永福、冯子材等一批杰出人物。一代伟人邓小平在广西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 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广西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广西先民在左江沿岸创作的崖壁画,汉代前创造的大铜鼓以及古朴曲雅、可避湿热、防蛇兽侵害的干栏建筑等,成为广西当时的文化代表;明代的真武阁及三江侗族程阳风雨桥均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价值。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农历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歌节,最为隆重。198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把“三月三”歌节定为文化艺术节,后演化为广西国际民歌节,1999年改为南宁国际民歌节,每年11月在南宁市举行,吸引了众多中外民歌艺术爱好者。 广西绝大多数人和地区(包括少数民族中的许多人)讲汉语方言,有粤语、西南官话、客家话、平话、桂北湘方言、闽方言6种,为我国汉语方言种类最多的省份之一;少数民族中以讲壮语居多,有1700万人。地方曲艺主要有桂剧、壮剧、彩调剧、粤剧、邕剧、广西鱼鼓、铜鼓音乐等。 广西历史上的五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历史悠久。广西人类的起源非常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距今20万年以前,就有原始人类在此生活。距今2万—1万年前,生活在广西的人类以“麒麟山人”为代表,已学会制造和使用简单的石器。约在四、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已进入以血缘为纽带,处在母系氏族社会初期的“柳江人”在桂西、桂北的山区活动。现在东南亚发现最早的人类的化石在广西,就是“柳江人”。广西最早纳入中国统一的行政区划,始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攻取岭南,设置桂林、象、南海等3郡。其中象、桂林两郡所辖县大多在今天的广西境内。唐朝于咸通三年(公元862年)设置岭南西道,旧治在今天的南宁市。宋朝于端拱元年(公元988年)设置了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旧治在今天的桂林市。公元1363年,设置广西行中书省,旧治在今天的桂林市。公元1376年,广西行中书省改为广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清朝广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改为广西行省,治在桂林。中华民国时期,广西行省改为广西省,初旧治在今天的南宁市,1936年迁于桂林市。1957年7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决定,撤消广西省,设立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广西僮族自治区更名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上桂林是广西的省郡,所以广西简称桂,又称“八桂”。 第二个特点是起义多。广西人有英勇、善战的历史。从春秋开始,广西就有起义,元朝后进入顶峰。所以广西历史上留下很多著名的起义,最著名的有“金田起义”、“镇南关起义”、“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等。 第三个特点是民族多。广西是壮族自治区,有40多个民族,其中人口较多的有5个:壮族、汉族、苗族、侗族、瑶族。 第四个特点是文化独特。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广西绚丽多姿的文化。广西的文化最独特的有至今未能破译的左江流域花山崖壁画。左江流域数公里的悬崖峭壁上,画有一幅幅赫红色的人物、动物、器物画像。悬崖峭壁上,有600多种动物,仅人的图案就有3、4百种,大的几十米,小的只有几毫米。广西的“铜鼓”是广西的象征。还有绣球,绣球原来是象征爱情的信物,现在已经延伸为友谊、幸福、祝福的象征。广西还是个歌海,广西的少数民族爱唱歌,广西有“三月三”和国际民歌节两个誉满全球的歌节。广西的少数民族用歌来对话,农民走亲戚在村口就开始唱歌,一直唱到家里,对方也用唱歌来迎接客人。广西的独特文化还有秦始皇时期修的沟通珠江和长江水域的灵渠,郭沫若说“北有长城,南有灵渠”。 第五个特点是方言多。广西的方言之多,堪称全国之最。广西流传比较广的语种有6种:流传在南宁市、钦州市、防城港市、北海市一带的“粤语”;流传在桂林、柳州一带的“官话”;流传在梧州市、玉林市和贺州地区一带“客家话”;流传在南宁地区、百色地区、河池地区一带的“壮话”,以及“桂北湘南的方言”、南宁市郊的“平话”等,还有瑶话、侗话、仫佬话等语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地处祖国南疆,与越南为邻。春秋战国时为百越(粤)地,秦置桂林郡,部分属象郡,唐属岭南道,宋为广南西路,元属湖广行省,清为广西省。1958年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现辖5个地区、9个地级市、l0个县级市、59个县、12个自治县,70多个市县对外开放。广西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彝、仡佬等民族。自治区首府设在南宁。广西历史文化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距今20万年以前,就有原始人类在广西境内生活。距今2万年前,生活在广西的“麒麟山人”已学会制造和使用简单的石器。四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已进人以血缘为纽带.处在母系氏族社会初期的“柳江人”在桂西、桂北的山区活动。广西最早纳入中国统一的行政区划,秦攻取岭南,设置桂林、象、南海等3郡,其中象、桂林两郡所辖县大多在今广西境内。唐朝于咸通三年(862年)设置岭南西道,旧治在今天的南宁市。北宋端拱元年(988年)设置了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旧治在今天的桂林市。l363年,元朝设置广西行中书省.旧治在今天的桂林市。公元l376年,广两行中书省改为广西等处承寅布政使司,清朝将广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改为广西行省,治所在桂林。中华民国时期。广西行省改为广西省,1日治最早是在今天的南宁市,后迁于桂林市。l957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决定,撤销广西省,设立广西僮族自治区.l965年国务院批准广两僮族自治区更名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上桂林是广西的省郡,所以广西简称桂,又称“八桂”。广西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一个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数约40%,是全国少数民族超过于万的3个省区之 。广两人口分布大致为东南、南部人口密,北部、西南人口少,城乡人口分布差异大,各地市人口分布及密度差别较大,少数民族人l5集中聚居于西部、西北部等山地、丘陵地区,汉族大多集中聚居于东北、东南等地势较平坦的地方。少数民族人口分布还具有大分散、小集巾的特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居住有壮、汉、苗、瑶、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等l2个民族。壮族:是广西的主体民族,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在广两分布很广,主要居住在桂西的左、右江及红水河流域,即百色、河池、南宁、柳州4个地区。壮族有南壮和北壮之分,南壮主要是指左右江流域的壮族,布洛陀被尊为南壮的始祖,每年的农历三月三都会在百色田阳的敢壮山上举办祭祀布洛陀的活动。北壮主要是指居住在红水河流域的壮族.柳州是北壮的主要居住地,“歌仙”刘三姐的传说就是在这一地区广泛流传,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歌节就是纪念刘三姐的活动。南壮人主要讲壮话,很多地方也可以讲白话(粤语)。年轻人都町以说普通话,带有壮语口音的普通话被称为“夹壮活”。北壮主要以壮话和桂柳话为主。瑶族:隋唐时期相继出现“莫瑶”的名称,元以后被称为“瑶”、 “蛮瑶”,明代广西成为瑶族的主要分布区。瑶族是广西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仅次于壮族的民族,主要聚居在金秀、都安、大化、富川、恭城,在河池的南丹、龙胜和百色等地也有少量瑶族人口居住。瑶族根据服饰、居住环境又分为红瑶、白裤瑶、花瑶、过山瑶等分支,每个分支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南丹的白裤瑶有“开牛祭祖”的独特风俗,金秀的瑶族有“上刀山下火海”的习俗。瑶族有自己的语言,但大都可以讲桂柳话,因为过去的桂柳话是官话.苗族:苗族先民早在公元前3世纪就已生活在洞庭湖地区.大约在宋代以后才从湖南、贵州迁入广西境内。现主要居住在融水、隆林、三江、龙胜4县,他们和侗族一样也有吹芦笙的风俗,另外还有斗鸡、斗马等习俗。侗族:自称“金”,属于古越人的支系。侗族喜好水,所以他们的村寨大都集中在依山傍水的地方。他们的建筑非常有特色,鼓楼、风雨桥都是这个民族智慧的体现。侗族的语言以侗话和桂柳话为主,因为这个民族的主要居住地在柳州的三江、融水、桂林的龙胜。侗族有花炮节、芦笙节等民族节日,还有侗族大歌、侗戏等民族艺术。侗族好吃酸,酸肉、酸鱼等被当作上等美昧招待客人。侗族还有喝油茶的习惯,去侗人家做客,主人一般都会用油茶招待。仫佬族:形成于明代,其先民源于古代百越族群,与壮、侗民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几乎90%的人口分布在广西。毛南族:源于古代百越族群,1987年改为毛南族,主要居住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京族:原称越族,l958年改为京族。广西的京族是明代从越南的涂山等地迁入,定居在防城港,人口l.7万,主要居住在京族三岛。在广西,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在广西有信徒。对于拍摄者来说,广西几乎没有什么特别需要加以注意的宗教礼仪,大部分少数民族居住区的少数民族对客人都很热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